對于高校來說,物理實驗評估是一項基礎性管理工作,自1986年起,全國部分高校陸續組織、策劃了學校、專業、實驗室等各類評估,每次評估都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物理實驗教學的發展,從而促進了學生科學實驗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
物理實驗教學評價特點
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與創造力,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評價應注重學生在科學實驗探索活動中的體驗與感受、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及對實驗方法的掌握。
1.對實驗教學進行評價時初中物理實驗方案,既要關注學生實驗的設計和操作過程,又要關注實驗的結果,還要關注學生在整個實驗操作過程中的表現,并在每一個環節進行有效的評價,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
2、在實驗考核中,應注重學生在實驗活動中的個體表現,如創新設計等,還應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即團隊意識,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3.評價應采取多種形式。在學生科學實驗探究活動中,學生可以進行自我評價,小組也可以對每個成員進行內部評價,教師可以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評價,改進傳統的紙筆考試評價,實行多元化、全過程的評價。
4、在考核過程中初中物理實驗方案,及時發現學生的創新點,并給予及時的指導與肯定,同時關注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科學創新意識等留學之路,進行綜合評價,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
2.物理實驗教學評估的主要內容
1.物理實驗基礎知識。
了解物理實驗中常用實驗儀器的用途,如電流表、電能表等的用途;懂得識別常用測量儀器并能讀出量程和分度值,如直尺、電壓表等;能讀懂物理儀器的使用說明書,能正確使用物理儀器,如滑動變阻器、學生電源等。
2、實際操作能力。
物理實驗的操作能力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基本操作技能,比如會使用酒精燈、溫度計、彈簧測力計等;二是選擇實驗儀器的能力,比如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電表的量程、根據實際電路的要求選擇滑動變阻器接線端、根據電路選擇合適規格的電阻器和滑動變阻器等;三是綜合技能,比如會處理電路故障、按要求設計實驗并進行驗證等。
3.數據處理能力。
數據處理能力主要指根據實驗,正確、如實地觀察、記錄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驗證(采用圖像等方法),對數據進行處理,最后得出實驗結論的能力。
4.科研創新能力。
科學探究與創新能力主要指學生是否能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做出猜測和假設;同時,是否能合理地設計實驗,是否能科學地開展實驗,考察其小組合作與團隊協作能力。
5.學生在物理實驗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物理實驗中,學生是否積極參與思考,積極操作實驗,是否能完成小組分配的任務,是否能與小組成員進行團隊協作等。
三、物理實驗活動的主要考核方法
在物理科學探究實驗活動中,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有效匹配、合理分配任務。教師對學生整個實驗過程進行各方面的觀察和指導,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問題分析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小組內的溝通協作能力。要求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自評、互評,并派出小組代表進行陳述,使每個學生都有任務,發揮各自的潛能。同時也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
1.學生成長歷程評價
在科學分組、合理搭配學生后,我們對每個小組的每個學生進行跟蹤評價。每當學生進行一次實驗探索時,小組學生都會及時有效的進行評價,并展示給全班同學。一段時間后,學生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長經歷,也發現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小組根據學生的自我評價,對小組內的學生進行評價。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有自己的評價標準。這樣,孩子判斷是非的能力就逐漸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學生過程性評價的主要意義在于給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學會判斷自己的進步,得到自我肯定,擁有自信,愿意去探索、發現、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