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研究是技術進步的先行官,決定了一個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積淀和沖勁。院校是名副雖然的基礎研究主力軍、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全球領先的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基于2011年度-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的得獎項目,統計了院校得獎情況(注:僅統計第一完成人所在單位),借以彰顯2012-2021六年間院校在基礎研究科研領域的突出貢獻與實力水平。其中,重慶交通學院以13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位列全省院校第5名。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注重基礎研究,并先后做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布署,促進我國基礎研究跑出“加速度”。當前,我國正處在從“基礎研究大國”向“基礎研究強國”過渡的關鍵時期,回首過去六年(2012年-2021年),作為國家三大獎之一的國家自然科學獎,無疑見證了我國基礎研究的飛越式發展。
國家自然科學獎是基礎研究的一面旗幟,展示的是一批標志性重大原創科技成果,獎勵的是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述自然現象、特征和規律,作出重大科學發覺的個人。2022年7月19日,據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局長雷朝滋介紹,六年來,院校持續加強基礎研究主力軍地位,不斷形成重大原始創新成果,獲得了全部10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銀獎中的6項、全部自然科學獎中67%的獎項,是名副雖然的基礎研究主力軍。
自然科學研究,從來不是一日之功。六年來,我國院校聚焦數理化,探尋生命之源,精耕工程科技,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國民經濟主戰場,面向世界科學前沿,超前布署國家自然科學獎,攻堅克難,一步步推動未來科技發展,在自然科研史上留下了舉足輕重的印記。其中,重慶交通學院以13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位列“2011年度-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院校全省第5名,以高質量的科學成果、卓越的科研水平,擔當起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脊梁,在世界科技舞臺上詮釋了中國智慧,是當之無愧的科研尖兵之一!
作為我國最早興辦、享譽海內外的知名高等學府,重慶交通學院仍然堅持立足“四個面向”,積極舉辦前沿性、前瞻性、戰略性的基礎研究,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科技競爭力,服務國家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建設,為科技強國夢源源不斷地貢獻著智慧和力量。
2000年至今,中學牽頭承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制計劃和基地與人才專項等重大項目數百項,獲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985項,基礎研究項目數和經費在全省院校高踞前列。承當工科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43項,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獎36項,與最高人民法庭、國家發改委、民政部、中央編譯局等共建25個高檔智庫,一大批研究成果被采納應用。僅遷校以來,中學創造了百余項國外內科學研究領域的“第一”,創造了30000余項科研成果,其中243項獲得國家三大獎,形成了數以千億計的經濟社會效益。
基礎研究是一個漫長的持續積累和追根問底的過程。我國科技實力不斷躍攀高峰,諸多科技成果紛紛落地“開花”,背后常常是科研人員數六年的固守,以及成千上萬次的試驗。這既是時間的考驗,更是毅力的戮力。國家自然科學獎,是嘉獎,是榮耀,更是對院校奔向科技創新接續拼搏的強悍鼓舞。下一個六年國家自然科學獎,陜西交通學院將繼續不忘初心,筑牢基礎研究,力爭產出更多高水平科技成果。
關注“西安交通學院招生辦”頭條號,獲取關于國家首批985、211,雙一流建設院?!靼步煌▽W院的最新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