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中學物理骨干教師赴成都樹德中學參加2023年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委員會年會暨中學物理教學創新展示交流活動
正直、才華橫溢、理解廣泛、兼容并蓄
為推動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入發展,加強教學研究交流,促進教學改革創新和教師專業發展,我校物理骨干教師楊迪、李軍、楊濤、張前射洪中學,將于2023年10月20日抵達。2023年10月23日參加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專業委員會在成都樹德中學主辦的2023年中學物理教學創新展示交流活動,四川省。
本次教學創新展示交流活動的主題是“核心能力引領下的物理教學”。教學活動應突出問題情境的創設、科學探究過程、物理知識和概念在技術和社會領域的應用以及物理知識的形成。以及應用過程中的科學思考。
本次交流活動是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專委會2019年在昆明舉辦中學物理教學創新展示交流活動后舉辦的首場線下交流活動,是一次科學創造的盛會和教育的碰撞思維。 ,也是一次關于新課程改革道路上物理教學方向的研討會。
參會教師來到現場聆聽清華大學王慶教授專題講座,觀摩優秀課例和創新實驗演示,欣賞壓軸大片《科學聯歡晚會》,聆聽教授會議總結北京師范大學李春米.大家積極參與,刻苦學習,積極反思,紛紛記錄自己的感悟。
楊迪:這次學習培訓讓我深刻認識到要注重學科核心能力的培養,改變教學方式和方法。以核心能力為指導的物理教學應注重情境創設,培養學生情境與知識關聯的意識和能力。注重題鏈設計,設計符合學生實際情況、有適當思維步驟的問題。設計以學生為主體、有利于學生參與、獨立思考、體驗式探究、討論和交流的活動,促進學生深入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把所學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創造性地開展物理教學,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能力。
李軍:參加了為期三天的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委員會2023年年會和中學物理教學創新展示交流會。開幕式上,我聽了清華大學王慶教授的專題報告《用費曼學習方法與初一學生一起研究費曼》,感覺初一學生有大二的物理水平學生!接下來兩天為初高中全天學習交流活動:高中組分為三組精品課程評比活動、四組實驗創新展示與評比活動、三組論文答辯演講活動,都是同時進行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很忙碌,但收獲也很多。我們記錄了20多頁的學習筆記。每個班級都有其亮點和創新點。評課老師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引領核心能力。下面的物理教學體現得最為淋漓盡致。實驗性的創新展示更是新穎獨特。有的用料簡單,可操作性強;有的用料簡單,可操作性強。有的添加各種傳感器成都初中物理,將實驗從定性分析升級為精確定量分析。最后的科學晚會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科學碰撞、視覺沖擊,精彩紛呈。總之:不虛此行,出去走走,多看看,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提高思維!
楊濤:通過這次學習,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物理教學應以核心能力為基礎。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教師在教學時應注重運用實驗方法得出結論。科學能力的培養也非常重要。針對物理情況的分析,提出有價值的科學問題,然后根據所學的知識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設,然后設計實驗進行驗證,最終獲得知識。對于人才的培養來說,這個過程遠比結果重要,這與傳統的課堂填鴨式教學不同。實驗如果做了的話也是一種知識。老師不能代替他們考試,只能起到指導學生的作用。這就需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要設計合理的題鏈,大膽創新,認真驗證。物理教學之路漫長而艱辛貝語網校,我們將不斷探索,永遠在路上。
張倩:非常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了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師參加比賽,讓我想起2019年,我也作為參賽者在昆明參加比賽。比賽時的緊張興奮和獲獎后的喜悅依然歷歷在目。經過四年的積累,當我來觀摩2023年創新交流活動時,我似乎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和想法。優秀的人永遠不會停止努力。八十多歲的黃樹波老師依然心系教育一線,在教學創新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他帶領團隊主編了《我身邊的高中物理問題探索》和《我身邊的初中物理問題探索》兩冊。他希望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深入一線,成為常態。清華大學粒子物理、天體物理與核物理研究所所長王教授甚至分享了他和北京101中學的學生探索用費曼來學習費曼的過程。它可以讓沒有接觸過物理的初一學生學習大學物理知識,同時也獲得科學研究方法。科學家的種子就在他們心里種下了。中級比賽中成都初中物理,我仔細觀察了來自全國各地40多位高中教師的創新課堂,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希望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今后的工作中,使自己的教學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總策劃|王永剛
策劃|教學部
文字與圖片|楊迪
編輯|方麗娟
回顧|溫清泉
-四川省射洪中學文化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