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大師搖籃
專業宣傳形象代表人
化學系班主任龔昌德教授。
龔昌德院士,中科院教授,知名理論化學學家。1953年結業于清華學院化學系,1953年9月至1955年1月在華中水利大學任教。1955年1月起在北京學院數學系工作,1978至1981年任副院長,1981年任上海學院化學系院長,同年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通過我國首批博士生導師,1986年至1993年任上海學院數學系系院長,1994年起任上海學院理大學教授、理論化學研究中心所長。2005年連任中國科大學數理學部教授。2009年起全職加盟我校,任海峽兩岸統計數學與匯聚態理論研究中心所長、理論化學省重點學科負責人。
NO1:一句話專業宣傳語是哪些?
答:格物致知,大師搖籃
NO2:浙師院數學學專業基本情況怎樣?
答:專業坐落全省前列,省內一流。數學學專業創立于1956年,是國家級特色專業、省重點專業以及省優勢專業(2016年全國惟一榮獲的化學專業)。專業歸屬的數學學科2016年榮獲省一流學科,且依托于理論化學、凝聚態化學與光學工程等省重點學科,固態光電元件、光信息監測與顯示技術研究等省重點實驗室,龔昌德市級教授工作站與重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物理教育實驗教學中心。本專業在武書連版2017年《中國學院評價》全國273個數學學參評專業中位列第25名,排位比達9.16%。
NO3:數學學專業培養目標是哪些?
答:本專業主要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全面發展,具有就業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數學學專門人才。培養中學生把握數學學的基礎理論和原理、教學的基本技能與方法,同時使中學生具有較廣的知識面,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中學生除了能適應學校數學、科學的教學需求,并且可進一步深造,報考研究生,進行更高層次科學研究,充分發揮中學生的個性和能力。
NO4:數學學專業培養特色怎樣?
答:數學學辦學特色突出,主要彰顯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加強基礎突出實踐,勤于育人成效明顯。本專業加強基礎理論,突出實踐教學,著重培養中學生科研能力與教學技能。已培養上萬名結業生,包括中科院教授、長江學者、省功勛班主任、杰青、省特級班主任等。
二是結對卓越化學班主任,選拔精英聯合培養。為培養能推動、服務基礎數學教育變革與發展的示范型卓越班主任,依托教育部的“基于UGS教育共同體的實踐創新型學校卓越班主任培養項目”,每年選拔30名中學生,結對15名省化學特級班主任聯合培養。
三是搭建多元交換平臺,開拓中學生專業視野。現與俄羅斯阿根廷學院、臺灣臺北學院、高雄師范學院、東海學院等海外院校構建交換交流項目,已派出10余位中學生;與上海學院、華東師范學院、首都師范學院的交換生項目,每年抽調10余位中學生。
四是加強各種學科大賽,磨礪中學生師范技能。在培養過程中亦鼓勵中學生參與各種學科大賽,包括師范技能大賽、省力學大賽、大學數學大賽、高數大賽等,開拓視野,提高實踐與動手能力。
五是鼓勵中學生積極深造,培植未來著名校友。基于扎實的專業基礎,每年激勵中學生保研、考研。經過幾年的積累,我們的中學生遭到了國外985高校、中科院所的追捧,每年均有17%朋友步入名校深造。截至目前,2017屆中學生考研投檔率達到30%以上,2018屆立志考研的比列達到57%。
NO5:化學學專業核心課程有什么?
答:專業核心課:熱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化學學、理論熱學、電動熱學、量子熱學、熱力學與統計數學學、高等物理、線性代數、數理方式、模擬電子技術與數字電子技術及其相關的實驗課程。
師范技能核心課:教育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與應用、學科教學理論與實踐、學科課標研究與教材研究、微格教學確診、教育科學研究方式、中學數學實驗技巧、教學技能訓練、物理實驗技能訓練、專業見習、專業實習。
N06:化學學專業辦學條件怎樣?
