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變化率就是公式里的a
而與a有關的因素只有物體受到的作用力。
在物體被拋出以后,無論斜拋平拋還是豎直向上,受到的力只有重力。
即此時的速度變化率都為a=g
所以他們的速度變化率是相同的:)
周期T=2π/ω=0.02s
n=1÷0.02=50
根據正弦圖像一個周期內氖管發光時間t=T/2=0.01s
所以1秒內發光時間t=0.01×50=0.5s
因為兩個球的質量相同,所以兩根細線與豎直方向夾角相同。它們之間的距離為10cm,距離中點就是5厘米。受力分析可得電場力大小等于(5/12)G=2.5N。
電場力又等于kQ^2/r^2(r=10cm=0.1m)=kQ^2/0.01
解出Q=(0.5×10^-5)/3
1.只不過把單位體積換成氣體體積,并且代入空氣密度
2.【答案】AC (D數據不全不知對錯)
【解析】粘合的過程很短,動量守恒,可認為碰撞僅使A獲得一個向左運動的速度v/2,A項對;
A獲得速度后向左運動壓縮氣體,氣體的壓強增大,氣體對A、B壓力將大于外界大氣壓力,而使B向左加速,A向左減速,氣體體積減小,當vA=vB時氣體體積最小,壓強最大,外界對氣體做功最多(活塞絕熱),所以氣體內能此時最大,C項對;
以后A繼續減速,B繼續加速,氣體體積開始增大,壓強減小,溫度降低,對外做功內能減小,當氣體壓強減小為p0時,B的速度最大(大于v/3),B項錯;
D項仍然沒有給出數據,題目不全,那么只提供思路:
(因大氣對A和B的壓力等大反向,A、B、C氣體(質量可忽略)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可求出A和B、C速度相同時的值為v/3,但由于在A、B速度相等前的過程中,大氣壓力對A、B做的功不為零且無法計算,氣體增加的最大內能ΔE也就無法求出;若已知初態和末態時A、B間距,就可求出上述過程中大氣壓力對A和B做的總功W,由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可知ΔE=W+ΔEk,其中ΔEk為系統減小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