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類別:工學碩士學位類別代碼:0803
領域名稱:工程熱化學領域代碼:
一、學科簡介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化學”是研究熱能與其它方式能量在互相轉化、傳遞過程中的基本規律,以及實現這種過程的設備或系統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它也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性學科,在人民生活、冶金、交通運輸、環境、航空航天和國防等領域具有極為廣泛的應用。
二、培養目標
本學科培養在德、智、體方面具有較高綜合素養的高層次人才,學位獲得者應具有嚴謹求實的科學心態和工作作風,具有本學科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實踐能力,還能應用一門外粵語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文獻,并達到聽、說、讀、寫清遠。結業后能勝任動力工程及工程熱化學領域的設計、研究,教學和技術管理工作。
三、學習期限
采用全日制學習方法,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習期限通常為3年。
四、主要研究方向
1.有限時間熱力學
2.受控兩相留傳熱傳熱
3.數值傳質學
4.新能源開發及應用
5.熱聲熱機工程
6.制熱與高溫裝置中的
7.加強傳質技術
8.制熱與空調系統節能技術
9.室外熱環境與熱舒適
五、培養方法
1、政治理論學習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碩士研究生除學習政治理論課外,還要出席日常的政治學習和中學組織的各項活動。
2、在指導培養研究生工作中,推行導師負責制。按照中學生的論文研究方向,創立指導小組,推行集體培養。
3、培養采取課程學習、實踐教學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形式。課程設置彰顯厚基礎理論、重實際應用、博前沿知識,注重突出專業實踐類課程和工程實踐類課程。
六、學分要求
全日制工學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學位課程及非學位課程,課程學習推行學分制。本專業碩士研究生最低總學分要求為42學分,其中修課學分最低要求為26分(其中:學位課20學分,非學位課6學分),研究環節16分(其中:開題報告2學分、學術活動1學分、中期考評1學分、教學實踐環節2學分、學位論文10學分)。
七、開題報告、學位論文及學位申請
參見《武漢工程學院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辦法》、《武漢工程學院授予碩士學位工作施行條例》。
光學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科門類:工學
一級學科名稱:光學工程學科代碼:0803
一、學科專業點介紹
光學工程學科于2011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本學科現有人員38名,其中院士11人,副院士15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2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有10人,45歲以下的學術骨干占76%。
本學科的特色研究方向分別為:光電總體設計與系統集成、現代光學與光電測量技術、光電圖象處理、光電功能材料。每位方向的研究梯隊整體學術水平、科研能力在省內或國外同一學科中穩居前列。
本學科標志性成果有:
1.承當國家、省廳級及地方一批有價值的、學術水平高的基金項目20多項。
2.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銀獎2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三等獎2項,其他科技成果獎2項。
3.已出版本學科著作三部,參編教材一部。
4.建設建立多個科研平臺,如激光化學與技術研究平臺,光纖通信研究平臺等,為取得國外先進的科研成果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條件。
5.近些年來在國外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部份論文被SCI、EI的論文反復引用。
現代科技發展,以及諸多產業技術的更新換代、新產品的研制,常常都離不開光學工程學科。我校地處中國上海光谷核心,有龐大的光學、光電子科研與產業群,有許多可以搭載、借鑒、利用、合作的得天獨厚的教學科研平臺和資源,具有天時地利之便。
二、培養目標
1.把握光學與光電子專業較堅實的基礎理論和較系統的專門知識,把握一門外粵語熱物理相關文獻,能熟練地進行專業閱讀和初步寫作;
2.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心態和作風,具有創新、求實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備獨立從事本學科的科學研究能力;
3.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和信息化技術,解決本學科領域的問題并有新的看法;
4.可勝任本學科及相仿學科的教學、科研和工程技術工作以及相關的科技管理工作。
三、學習期限
學制為兩年,學習期限(含退學)不得超過四年。
四、主要研究方向
1.光電系統設計與集成;
2.光電圖象處理;
3.光電功能材料;
4.現代光學與光電測量技術;
5.光電系統可靠性;
五、學分要求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最低總學分要求為32學分,其中最低修課學分要求為26學分(學位課20學分,非學位課6學分)、開題報告2學分、學術活動1學分、中期考評1學分、教學實踐環節2學分。
六、學位論文工作
碩士研究生應在第三學期申請開題并撰寫開題報告。在申請結業答辯前應在統計源刊物以上(含統計源)發表1篇以南京工程學院為第一署名單位,本人為第一作者或導師為第一作者、本人為第二作者的研究型學術論文熱物理相關文獻,或申請專利1項(具體要求各學科自定);完成學位論文后,按《武漢工程學院授予碩士學位細則工作施行條例》申請學位答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