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2013年我校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獲得教育部專項資金項目的捐助,以及近兩年在中學教學實驗室建設項目的捐助下,實驗中心新購入了一大批化學實驗教學儀器,更新率達到了80%以上,致使原有的實驗教材與實際教學儀器嚴重不符大學物理實驗第二版答案,中學生在實驗前的預習內容和實際操作內容相悖。為使實驗教材更好地符合我中心的實驗儀器,更好地為中學生服務,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安排老師整理出這本實驗教材。本教材是在原有教材(《大學化學實驗》,華北科技學院出版社)的基礎上,結合我校新進的儀器設備而重新編撰的,對原有的內容做了部份調整和更改,降低和刪節了部份實驗項目,內容更豐富。全書共列舉實驗項目40個,覆蓋了我中心的絕大部份實驗儀器,完全才能滿足理工科非化學專業學院化學實驗課的需求。本書匯聚了中國地質學院(北京)數理大學數學系和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所有老師的教學成果,是在所有老師常年實踐教學的基礎上結合我實驗中心的實驗儀器,總結教學經驗編撰而成的。出席本書編撰工作的有湯型正(改編了導言及附錄部份)、王希成(編撰實驗1、實驗3、實驗18)、羅中杰(編撰實驗14、實驗15)、李鐵平(編撰實驗12、實驗28)、何開華(主持改編工作,編撰實驗2、實驗29)、杜秋姣(編撰實驗4、實驗26)、郭龍(編撰實驗5)、鄭安壽(編撰實驗6、實驗13)、石鐵鋼(編撰實驗16)、張自強(編撰實驗27)、景銳平(編撰實驗17、實驗24、實驗36、實驗40)、萬珍珠(編撰實驗19)、陳玲(編撰實驗20)、馬沖(編撰實驗21、實驗35)、呂濤(編撰實驗23)、吳娟(編撰實驗30)、王清波(編撰實驗31)、萬淼(編撰實驗32)、陳洪云(編撰實驗33)、左小敏(編撰實驗34)、金三梅(編撰實驗25、實驗37)、張光勇(編撰實驗10、實驗11)、王美娟(編撰實驗38、實驗39)、汪禮勝(北京理工學院,編撰實驗7、實驗22)、陳鳳翔(北京理工學院,編撰實驗8、實驗9)。
全書由何開華和湯型正組織改編、修訂和統稿,由羅中杰、景銳平和王美娟負責校對。本書在編撰過程中,也廣泛參考了兄弟高校的相關教材,我們非常到上海本地如上海學院、華中科技學院、武漢理工學院等兄弟高校的化學實驗中心進行了走訪大學物理實驗第二版答案,吸收了其中優秀的實驗內容和方式,在此對她們表示由衷的謝謝!因為編撰時間緊,參與編撰的老師多,多數老師初次編撰實驗教材,水平有限,疏忽之處在所難免,誠懇希望專家及廣大讀者對本書提出批評見諒意見,以供我們重印時改正,提升本書的編撰質量。編者2016年8月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