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電子技術集成電路研究所
我考的是陜西電子科技學院微電子大學集成電路工程專業22年的交叉考試,總分不高。
復試成績尚可,最終順利落地。 下面的經歷既有值得借鑒的教訓,也有我踩過的一些坑。
一、選擇學校和設置專業
1.設置專業
大專專業就業不好,轉行意愿強。 通信、計算機、手冊、微電子,選擇與代碼關系不大的微電子。 可能有人會說學微電子就怕掉進材料的坑里,比我這個專業好。
2. 選校
以下是我考慮過的一些高中以及我最終放棄它們的原因。
中學考慮的原因 放棄原因的備注
上海郵電大學復試線不到300人,物理考試人數為2人,復試人數為1:1.56。 都是用材料做的,新成立的集成電路大學也是用材料做的。 在南油做材料是不行的。 2022復試線是329,有點炸了。 設計老師少,22門專業課增加了一些難度。
上海電子科學技術學院復試線低,學生人數多,仍需調整。 專業課程壓力點不利于調整。 22好像沒什么壓力點。 22 不接受轉學考生。
上海理工考二考其他高校不讓選專業課,來北師大都怕了,就怕
最終選擇了西電微學院。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全國首批9所微電子示范高校之一。 擁有教授和國家重點實驗室。 如果你想做學術,這個平臺就夠了。 在就業方面,西電的認可度很高,至少不會拖你后腿。 找到實習的學長都說是西電的,給他們一個筆試的機會。 而西電有其最大的優勢之一——大量的備案人。
三、備案情況
西電碩士有五個研究方向,需要在報名時選擇,統一劃線。
專業方向復試分數線招生計劃已免過線人數
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碩) 微電子與固態電子 340(40/65)+4(因校區指標調整,新增4人) 88
電子信息(全日制)01 南京總部 325(40/60)
02 蘇州研究院 50/
03廣州研究院302
04廣州研究院100/
05北京研究院808
電子信息(兼讀)06 電子信息285(40/60)50/601
以上數字可能會有所不同,但不會太大。 上面沒有列出考試的最低和平均分,因為參考意義不大,最低分是運氣,平均分會被最高分放大。 不過可以說本系碩士365還是穩定的,其他方向350+是稍微穩定一點的分數,需要在75左右復試,如果高于350,復試必須是 83 或更高。
因為學校不公布招生比例。 不過2023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錄取分數線,今年的報名人數恐怕要超過1000人了。 此外,所有方向的結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都是相同的。
2.初試經歷
1. 政治:我個人是分模塊學習政治的。 10月前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部分。 這部分可以在不聽網課的情況下做題加深。 10月份左右開始快速聽完網課剩下的部分。 過了一會兒,我在網課上聽了徐濤老師的強化課。 這部分不配合做題,不做題。 11月初,推薦余峰老師的沖刺書。 主要側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和近代史。 概述兩個部分。 這個階段可以稍微梳理一下每個模塊的知識點,整體做一個知識點的背誦和網絡整理。 后來各種試卷都鋪完了,看幾套就可以了。 不管你好不好,總會有東西可寫的,別的老師也可以,差不多,小司這三年都被你背了,我看你得選一個背反正選別的總比選蕭奶奶家好。
2.英語:我的方法簡單粗暴。 我通過背文章來背單詞,理解長難句。 時間計劃是從三月份開始背單詞。 有很多好用的背詞組小程序,比較方便。 詞組一直背到9月,后期穿插背; 長難句可以通過閱讀理解加深。 ,我隨機做了一個大練習的模板,把新題型給丟棄了。 作業的目的是快速完成,而不是要求多少分。 兩道作業我只用了40分鐘,客觀題的正確率應該高一些。 所以練習是背誦一些文章,在11月左右固定一個大的練習模板; 7月左右開始閱讀理解,三天連上兩三篇閱讀理解文章。
3.物理1:這真是一門決定性的學科。 高等數學和概率論是跟著張宇老師學的,線性代數是跟著李永樂老師學的。 我做了1000次練習。 難度確實是有的,不過有視頻講解。 太久看不懂,就會放棄。 類型非常詳細。 從現在開始,才是真正的考驗。 真正的測試花了很長時間。 它從八月開始。 到9月底,真正的考驗也差不多結束了。 開始研究一些過去的模擬卷,比如共創,追趕,森哥五套卷等等,還有四套卷,過關八套卷,三天差不多三套。 因為很多東西都沒有牢牢掌握,不得不反復研究,也做過其他老師的試卷,也不是很推薦,太難了,思路太難了。 思考。 值得再做一遍,在筆記上標出題號,詳細寫下答案。 11月份做了李林的四六套卷子,收獲頗豐。 提出了最重要的兩點。 一是不要認為某些部分是通過數二而不是數一來測試的。 例如,二重積分不首先進行計數測試。 大小和比例都是定點,所以備考一定要全面。 現在人們覺得測試人員在做一些你很容易忽略的點。 其次,你必須為物理留出大量時間。
