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管口朝下 準確的說 .... 先將導管伸進水槽中,用熱毛巾或手捂熱試管,若導管口冒出氣泡,則氣密性良好,反之則漏氣。 這種檢驗裝置氣密性的原理是熱漲冷縮,是一種物理方法,另外檢驗裝置氣密性還有化學方法,以后會學到的.
其實很簡單,制氧氣:把導管放入水中,用手捂住燒瓶,一會兒后有氣泡冒出,氣密性良好。制CO2:把分液漏斗夾打開,過一會兒水不往下流,則氣密性良好
用手捂和微微加熱都是想讓容器內的空氣受熱膨脹,氣體膨脹后容器內的壓強就增大,容器內外產生了壓強差,氣體就從氣壓高的地方流向氣壓低的地方.導管插在水中,若裝置氣密性良好的話,當氣體從容器內望外流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導管口有氣泡.
你說的那個上升不上升的問題也是由于壓強差而產生的.導管插在密閉容器中,當容器內的氣壓增大(溫度聲高氣壓增大),就會壓著容器內的液體順著導管向上流.因為要平衡容器內的壓強就得增大容器內氣體的體積.體積越大,溫度越低,壓強越小.
以上兩中方法都是依據物理的壓強差原理檢驗的氣密性.若用化學的方法,就只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比如,檢驗輸送氨氣的管道是否氣密,可以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若濕潤的紅色石蕊變成藍色,則有氣體泄露.
化學檢驗的方法還有很多,但大多是有針對性,是利用物質獨特的性質去鑒別檢驗的,不可泛泛而談的.3Q,very m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