答:一方面師資結構合理:本專業現有專職班主任52人,包括中科院教授龔昌德在內院士25人,副院士12人,博士32人,半年以上出國經歷22人。本專業是湖南省省屬院校惟一擁有教授的數學專業。據悉物理系就業好嗎,本專業還包括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與教育部骨干班主任各1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6人,數學學類專業、實驗、師范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書記2人。
另一方面軟硬件齊全:除日常教學需求的基礎化學實驗室內,我們增設了師范技能、大學生熱學大賽等實驗室,并且班主任的科研實驗室亦對大專生開放,鼓勵低年級的大專生加入課題組。本專業的實習基地遍及全國各地。
NO7:數學學專業辦學成果怎樣?
答:數學學專業創立于1956年,是國家級特色專業、省重點專業以及省優勢專業(2016年全國惟一榮獲的化學專業)。本專業所屬的數學學科于2016年入圍山東省一流學科,且依托于理論化學、凝聚態化學與光學工程等省重點學科,固態光電元件、光信息監測與顯示技術研究等省重點實驗室,龔昌德市級教授工作站與重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物理教育實驗教學中心。在武書連版2017年《中國學院評價》全國273個數學學參評專業中位列第25名,等級為A級,排位比達9.16%。
班主任教學成績喜人:本專業班主任獲國家教學成果獎1項,省教學成果獎5項,省教改項目13項,市級精品課程2門物理系就業好嗎,發表教研論文100余篇,教材著作20余本;入選省師德標兵、省青年班主任教學技能大賽特等獎等榮譽。
中學生大賽成績突出:包括師范技能大賽、省力學大賽、省學院生化學創新大賽、大學數學大賽、高數大賽等。數學學中學生在全省富士通杯、人教杯等全省師范技能競賽中獲銀獎13項。2014年“東芝杯”大賽中得獎的王暢步入上海學軍小學,“人教杯”大賽得獎的麻開導步入上海鎮海小學。2014年省學院生熱學大賽的四支參賽隊伍獲3個銀獎,1個二等獎。
2014年我校主辦的江蘇省學院生熱學大賽閉幕式。
科研成果豐碩:近5年來,本專業班主任獲市級科研獎5項、國家級科研項目60項、省局級科研項目49項授權發明專利30件、發表SCI論文465篇,其中數學頂尖核心刊物100余篇。2008-2015年期間有27篇文章步入ESI擴充版前3%。2013年步入全球ESI前1%。
育人成效明顯:歷年結業生中有中科院教授(楊學明教授)、長江學者(蔣建中院士)、省功勛班主任(嚴忠俊、鄭青岳等)、杰青、優青等,并為江蘇省學校輸送萬余名結業生,其中包括省內60%的數學特級班主任、100多位高中班主任。2016年廣東首批9名小學數學院士中,4人結業于本專業(嚴忠俊、胡君亮、鄭青岳、曹寶龍等)。
1978級楊學明,現為中國科大學教授。
1978年,年僅17歲的楊學明,步入師院數學系學習,當多數同事想著如何當老師時,楊學明卻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著寫論文,獲得了數學系結業論文獎,并于1982年考上中國科大學上海物理化學研究所,隨后,仍然從事分子波譜以及物理動力學領域的實驗研究工作,其主持的創新成果連續三年榮獲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曾獲海外華人物理學會歐洲成就獎、長江學者成就獎、中國科大學惟一個人杰出科學成就獎。2017年,他帶領團隊與北京應物所合聯合研發成功了世界首臺極紫外自由電子激光設置——“大連相干光源”。
NO8:數學學專業就業前景怎樣?
答:數學學專業結業生社會適應能力強,就業去向主要有國外名校讀研深造、境外名校留學深造、基礎教育界數學學班主任和機關事業單位等,就業前景喜人。僅以2017屆結業生為例,116名結業生中共有40人被投檔為研究生,其中47.5%為985等名校,包括廣東學院3人、復旦學院3人、中國科學技術學院3人等。
陳仁愛,2007級,賓夕法尼亞學院讀博,知名的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
陳阿海,2006級,巴黎學院大學讀博。
董彬彬,2012級,復旦學院碩博連讀。
麻開導,2012級,就職于鎮海小學。
專業咨詢電話:-
辦公室:29幢427
聯系人:李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