踩過的坑: 覺得很多內容只考了第二名,完全沒有準備考試。 比如8月的雙分考試,就丟分了。 據悉,勞逸結合,學習時間過長,頭腦非常混亂,甚至影響到第二天,尤其是物理。
4、專業課:西電的專業課是801 。 教材為半導體化學(第7版)2023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錄取分數線,劉恩科主編。 簡答題40分左右,估計題55分左右。 總的來說,調查的非常細致,不能漏掉棱角。 難度不是很高,2022年的題量減少了很多。 很多朋友都沒有寫完,角題越來越多了。 備考時,填空檢查理解程度,有真題和修改題; 選擇需要記清楚和混淆的知識點和角落知識點,選項更具有欺騙性; 簡答題盡量簡單,推理題速寫,由于時間關系,題型較多,題型本身分數不高; 預估題和往年真題差不多。
專業課建議:如果沒有學過專業課,建議7月份開始。 最大的困難是非常難理解。 不要把它當作工程來背。 但是,如果理解不好,是記不住的,尤其是后期。 政治英語,如果你明白是怎么回事,你可以用自己的話來描述。 簡答題都是這些不太好理解的東西。 大部分人第一遍幾乎學不到東西,第二遍可能還不明白一些難點。 課后題有一些問題。 真正的考驗才是最好的提升方式。 盡量在8月下旬開始真正的考試,不要晚于五一假期。 做真題的時候,多看書上的一些難點,療效會更好。 物理是付出最多回報最少的學科,但是專業課性價比很高。 希望小伙伴們多留點時間上專業課。 我是九月份才開始準備專業課的。 我建議你不要學我。 因為去過的人的經驗告訴你,很多東西你根本不懂。 我的建議是從七月份開始,第一次把課本作為一個整體過一遍。 既然是科學性質的學科,我們可不想一來就背公式之類的。 我們需要先把公式結合課后習題和其他習題理解清楚。 在第一次整體理解每個知識點的基礎上,梳理上下文知識,然后第二次進行二次學習,可以重點理解一些簡答題。 最好能夠用您自己的語言回答這些問題。 之后,您將開始練習真題。 建議九月份左右開始練習。 真題的練習,一是鞏固前面的背誦結果,二是理解題目的一些規律,最后是總結簡答題的答案形式。 如果你在備考考研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不妨報讀補習班,比如鑫祥旭一對一私人定制的考研VIP輔導班。 針對性強,上課時間可靈活協商。 解決困惑,對于考研復試的復習幫助尤為顯著。
踩過的坑:起步晚,因為有人叫我背,我就傻傻的信了,沒想到理解起來極其難懂,對那種月很是心煩意亂。
3.復試經歷
復審分數、復審件數和備案件數已在上表中列出。 下面將介紹復試科目和復試方式。
一、復試科目:
理學學士9112 半導體元件化學與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半導體化學與元件》第4版趙一強等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孫孝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碩士 9113 半導體集成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數字集成電路-電路、系統與設計》第2版 周潤德等工業出版社2010年譯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孫孝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復試方法
(1). 復試時間:每年4月初左右,明年為3月30日至4月1日兩天。
(2). 分數比例:受疫情影響,2020年、2021年、2022年均采用線上復試形式。 總分=初試成績÷統考最高分×100×70%+復試成績×30%,其中復試成績=專業能力考核(50分)+綜合素質考核(50分)。
(3). 復試流程:在線復試采用“雙攝”方式,考生使用兩臺設備登錄兩個在線復試平臺。 主要復試平臺為“企業陌陌”,用于筆試交流; 輔助復試平臺為“釘釘”,用于考生身份驗證、監控和備份。
首先是政治題,然后是英文四道專業題,一道中文題,專業題英文答,一道生活題中文。 一共有6道題。 最后,自由提問。
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復試,而你的首要任務是初試。
4.個人建議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微電子行業的就業情況越來越好,是國家重點發展的行業,因此考研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從性價比來看,個別高校的復試線一直是西電的投資線,考的科目比西電難很多,就業率不一定比西電的工資高很多,雖然就個人能力而言,西電在業界的口碑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日積月累,前輩們紛紛努力,所以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人生難得打幾次。 這時候不打,等到什么時候。 最后祝同學們2024年順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