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題目復習(共六題)
話題1 初中物理公式
1.有兩套單位(國際單位和普通單位)
序號公式適用于各種物理量和單位
1ρ=m/v 求物體的密度、質量和體積
ρ 密度 kg/m3 g/cm3
米質量 千克
V 體積 m3cm3
2v = s / t 求物體的速度、距離和時間
垂直速度 m/skm/h
s 距離 mkm
t 時間 sh
3P = W / t 求功率、做功和做功時間
功率wkw
W功Jkwh
t 時間 sh
2.基本公式(只能使用國際單位)
序號公式適用于各種物理量和單位
1G = mg 求物體的重力和質量
G 重力 N
米 質量 千克
g9.8N/kg
2F float = ρg v. 求浮力液體的密度和體積。
浮力N
ρ 液體密度 kg/m3
v 排開(浸入)液體體積m3
3P =ρg h 求液體的壓力、密度和深度
P 壓力 Pa
ρ 液體密度 kg/m3
h 深度 m
4P = F/S 求物體的壓力和受力面積
P 壓力 Pa
F 壓力N
S 應力面積 m2
5W = FS 求機器所做的功、力和距離
龔杰
F強迫N做事
S 完成工作的距離 m
6η=Whas/。求機械效率、有用功和總功。
η 機械效率
有什么有用的工作J
W 總功 J
7I = U / R 求電路中的電流、電壓和電阻
我電流A
電壓V
R電阻Ω
8P = UI 查找電力、電壓和電流
P 電功率 W
電壓V
我電流A
9Q=I2Rt 求電路產生的電熱
Q 電加熱 J
我電流A
R電阻Ω
t 時間 s
10Q = mq 求燃料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燃料質量和熱值
Q熱J
米 質量 千克
q 發熱量 J/kg (J/m3)
11Q = cmΔt 求物體吸收或釋放的熱量、比熱容和溫度變化
Q熱J
c 比熱容J/(kg℃)
米 質量 千克
Δt溫差℃
=F2L2 求作用在杠桿上的力臂和力矩臂
F1 F2 功率和電阻 N
L1 L2 動力臂和阻力臂 m
3.推導公式(只能使用國際單位)
公式適用范圍 公式適用范圍
F浮動=GF拉動。了解彈簧測力計在空氣和液體中的讀數之間的差異。求浮力。
F float = G 求物體漂浮或懸浮在液體中時的浮力
W 有 = Gh。求舉起物體時所做的有用功。
W 總計 = FS 求作用在機器上的功率所做的總功
F=1/n(G+G動) 滑輪組中物體的重量和動滑輪的重量已知。求拉力
S = nh 求繩索自由端之間的距離S與物體或動滑輪移動的距離h
η=G / n F 給定物體的重量和拉力,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R = U2 / P 給定用電器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求電阻
P = I2 RK已知電流和電阻或求串聯電路中的電功率
P = U2/R 已知電壓和電阻或求并聯電路中的電功率
W = UI t 給定電路中的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求消耗的功率。
Q =W=P t 求純電阻電路中電器產生的熱量
話題2 初中物理常數及常用單位換算
1. 常數
g空氣中的聲速
水的密度 光速和電磁波的速度
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 1 節干電池的電壓
水的比熱容 家庭電路的電壓
冰水混合物溫度安全電壓不高于36V
人耳的聽覺范圍是20——保證休息和睡眠時不超過50d B
2.常用單位換算
長度1m=mm=μm(微米)=nm(納米)
面積1m2=dm2=cm2=mm2
體積1 m 3 =dm 3 (升L) =cm 3 (毫升mL) =mm 3
密度1×10 3 kg/m 3 =/cm 3
大氣壓 1 標準大氣壓 = 毫米汞柱 (mmHg) ==_____ 米水柱
速度1米/秒=米/小時
1度電能(電)=·h=J
物理量名稱 速度 質量密度 力 重力 壓力 浮力
符號 VmρFGPF 浮點
SI 單位 米/秒 千克 千克/立方米 NN 帕斯卡 N
符號 m/skgkg/
意義
它是指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走過的距離。物體所含物質的量。每單位體積物質的質量。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之間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施加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對單位面積施加的壓力。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的垂直浮力。
物理量名稱 功功率 機械效率 比熱容 溫度 發熱量
符號
SI 單位 焦耳瓦特 - 焦耳/(千克攝氏度) 攝氏度(常用單位)焦耳/千克
符號JW――――J/(kg℃)℃JJ/kg
意義
定義: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使物體沿力的方向經過一定的距離。這個力確實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與總功的比值為1kg某種物質。溫度每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就代表了物體的冷熱程度。傳熱過程中傳遞的能量。 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
