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是初中物理的一項重要技能要求。質量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下面,Study La小編為大家分享了一份初中物理精品教案。參考
初中精品教案
1、教學知識點講解
本節包括質量概念、質量單位和天平測量質量三部分知識。僅簡單介紹質量的概念,重點介紹質量單位和用天平測量質量。
(一)質量觀
通過列舉生活中的各種物體,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物體是由物質組成的,對物體和物質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通過各個具體物體所含物質數量的差異,建立質量的概念。在建立質量概念的過程中,為了便于學生理解,首先,質量的概念是通過同一材料組成的兩個不同物體所含物質數量的差異而導出的。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只有由相同材料組成的物體才能比較質量的大小。注意不要讓學生形成這種誤區,在教學過程中要適當向學生澄清。
(2) 質量是物體的屬性
課本上沒有明確指出物體的屬性,但是課本內容已經觸及到了這一點。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溫度和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在教學中應明確質量是物體的基本屬性,并通過實踐加以解釋,這將有利于后續的密度教學。
(3) 質量單位
學生在小學就已經學習過噸、公斤、克等質量單位,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接觸到質量單位。教學時,學生可以先復習原有知識,讓學生知道噸、公斤、毫克之間的關系。然后解釋千克單位的定義,1千克的質量有多大,以便學生形成關于千克的具體概念。然后介紹一下噸、克、毫克,以及在什么情況下常用這些單位。利用課本中給出的“某些物體的質量”可以進一步讓學生了解質量。該單元形成一個特定的概念。
講完了質量的單位,你可以告訴學生,在生活和貿易中,人們習慣上稱質量為重量,但在物理學中都稱其為質量。
(4)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有許多測量質量的工具。可以先向學生介紹幾種秤,讓他們知道它們都是用來稱質量的。然后重點關注實驗室中使用的天平。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學校實驗室的具體情況選擇重點。如果我們學校實驗室的托盤天平比較多,學生實驗主要使用托盤天平,那么我們可以重點關注托盤天平。
天平是學生接觸的第一個比較精密的測量儀器。教師應從三個方面入手:1.認識天平2.調整天平3.使用天平。為了讓學生學會正確使用天平,為后面幾節課打下基礎,教師要充分參與,分層次進行教學。
2、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組織學生舉例、分析、討論,明確什么是物體,什么是實體。
(2)組織學生分析比較同一材料制成的不同物體的異同,引入質量的概念。
(3)組織學生觀察平衡。觀察應由外到內、由淺入深、由宏觀到局部。
3. 課程安排:1學時
4、教具和學習工具的準備
以下是本教學實例所需的教具和學具。教師可以根據本例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1dm3純水、大燒杯、天平、砝碼箱、金屬塊、桿秤、托盤秤、黑板演示課件、投影儀、各種幻燈片、釘子、錘子、冰塊、水、“天平的使用”互動式動畫
5.教學設計實例
(一)新課程介紹
所需教具:教室里的各種設備、行星和恒星的幻燈片、實體講臺和木椅、實體鋁鍋和勺子、實體錘子和釘子。
方案一:觀察教室里的桌椅、黑板、粉筆、黑板擦,以及教室外的樹木、房屋、汽車、飛機。展示幻燈片《行星、星星》向學生介紹物體是由鐵、木頭、水等多種材料組成的,人們把這些材料稱為物質,也就是說物體是由物質組成的。
選項2:列出一些生活中熟悉的物體,并指出它們都是由物質構成的。例如指出講桌、木椅是木頭做的;鋁鍋、鋁勺都是由鋁制成的;錘子和釘子是鐵做的。然后問學生:除了形狀和用途不同外,桌子和木椅還有什么區別?鋁鍋和鋁勺;和一把錘子和一顆釘子。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事物多與少”的知識,引導學生認識一張桌子比一把木椅含有更多的木材;鋁鍋比鋁勺含有更多的鋁;錘子含有的鐵比鐵釘含有的鐵多。這導致“物體中所含物質的量稱為質量”。桌子和木椅雖然都是木頭制成的,但它們的質量不同。
注:在建立質量概念的過程中,為了便于學生理解,首先從同一物質組成的兩個不同物體所含物質的差異導出質量的概念。但這并不意味著只有同一種物質才能比較質量,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學生形成這種誤區。因此初中物理質量的教案,在教學過程中應適當向學生明確這一點。
(二)新課程教學
1、質量理念的傳授
為了表達物體所含物質數量的差異,引入了一個新的物理量——質量。
2. 質量單位
