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序言
2020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中學生不能到校,線下課程教學也未能正常進行。怎樣有效組織教學,中學和師生們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教育部發出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要求[1,2],教育部高等中學學院數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提出了加快線上教學研究的呼吁[3],各院校成體系、大規模舉辦了一場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線上教學實踐。對于學院數學教學,那些年,互聯網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有大量的化學類國家精品在線課程[4]。但是,當線上教學真正展開的時侯,人們才發覺互聯網教學施行面臨好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對于班主任來講,采用哪些樣的方式組織教學,怎么應用現有的網路教學資源,采用哪些樣的平臺講課,怎樣組織教學內容,應用哪些教學手段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怎樣有效掌握教學節奏、學生的學習狀況,怎樣組織和調動中學生積極性等,都須要盡心竭力的打算;對于中學生來講,能不能適應全面線上學習模式,在線上怎樣有效聽課,在沒有約束的環境下能夠有效實現自我管理等都是面臨的新問題。可以說,無論是班主任還是中學生,面對突如其來的考驗和全方位線上教學,怎么保證教學秩序不亂、如何保證教學質量不增加,都將是一場嚴峻的挑戰。
抵御疫情以來,關于學院數學線上教學探求和討論也如火如荼地全面舉辦[5-7],本文以我校這樣一所應用型專科高校的學院數學教學為例,從教學組織、實施、管理、考核等環節進行探求和實踐,希望還能對下一步推進教學變革發揮線上教學優勢,建立適宜線上教學需求的新模式。
1線上教學探求與實踐
1.1教學對象及教學資源剖析
學院數學課程對學院生來說,是認識自然世界的重要基礎課程,其內容和方式是理工科學院生后續課程的重要基礎,同時,學院數學課程的教學對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具有重要的意義。
重慶交通學院城市大學是一所應用型專科大學,中考招收中學生分數大致處于二本的中后段,中學生來自全省二十多個省、自治區、市,中考文綜成績多在200分以下,化學成績平均在50分左右,問卷調查發覺對化學感興趣的中學生僅有15%,在教學過程中也發覺中學生數學基礎相對較弱,尤其是對基本概念的理解與把握十分差,更重要的是中學生自學自律能力、學習毅力存在顯著不足。目前,學院數學為我院所有商科中學生的一門選修基礎課,共96學時,分別在大一第二學期和大二第一學期施行。按照我院實際,確立數學課程教學的宗旨是保證基本概念理解、重視基本原理認識,強化實際應用訓練。近些年來,圍繞學院數學一流課程建設舉辦做了大量的工作:搜集和整理閱讀材料、課件、教學視頻、圖片、習題等教學資源;選擇部份內容錄制了微課;構建了相應的教學網站和陌陌公眾號;借助網上教學資源中學生可以進行自主學習和療效評估等,但總體上講教學工作是以線下教學為主,疫情之前沒有舉辦過線上教學實踐。
1.2線上教學模式和平臺
疫情期間怎么舉辦線上教學,怎么保證教學療效是我們考慮的重點與核心。因此,我們組織班主任們舉辦了多次研究,強化班主任培訓,按照中學生現況和教學內容,建立適應我院學院化學課程教學的模式和平臺。
疫情伊始,大學向班主任們推薦了中國學院MOOC平臺,該平臺提供了大量線上教學課程,考慮到教學內容和進度,我們選用國外一所重點學院學院化學同步SPOC課程。但是,在認真學習課程內容后發覺,其教學內容和結構與我院實際教學內容差別較大,教學學時也少于我校;而且教學進度比我們快,我校中學生很難適應。更重要的是假如完全借助該平臺舉辦線上教學,未能有效了解中學生的學習狀況,無法保證教學療效。按照我校中學生狀況和教學現狀,考慮到教學過程中必須及時把握中學生在聽課狀況、作業狀況、學習療效,并能及時加以調整和建立,經我們多次討論,改用組織我校班主任線上講課為核心,輔以應用中國學院MOOC平臺資源舉辦學習的教學模式。