物理量名稱:電荷、電流、電壓、電阻、電功、電功率、電熱
象征
SI 單位 庫侖 安培 伏特 歐姆 焦耳 瓦焦耳
符號CAVΩJWJ
意義
意思是收費
1 秒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
引起電荷的定向運動形成電流。導體對電流的電阻。表示電流所做的功或電流消耗的電量。電流在1秒內所做的功。指示電流工作的速度。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
話題3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
主題 4 常用估計器
1、電流:計算器100μA、燈0.2A、冰箱1A、空調5A
2、電功率:計算器0.5mW、燈60W、冰箱100W、空調1000W、洗衣機500W、電熱水器
1000W
3、質量:6g硬幣、50Kg中學生、50g雞蛋
4、密度:人 1×10 3 kg/m 3 空氣 1.29 kg/m3 冰 0.9×10 3kg/m3 ρ 金屬>ρ 水>ρ 油
5. 容積:教室180 m 3 ,人0.05 m 3
6、面積:人的單腳面積為250厘米2。
7、壓力:人站立時地面的壓力約為10 4Pa;大氣壓強為10 5Pa
8、速度:步行1.1m/s,自行車5m/s,汽車40m/s
9、長度:頭發直徑和紙張厚度70μm,成人腿長1m,課桌椅1m,教室長10m,寬6m,高3m
10. 力:2個雞蛋的重力為1N
主題 5 常見隱式條件
1、光滑:無摩擦;機械能守恒
2、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體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
3、懸浮:浮力等于重力;物體密度等于液體密度
4、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保持不變;施加平衡力;動能保持不變(同一物體)
5.靜止:受平衡力作用,動能為零
6、輕小物體:質量可以忽略不計
7. 上升:重力勢能增加
8、實像:倒像(小孔成像、投影儀、相機)、光線交點、實線
9、虛像:正立像(平面鏡、放大鏡、凹透鏡)、光線延長線或反向延長線的交點、虛線
10、物距大于像距:相機的成像原理
11. Raise to:物體的最終溫度
12. 上升:物體溫度變化量
13、白色氣體:液化現象
14、排除熱損失:吸收的熱量等于釋放的熱量(Q吸收=Q釋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轉換后的能量
15、正常工作: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實際功率等于額定功率。
16、串聯:電流相等;選擇公式 P = I2 R 來計算并比較兩個量的大小。
17、并聯:電壓相等;選擇公式 P = U2 /R 來計算并比較這兩個量。
18、燈不亮,電流表無指示:電路斷路(有電壓的地方就是斷路)
19、燈部分亮,電流表顯示讀數:電路短路(無電壓處短路)
20、家用電器都不工作:保險絲熔斷、短路或總功率過高
主題6 容易被誤解的知識點
1. 密度不一定恒定。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與質量和體積無關,但與溫度有關。特別是,氣體的密度隨溫度變化顯著。
2. 讀取余額時,光標應向左看。移動光標相當于在天平右盤中添加或減去重量。
3、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不得改變。只要是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就一定是恒定值。
4. 平均速度只能是總距離除以總時間。求某一路段的平均速度,并不是平均速度。只能是總距離除以這段路花費的所有時間,包括中間花費的時間。
5、受力分析步驟:確定研究對象;找到重力;尋找接觸對象;判斷接觸物體之間是否存在壓力、支撐力、摩擦力、拉力等力。
6、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平衡力作用于一個物體,相互作用力作用于兩個物體。
7、物體的運動狀態必須通過力來改變,但力不一定會改變運動狀態。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力量。該力還包括接收力和平衡力,此時運動狀態保持不變。
8、慣性的大小與速度無關。慣性的大小僅與質量有關。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能做的功也越大初中物理小知識,但慣性并不是越大。
9. 慣性是一種屬性,而不是一種力量。不能說是收到了,只能說是擁有了,因為。
10. 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體處于平衡狀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兩者可以互相衍生。物體受到不平衡力:如果合力與運動方向一致,物體就會加速;如果合力與運動方向一致,物體就會加速;如果合力與運動方向一致,物體就會加速;如果合力與運動方向一致,物體就會加速。否則,它會減速。
