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升高溫度法
升高氣體發生裝置體系內氣體的溫度,可以臨時增大其壓強,從而使這個整體部分空氣外逸(在液體處可觀察到有氣泡放出),當溫度恢復到初始溫度時,這個整體壓強減小,導致浸沒在水中的導氣管內倒吸有一段水柱。
2、液面差法
用止氣夾夾住橡膠導管部分,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繼續加水形成一段水柱,產生高度差,在一段時間內水柱不發生回落,說明氣密性良好。
擴展資料:
1、氣密性檢測和溫度的關系
在氣密性檢測的測試過程中,通常,整個系統的體積是保持不變的,在這種情況下壓力和溫度在物理中存在一定的關系。
采用等容變化特征狀態(源自理想氣體方程):我們可以得到:Δp=p1*ΔT/T1;在K中給出的輸出溫度t1(即T1 [K] =?1 [ C ]°+ 273,15 K)和試驗壓力P1在PA(Pascal)中給予絕對壓力。
2、微熱法
如果環境的溫度與人體的溫度接近,用手握的方法,現象就不夠明顯,就應該采用微熱法。也就是說手的溫度與環境的溫度差不多時,手握改變不了這個整體的溫度及壓強。
用酒精燈在容器(可以用酒精燈直接或間接加熱的容器)底部微微加熱,或把容器浸在熱水中,如果水中有氣泡放出,停止加熱后,導管內有一段水柱,且在一段時間內不回落,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詞條--氣密性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