騰訊課堂是一款比較優秀的教學平臺。平臺可以便捷使用PPT、視頻、音頻等教學媒體,并能輕松實現各類媒體無縫切換,配合寫字板,可以便捷實現板書功能,實時圖象處理可以使中學生見到講課老師現場內容,可以觀看實時圖象訊號,借助該功能可以展示小的演示實驗,才能滿足線上教學的需求。非常值得注意的是,騰訊課堂可以輕松應用PPT講義,線下教育資源可以反復使用,才能實現視頻和PPT切換近乎無縫,多媒體教學優勢得到充分發揮,這個功能遠勝過線下教學。值得一提的是,騰訊課堂還提供教學互動的功能,例如實現點名、簽到、回答選擇題等。騰訊課堂主頁面右側還設計了一個對話框,師生可以在這個對話框留言,進而實現師生的實時互動,加大師生的互相了解溝通。
1.3線上教學實踐
為了著力保證教學療效,我們在課前做了悉心的打算,對于教學內容組織、課堂教學模式、過程管理等反復考慮,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
(1)悉心設計教學過程,做好課前打算。按照線上教學實際,設計教學模式、考核模式、過程管理、紀律要求等。上課之前構建中學生學習群,公告本學期學院化學組織形式、教學資源及其使用方式、考評方法等,培訓中學生高效使用教學平臺。常常性調查中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興趣、存在的問題和學習期盼。
(2)強化思想引導,提升中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課程思政是做好學院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尤其去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老師和中學生的思想深受一定沖擊,為此,在課程內容設計上,依照教學內容,適時穿插新冠病毒和傳播途徑知識,預防常識,抗疫英雄事跡,引入每日警言(格言詩句),幫助中學生打消擔憂,愈發積極面對疫情,激勵和鼓勵中學生積極投入自主學習等。
(3)根據線上教學技術手段,重新組織教學內容和方式。板書是學院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而線上教學采用PPT教案為主體,板書也只能寫在PPT顯示區域,因而在教學過程中重新組織教學內容,在PPT設計預留板書書寫位置,講課時借助數位板,配合PPT內容悉心安排板書,教學進度加快平穩,中學生反饋良好;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了解中學生的把握情況,老師的備課愈發認真細致,并降低了課堂討論次數,挺好地掌握教學進度。
(4)及時把握中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好教學過程管理。施行線上教學的困難之一是難以和中學生面對面交流,很難像線下教學那樣把控教學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學療效的掌握帶來困難。對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借助騰訊課堂討論區與中學生討論,課堂上發覺討論區特別活躍,中學生會不時提出各類問題,班主任可以及時解釋答疑解惑。其實我們也發覺有一些中學生仍然不發言,因此,線上教學也采取點名提問形式,因而比較全面了解中學生的學習狀況;針對部份中學生僅僅掛在線上,存在“出工不出力”現象,我們借助騰訊課堂點名功能,定期和不定期地點名,回答問題,比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課后學習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我們借助QQ強化課后補習,按照中學生反饋補充和建立教學內容,借助QQ做好某些補習,解決中學生的某些問題,中學生可以全方位,全時段學習,老師也能更有效地把握中學生的學習狀況;作業也是了解中學生學習狀況的重要途徑,我們充分借助QQ群及群作業功能模塊,中學生通過該模塊按量遞交作業,在這個過程學生未能看見其他人作業的具體內容,防止剽竊,班主任能通過該模塊進行作業批閱,批閱結果系統立即反饋給中學生,中學生也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的狀況,因而及時更改。實踐表明,從考勤、授課、討論、作業、輔導等各個環節把控教學秩序、學生行為狀況、作業、測驗考評等,有效地保證了教學療效。
2線上教學缺勤調查統計及剖析
教學狀況統計和調查是了解中學生學習狀況的重要環節,為了確切了解線上教學的情況,我們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中單上教學狀況和中學生學習情況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調查和統計剖析。
2.1線上教學中學生上課考勤統計及剖析