11.1Kg≠9.8N。兩個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進行轉換。
12、彈簧測力計和天平都可以在月球上使用。天平不能在太空失重狀態下使用,但彈簧測力計還可以測量拉力和重力以外的其他力。
13. 摩擦力并不一定隨著壓力的增加而增加。滑動摩擦與壓力有關,但靜摩擦與壓力無關,只與平衡壓力有關。
14. 兩個物體接觸時不一定會產生力。還要看是否有擠壓、相對運動等條件。
15、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度有關,壓力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16、調平桿:將左高向左調節;調平天平:向左或向右調整指針。兩側平衡螺母調整方向相同。
17、動滑輪要省一半力。只要垂直或水平方向拉動,就可以事半功倍。
18、畫力臂的方法:一是找到支點(杠桿上的固定點),二是畫出力的作用線(使力延伸或逆轉),三是畫出距離(通過支點,作為力的作用線)。垂直線),四個字母。
19、功率最小,力臂最大。如何最大化力臂:在杠桿上找到一點,使得該點到支點的距離最遠。
20、承壓面積為接觸面積,單位為m2。注意接觸面積是一倍還是倍數,還要注意單位換算:1cm2=10-4m2
21、液體壓力與液柱的厚度和形狀無關,而只與液體的深度有關。深度是指從液面到液體中某一點的距離,而不是高度。
對于固體壓力,首先用F=G計算壓力,然后用P=F/S計算壓力。對于液體壓力,先用P=ρg h計算壓力,然后用F=PS計算壓力(注意單位。對于氣缸,可以使用兩種方法。通用)
22、托里拆利實驗中水銀柱的高度差與管子的厚度、傾斜度等因素無關,而只與當時的大氣壓有關。
23、浮力與深度無關,只與浸入液體中的物體的體積有關。當浸沒時,V行=V對象。不浸沒時,V排首先要看物體的狀態來確定浮力:如果是漂浮或懸浮的,可以直接根據F float = G計算。如果有彈簧測力計,可以測量根據F float = GF Pull 計算,如果密度和體積已知,則根據F float = ρg v 計算。
24. 強大并不一定意味著工作。力與力之間有距離,力與距離必須對應才能做功。
25、簡單機器的機械效率不是固定的。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僅與動滑輪的重力有關,還與被提升物體的重力有關。物體越重,拉力越大,機械效率越高,但動滑輪的重力保持不變。
26、當物體以勻速水平運動時,動能和勢能不一定保持不變。這時還需要考慮物體的質量是否發生了變化,比如灑水車、運送救災物資的飛機等。
27、機械能守恒時,動能最大,勢能最小。可以先判斷勢能,然后根據容易分析的高度和變形大小判斷動能的變化。
28、分子間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同時存在,同時增加和減少。只是在不同的變化過程中,引力和斥力以不同的速度變化,導致最終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同,最終表現為引力或斥力。
29、分子間引力與大氣壓的區別:所有相互吸引的分子力都是由于分子間的引力造成的,但如果伴隨著空氣的耗盡或大氣壓的變化,那就意味著大氣壓。例如:當兩片玻璃被水潤濕后放在一起時,大氣的壓力是密不可分的。當玻璃從水中提起時,由于分子之間的引力,彈簧測力計上的讀數變小。
30、物體內能增大,溫度不一定升高(晶體熔化、液化、沸騰);當物體的內能增加時,不一定是熱傳遞(也可以是功);當物體吸收熱量時,內能必然增加;當物體吸收熱量時,溫度不一定會升高(晶體熔化,液體沸騰);物體的內能并不一定隨著物體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還與物體的質量等因素有關);物體溫度升高不一定是由于傳熱(也可以是功)
31、內能與溫度有關,機械能與物體的機械運動有關。它們是兩種不同形式的能量。物體一定有內能,但不一定有機械能。
32、熱量只存在于傳熱過程中。沒有傳熱就談熱是沒有意義的。與熱對應的動詞是:吸收或釋放。
33. 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是固定的。比熱容越大: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變化小(利用人工湖調節溫度);提高相同的溫度,吸收更多的熱量(使用水作為冷卻劑)。
34. 內燃機的一個工作循環包括四個沖程。曲軸旋轉兩次,做功一次,有兩次能量轉換。
35. 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它不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36. 核能是一次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
37. 目前,人們主要使用受控核裂變(核反應堆)。太陽內部不斷發生核聚變。
38、音高一般指聲音的高低,與頻率和發聲體的長短、粗細、松緊有關。
響度一般是指聲音的大小,與振幅、施加的力的大小以及與聲音發射器的距離有關。
音色用于區分不同的發聲體,與發聲體的材質和結構有關。 (生活中有些人用音高來形容聲音的響度)
39、測量回波范圍時注意除以2。
40、注意給光線添加箭頭,注意實線和虛線的區別:對于真實圖像,光線是實線;對于法線、虛像、光線延長線來說,它們都是虛線。
41.反射和爆破總是同時發生,
42、漫反射和鏡面反射都遵循光反射定律。
