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三支溫度計,甲的測量范圍是-20℃~100℃,乙的測量范圍是-30℃~50℃,丙的測量范圍是35℃~42℃。由此可知甲是 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丙是___________。
⑵把一勺子水潑到燒紅的鐵塊上,聽到一聲響并看到有“白氣”冒出,在這一過程中所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旱情嚴(yán)峻的時期,為了緩解旱情,可以采取人工降雨的方法,即讓執(zhí)行任務(wù)的飛機(jī)在高空中撒一些干冰,當(dāng)干冰進(jìn)入云層時,很快 ___________為氣體,從周圍空氣中___________大量的熱,使周圍空氣的溫度急劇下降,使空中的水蒸氣遇冷___________成一 些小冰粒,這些冰粒逐漸變大下降。在下落過程中遇到暖氣流就___________成雨落到地面上。(填寫合適的物態(tài)變化名稱和需要具備的條件)
⑷寒冷的冬天室外氣溫是-25℃,河面結(jié)了一層厚冰,那么冰層的上表面溫度和下表面溫度及深水處的溫度分別是( )
A. -25℃,-25℃,-25℃
B. 都低于-25℃
C. -25℃,0℃,0℃
D. -25℃,0℃,4℃
⑸我國南方有一種用陶土做成的涼水壺,夏天把開水放入壺里,壺里的水很快就涼了下來。而且陶土壺中的水的溫度比氣溫還低。這是為什么呢?
答案:⑴實驗室用溫度計 寒暑表 體溫計
⑵汽化 液化
⑶升華 吸收 凝華 熔化
⑷D
⑸當(dāng)水盛入陶土壺中時,水會滲出來,在壺的外表面蒸發(fā)。蒸發(fā)會從周圍或液體所附著的物體上吸收熱量,使周圍或所附著的物體溫度下降,所以水溫很快 會降下來。當(dāng)水溫與外界氣溫相同時,壺的外表仍然會有水滲出來,繼續(xù)蒸發(fā)使水溫繼續(xù)降低,所以,壺中的水會保持一個較低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