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顯微鏡是研究生物學的一個最基本的實驗工具,中學生顯微鏡的使用是中學生在中學階段的一項重要技能。那怎么培養中學生對顯微鏡的使用和操作能力就變得極為重要。用實際的教學探討了在教學過程中是怎么提升中學生對顯微鏡的使用能力的。
關鍵詞:中學生物學;顯微鏡;實驗過程
《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明確強調,要培養中學生能力應與傳授知識并舉。也就是把兩者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其培養途徑主要是通過生物實驗來實現的。高中生物實驗能力包括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分析實驗現象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綜合應用能力。顯微鏡的使用是高中生物學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最基本的能力初中顯微鏡實驗視頻,也是生物教學中的一項最基本的技能。那怎么培養中學生對顯微鏡的使用和操作能力就變得極為重要,我覺得,班主任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顯微鏡的認識
顯微鏡是研究生物學的一個最基本的實驗工具,要讓中學生使用顯微鏡的能力提升,就必須讓中學生接觸到各色各樣的顯微鏡,有條件的中學在采集實驗設備的時侯應在這方面有所投入。我們中學設備比較落后,而且我充分借助身邊的資源每次在學習這塊內容前我都借助課外活動時間率領中學生到有條件的單位去視察,視察完后再去學習顯微鏡,這樣就在某種程度上迸發了中學生對顯微鏡的興趣,中學生學習興趣高了,自然就樂意去探求,因而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率,也為培養中學生顯微鏡的使用能力提供了挺好的前提。
二、顯微鏡基本結構的認識
教學中運用實物投影儀可使中學生更好地認識顯微鏡的結構及其使用。為了使中學生認識顯微鏡的結構,我在備課時,把顯微鏡的部件分別拆卸出來。在上課時,每講一個部件的名稱及其功用,就把相應的結構顯示在投影屏幕上,按其結構次序挨個拼接。這樣,當講完所有部件時,在屏幕上就出現一架完整的顯微鏡圖象。班主任講解一遍后可讓中學生進行操作,中學生對顯微鏡的結構有著較好的認識。經測定,用這些教學方式只需10分鐘左右,就可使大部份中學生較好地把握顯微鏡的整體結構和各個部件的名稱及其功用,為學習顯微鏡的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實驗過程的完整性
在整個高中生物學教學過程中,用顯微鏡進行教學的地方還是好多的,我發覺在教學過程中有相當一部份中學生不太注意實驗過程。這樣促使中學生在之后借助顯微鏡的時侯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所以,我在實驗之前就會在顯微鏡上做一些四肢,讓這些不根據實驗過程做實驗的中學生不能直接作出實驗現象。這樣的小問題的創設是很有必要的初中顯微鏡實驗視頻,這樣中學生都會想方設法去解決問題,問題一旦解決,那對顯微鏡的結構、使用方式的技能把握得就十分好,因而提升了在教學過程學生對顯微鏡使用的能力。
其實,我覺得顯微鏡的使用是中學生學習生物學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對中學生之后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中學生用顯微鏡排名榜_對中學生顯微鏡使用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