43、平面鏡成像:虛像應畫成虛線。對于第二大圖像,當人們遠離鏡子時,圖像的大小保持不變,但視角變小,感知到的圖像變小,但實際圖像保持不變。
44、照相機的物距:物體到照相機的距離,像距:膠片到反光鏡的距離或照相機暗箱的長度。投影機的物距:膠片到鏡頭的距離,像距:屏幕到投影機的距離。
45、相機原理:u>2f,形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投影儀原理:2f>u>f,形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放大鏡的原理:u46。透明體的顏色由透射光和有色光決定。它決定了與物體相同顏色的光可以通過,而不同顏色的光則被吸收。
47、液化:霧、露、雨、白色氣體。寧化:雪、霜、霧凇。結冰:冰雹、屋頂上的冰柱。
48. 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在任意溫度下進行)和沸騰(在一定溫度下進行)。液化的方法有兩種: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
49、沸騰時,氣泡越往上走越大。沸騰前,氣泡隨著上升而變小。
50、水晶有熔點,常見的有:海浪、冰、石英、水晶及各種金屬;無定形物沒有熔點,常見的有:蠟、松香、瀝青、玻璃。
51. 六種身體狀態變化:
52、晶體熔化和液體沸騰的條件: 1、達到一定溫度(熔點和沸點) 2、繼續吸熱。
53、金屬靠自由電子導電,自由電子的運動方向與電流流動方向相反。
54、串聯和并聯僅適用于電器,不包括開關和儀表。串聯電路中的電流只有一條路,沒有分流點,而并聯電路中的電流有多條路,有分流點。
55、要確定電壓表測量的是誰的電壓,可以采用繞圈法:先拆下電源和其他電壓表,用待分析的電壓表作為電源,從一端繞到誰的電壓,測量誰的電壓。另一個。
56、連接電路時,首先應斷開;滑塊應放置在阻力最大的位置;電流表一般采用小量程;電壓表的量程取決于電源電壓和被測電器的額定電壓;滑動變阻器應上下移動。 ,并根據題目給出的條件,先連接到左下還是右下;電壓表必須放在末端,然后連接到被測電器的兩端。
57、電路中有電流就一定有電壓,但有電壓則不一定有電流(電路一定是閉合的)。
58、電阻是導體的一種屬性,一般是不變的(尤其是定值電阻),但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貝語網校,電阻越大,其中燈絲電阻最明顯。
59、串聯電路是等流分壓器,電壓與電阻成正比。也就是說,電阻越大,分壓就越大。
并聯電路是等壓分流器,電流與電阻成反比,即電阻越大,電流越小。
60、測量電阻和功率的電路圖是一樣的,實驗設備也一樣,但實驗原理不同。 (分別為R=U/I和P=UI)測量電阻需要多次測量并取平均值以減少誤差。然而,在測量功率時,功率會發生變化,因此求平均值是沒有意義的。
61、電能表的讀數是兩次讀數之差,最后一位是小數。
62、計算電能可以用KW和h,最后用1KWh=3.6×10 6J來換算。
63、額定功率和額定電壓是固定的,但實際電壓和實際功率是變化的。但改變時,電阻不會改變。電阻可根據R=U2/P計算。
64、家庭電路中,開關必須與燈串聯。開關必須連接到火線上。燈座螺絲必須連接到零線。火線上只能連接一根保險絲。插座左側零線必須接火,右側零線接地。
65、磁鐵上的S極指向北方(地理南面,地磁北極,通常稱為地理兩極),N極指向北方。
66.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載流導體周圍有磁場)并制造了電動機。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并制造了發電機。沈括發現了磁偏角。湯姆森發現了電子。盧瑟福模擬了原子核的結構,貝爾發明了電話。
67. 磁盤和硬盤使用磁性材料初中物理小知識,但光盤不使用磁性材料。
68、電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波長與頻率成反比。
69、電動機原理:通電線圈在磁場中被迫旋轉,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外部電路有電源。
發電機原理:電磁感應,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外部電路無需電源。
主題 6 考試技巧
1.要有信心。我相信我復習得很好,也練習過同類型的考試題,所以我一定會做對的。
2、時間觀念強。按順序回答問題,困難的問題敢于放棄,做完你知道如何正確做的問題,你就會成功。
3、看清物理過程。明確您要檢查哪個過程。
4.尋找關鍵詞,探索隱藏條件。這樣就可以直接得到正確答案,避免試題設置的陷阱。
5、規范回答問題。對于繪圖問題,您需要使用鉛筆和三角形。對于實驗題,需要清楚地了解實驗目的并寫出條件。對于計算題,需要寫出答案和答案公式。有一個替換過程,需要用文字解釋,加下標。
6、計算必須準確。編寫計算時,不要簡單地口頭進行數學計算。注意小數點。
7. 做多項選擇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據自己的知識排除掉最直接的。你不能根據你的心態來判斷。
8、仔細檢查。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請不要急于糾正。運用多種方法來判斷。如果您不確定,請相信第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