線上課堂教學是線上教學的中心環節,中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是保證課堂教學的重要前提。線上教學缺勤率也是保證教學療效的重要指標。騰訊課堂才能實時統計聽課人數,為了提醒中學生們并了解中學生的上課狀況,課堂上會安排多次簽到,簽到人數比列采用平均值。
圖1為網課課堂考勤統計。從圖中可以見到,參與上課人數中人數90%以上(第一次觀看人數超過實際中學生人數,是因為有部份父母或其他中學生參與),因為每次上課采用多次簽名,簽到人數比列采用平均值,可以發覺簽到人數大概在80%或則更低線上物理課,考慮到部份人因為客觀緣由沒有來得及簽到外,說明很有可能10%~20%的人沒有認真聽課,甚至沒有在計算機(手機)前。對于僅僅掛在課上而沒有認真聽課,正是我們課前比較擔心的情況,因而,我們不僅考勤記錄外,重視借助在線課堂和QQ群,并及時與補習員溝通考勤狀況,強化中學生思想引導,取得了一定的積極療效。
2.2線上教學中學生學習調查及剖析
為了了解中學生線上學習的心態和學習療效,組織中學生針對關于線上教學相關內容做了問卷調查,調查采用無記名形式,調查結果如下:
從圖2可以見到,有29.60%中學生選擇了可以增強,這說明線上教學才能提升部份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還能注意到,我們發覺和線下教學相比,中學生們課堂上能及時提問、回答問題踴躍等。51.9%中學生選擇了通常,只有16.7%中學生覺得不太能提升積極性,還有極少一部份中學生選擇不確定,這說明大多數中學生認可線上教學模式,有將近1/3的中學生積極性有所提升。
從圖3可以看見十分適應的占10.3%,選擇適應和通常的分別占38.4%和39.4%,假如我們覺得十分適應和適應表示較好適應線上教學,而通常覺得是基本適應網路教學,從圖中可以見到大部份中學生選擇了適應線上教學,只有10%多一點選擇了不適應。這也反映了我們線上教學須要進一步改進。
從圖4可以看見線上教學學習效率的調查結果。30%以上的中學生選擇了極其高效或則比較高效,上面我們剖析有30%以上中學生覺得線上教學可以提升學習積極性,這兩個數據比較匹配,這也說明將近1/3的中學生覺得網路教學會取得良好教學療效。同時,我們也注意到35%選擇通常,也有30%以上的中學生覺得療效不好,從談話了解中這部份中學生多是學習基礎差,學習自律能力趨緩,線上教學過程中沒有聽課所致,從圖1考勤統計中未簽到比列也能見到這一點。
關于回校后對待已授課程內容的調查結果超乎預料,從圖5可以看見將近一半的人希望班主任重新講授所學內容的重點難點線上物理課,另外還有將近一半的人覺得須要進行備考,只有2.1%覺得可以進行新課,這說明中學生們中單上教學療效心中沒有底,希望通過線下教學來填補。另一方面這也說明在線上教學過程中應及時測驗環節,讓老師和中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
關于開學后選擇哪種教學方法,由圖6可知,只有16.7%中學生選擇線上教學,而35.7%中學生選擇線下教學,另有40.5%的中學生選擇線上線下混和式教學。這也說明中學生似乎聽到線上教學的優點,但同時覺得線下教學方法更適應,教學療效更可靠。
基于調查結果,中學生到校后我們進行了20學時的線下教學,中學生學習氣氛較好,上課積極努力,互動積極。教學過程中通過多次課堂小測驗對教學療效進行評估,發覺及格率能達到70%以上,較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也發覺某些中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雖經多次引導,但對課堂測驗不認真,期終考試成績不理想,按照以上剖析可能和線上學習不適應等緣由有關,這個現象須要在今后教學中關注和思索。
3推論與思索
經過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實踐,我校學院數學課程教學基本達到了預期療效,教學內容進度加快平穩,中學生對教學過程反映基本良好。從課堂互動和作業情況來看,教學療效和線下教學情況相當。回校后學生課堂缺勤率近100%,中學生上課積極努力,期終考試結果和以往相比,優秀率變化不顯著,及格率略有回升。
面對疫情舉辦線上教學,老師和中學生在思想上和工作中都面臨著眾多的困難。班主任在上課中不斷探求有效的模式,同時在上課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加入思想教育內容;大部份中學生漸漸適應新的教學方法,克服心理影響,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中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科學素質、自我約束能力等都有顯著提升。那些是我們舉辦線上教學的重要收獲,是一次挺好的課程思政探求過程,為今后學院數學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一些思路。
