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個物體 另一個物體 正
2.同種電荷互相排斥
3.定向移動 正電荷運動
4.定向移動
5.?
6.有自由電荷(或導體) 有電壓
7.對電流的阻礙
8.改變接入電路的電阻絲長度來改變電阻
9.在電阻一定的時候,通過電阻的電流與加在電阻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電壓一定時,通過電阻的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你那個“鹽”是什么意思?該不會是現實生活中的nacl吧?那是不會反應的。
如果是化學上說的“鹽”,一般是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的那端是負極,不容易那端是正極。其實就是電池嘛!電池的正極是cu銅和c碳棒(那是導電的碳),負極是zn鋅。
不過以上反應不好判斷,電流很弱,而且應該是不可逆的。所以反應很快就沒有了。
用hcl代替鹽水。用zn代替al,效果比較好。
原因:當活潑金屬和鹽水反應時變成帶正電的離子(al3+)和粘在上面的電子。可是在這一瞬間(al3+)形成了穩定的外層電子結構。就是第一層有兩個電子,第二層有8個電子。他的穩定性和稀有氣體相似。這種結構非常穩定,而反觀不活潑金屬(cu),最外層是:第一層2個電子,第二層8個,第三層8個,第四層4個。問題就在最外層,只有四個電子。是相對穩定。和2,8活潑金屬電子層相比,反而變成比較活潑的金屬了。所以電子就跑到(cu)那邊比較容易失去電子。所以正極一般是cu等不活潑金屬,負極是活潑金屬。
根本不需要測量,只要你大概知道那個比較活潑就行了。記住電池正極是不活潑的cu,活潑的zn。al是負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