建議采用幻燈片投影或視頻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教學時,可以先復習學生原有的知識,讓學生知道噸、公斤、克、毫克之間的關系,然后介紹公斤的單位是如何定義的以及1公斤有多少質量,讓學生形成一個概念。千克的具體概念。然后介紹噸、克和毫克。這些單位常用在什么情況下,如汽車、火車的裝載量,糧食、鋼鐵、煤炭的產量等。常用噸,藥店和實驗室常用克或毫克作為質量單位。利用課本中給出的“某些物體的質量”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形成質量單位的具體概念。在這里,可以通過幻燈片投影或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各種物體的質量。讓學生知道大象的質量。質量是人類的近百倍,鯨魚的質量可以是大象的20多倍,地球的質量是月球的80多倍,太陽的質量是地球的30萬倍以上。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長度、時間、溫度的測量導致質量的測量
實驗演示“質量是物體的一個屬性,不隨形狀、狀態和位置而改變。”幻燈片放映輔助實驗教學。
鐵釘的質量為100克。如果你彎曲它初中物理質量的教案,它含有100克鐵。如果100克冰融化成水,質量仍然是100克。如果你把一個200克的大蘋果從地球帶到月球,質量仍然是200克。
4、使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知識點介紹
1964年,西安出土了一件秦代生鐵秤,說明我國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存在秤了。我國傳統的稱量質量的工具是桿秤,現在也常用臺秤、天平、電子秤。在實驗室中,稱量質量的工具是天平。這就介紹了使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知識點。
5. 天平的結構
仔細觀察桌上的天平并了解其結構。仔細觀察砝碼盒內的砝碼,觀察盒內每個砝碼的質量。提醒學生不要用手觸摸重物,而應使用鑷子夾起重物。
學生觀察一段時間后,老師可以用投影儀將天平的實物圖片放到幕布上。讓學生按照老師的指示說出天平各部分的結構,并在老師的指導下說出自己觀察到的天平的最大重量和總和。最小稱量。
6.天平的調整和使用方法
關于音階的調整和使用,教師可以采用示范和講解的方法。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分組學生一邊觀看老師演示一邊自行練習。最后讓學生閱讀課本中的相關內容,了解所使用的步驟和方法。
初中物理優質教學的思考
質量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是初中物理的一項重要技能要求。質量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廣泛,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還為進一步了解密度和重力提供了基礎。對相關知識做了重要的準備。同時留學之路,它也是學習力學知識的開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班內容教材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現象入手,用生動的圖片帶領學生進入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在了解質量及其測量儀器時,教材從學生生活中熟悉的質量測量工具入手,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使用學校實驗室常用的天平。因此,本課的教學內容極為重要。它是一個基本環節,也是該階段的一個關鍵點。它對于知識學習和培養學生實驗能力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個性化教學調整:
利用多媒體課件中的ppt、flash動畫,并觀看微視頻,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
2、支持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能力的設計:
提前設計微視頻等教學資源,引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先學后教,實現翻轉課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這節課中,我也會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分組實驗,實際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比較橡皮泥位置和形狀變化后的質量,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的質量理念。老師只是提供指導,并提供個別指導。極大地培養了學生獨立參與、動手操作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3、教學方法創新:
借助微視頻等資源,實現先學后教的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將傳統課堂上緊張的45分鐘延長到了下課。學生可以自行安排學習時間。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復觀看微視頻,放松心情。課堂上,學生分組交流,互相幫助解決課前預習的疑惑,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上善若水”,真正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您可能感興趣:
1.八年級物理精品教案
2.上海科學版第七章八年級物理素質教學設計
3.八年級物理教學案例
4.初中物理熱機效率教案
5.初中物理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