線上教學實踐凸顯出好多優點,比如:網上教學平臺為教學互動提供了便捷,其互動實時性好,課堂教學學生隨時把存在的問題寫在對話框,班主任及時了解中學生聽課中存在的問題;作業完成后隨時上交,作業批閱完成中學生立即曉得結果。這種積極的反饋,為教學內容方式調整及時提供了根據;騰訊課堂平臺多媒體切換快捷便捷,為多媒體教學中各類媒體優勢的發揮提供了便利;線上教學對時間空間的要求比較修身,教學參與者不須要在同一化學空間,教學時間安排也就比較靈活。但我們也注意到單純依賴線上教學,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諸如,線上教學不能直接觀察到中學生的表現,不能及時了解大多數人聽課的療效;很難實現對中學生的實時管理,難以曉得中學生是否在聽課,統計中發覺不少中學生帳戶掛在課堂上,而本人并未聽課;教學互動參與者是學習能動性好的中學生,部份學習差的中學生甚少參與互動,容易導致學習的兩極分化,班主任所獲的教學反饋信息更多的來自學習好的中學生,存在局限性,因而影響教學內容和方式的調整。
線上教學的重點是增強中學生積極性,關鍵是保證線上教學質量。經過科學設計、積極打算和嚴密組織,完全可以挺好地完成教學任務[6,7]。對于應用型高校,完全依賴線上教學保障教學療效是具有很大挑戰的,因而,在下一步的教學變革與實踐中,應充分發揮線上線下兩種教學模式的優勢[8],充分借助線上教學資源優勢,突出線上教學方法互動便利、實施便捷、靈活等特性,結合線下教學,充分發揮線上線下教學的優勢,因而更好提高學院數學課程的教學療效。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借助網路平臺,“停課不停學”[EB/OL].
[2]“停課不停學”該怎么教如何學[EB/OL].
[3]王青.識變、應變:面向未來的在線學院數學教育——教育部高等中學學院數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關于加快在線數學教育教學研究的工作[J].化學與工程,2020,30(3):3-6.
WANGQ.andadaptto:Anforthe—Theworkoftheofofoftheofontheofon-line[J].and,2020,30(2):3-6.(in)
[4]27門學院數學和數學專業國家精品在線課程匯總[EB/OL].
[5]段煉,張靜,徐大海.基于MOOC資源的地方院校混和式教學模式個案研究——以“大學數學”為例[J].黃河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2(4):115-120.
DUANL,ZHANGJ,XUDH.CasestudyonthemixedmodeloflocalbasedonMOOC-“”asan[J].of(),2019,42(4):115-120.(in)
[6]孫燕云,何鈺,吳平,等.學院數學線上線下混和式小班教學模式初探[J].化學與工程2019,29(5):85-89.
SUNYY,HEY,WUP,etal.Astudyonthemodefoe:forlarge-class[J].and,2019,29(5):85-89.(in)
[7]侯德亭,柳青峰,楊華,等.抗疫期間提升學院數學線上教學療效的探求實踐[J].化學與工程,2020,30(3):11-15.
HOUDT,LIUQF,YANGH,etal.andoftheanti-COVID-19[J].and,2020,30(3):11-15.(in)
[8]劉鳳芹,張琦瑋,劉建強.醫藥類學院數學在線教學情況調查報告[J].化學與工程,2020,30(3):16-19.
LIUFQ,ZhangQW,LIUJQ.onof[J].2020,30(3):16-19.(in)
基金項目:廣東省院校教學變革重點攻關項目();教育部學院化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院校教學研究重點項目();重慶交通學院城市大學第十批教改項目()。
作者簡介:竹有章,男,重慶交通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為低維半導體材料電子性質及應用、光電材料及元件、基礎數學教育,。
引文格式:竹有章,韓星星,牛海波,等.應用型高校學院數學課程線上教學探求與實踐[J].化學與工程,2020,30(6):31-36.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