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攝影采用激光作為照明光源,并將光源發出的光分為兩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另一束經被攝物的反射后再射向感光片。兩束光在感光片上疊加產生干涉,感光底片上各點的感光程度不僅隨強度也隨兩束光的位相關系而不同。所以全息攝影不僅記錄了物體上的反光強度,也記錄了位相信息。人眼直接去看這種感光的底片,只能看到像指紋一樣的干涉條紋,但如果用激光去照射它,人眼透過底片就能看到原來被拍攝物體完全相同的三維立體像。一張全息攝影圖片即使只剩下一小部分,依然可以重現全部景物。 全息攝影可應用于工業上進行無損探傷,超聲全息,全息顯微鏡,全息攝影存儲器,全息電影和電視等許多方面。產生全息圖的原理可以追溯到300年前,也有人用較差的相干光源做過試驗,但直到1960 年發明了激光器──這是最好的相干光源──全息攝影才得到較快的發展。
激光本身對人體有損害,不適宜進行人體拍攝。
可以
首先,你要準備一臺激光器,一個分光片(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光潔非常平的平板玻璃片,要求較高時上面要鍍膜,以準確控制分光的比例),一張膠片,以及膠片的支架。
將激光器的光照射到分光片上,分光片把激光分為兩束,一束照射到被拍攝物體上,被拍攝物體的反射光要能反射到膠片上。另一束激光則直接照射到膠片上。
要注意分光的比例,最好就是讓物體反射到膠片的光強和分光片直接照射到膠片的光強接近,這樣拍出來的全息照片最理想。
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整個系統最好要放到防震平臺上,要避免各種震動以免使照片模糊。
把上述光路布置好以后,把膠片放好,打開激光器曝光。OK,一張全息照片就拍好了(是不是簡單得有些意外?)。把膠片沖洗出來就可以觀看了。
要觀看全息照片則更簡單,將激光器按照當初拍攝時分光片照射膠片的角度照射全息照片,就可以看到全息圖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