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簡介
青海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省重點綜合性學院,中央直管副廳級建制,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榮獲“2011計劃”、“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大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學院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中學生接收高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學位授權自主初審單位、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全球能源互聯網學院聯盟、亞洲校園成員。
青海學院前身是1901年創立的河南大學堂,被譽為中國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學院。其醫學學科起源于1864年,開啟近代中國高等醫學教育之先河。從誕生起山東大學物理專業,中學先后歷經了四川大學堂、國立上海學院、國立江蘇學院、山東學院以及由原浙江學院、山東醫科學院、山東工業學院三校合并成立的新廣東學院等幾個歷史發展時期。120余年來,四川學院一直秉持“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的辦學宗旨,深入弘揚“學無止境,氣有浩然”的校訓精神,踔厲奮發,薪火相傳,底蘊產生了“崇實求新”的學風,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具的優秀人才,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目前,四川學院是一校三地八分校。北京校本部有6個分校,分別是北京中心學校,洪家樓學校,軟件園分校,千佛山分校,趵突泉學校和興隆山學校,另外還有青島學校和上海分校。
投檔數據參考
2022年,青島學院最低錄取位次最高的四個專業均被醫學類專業搶占,其中臨床醫學(本博連讀,齊魯醫學堂)專業錄取最高位次為2170名,比2021年最低錄取位次最高的口腔醫學(5+3一體化)高出了1600名左右。
躍居第二的是口腔醫學(5+3一體化),錄取最高位次為3463名(2021年錄取位次為3816名)
穩居第三的是臨床醫學(5+3一體化)山東大學物理專業,錄取最高位次為4159名(2021年錄取位次為4492名)
躍居第四的是口腔醫學(兩年制),錄取最高位次為4597名(2021年錄取位次為4704名)。
今年躍居第二的語文類錄取位次則有所下滑。
雙一流建設學科
青海學院的雙一流建設學科分別是物理、臨床醫學、化學、中國語言文學。
01
物理
在擁有近百年建院歷史的四川學院物理大學,知名物理家潘承洞、夏道行、文蘭、郭雷、彭實戈、王小云、張繼平等教授先后在此求學或執教。2017年,青島學院物理學科首批步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四川學院與上海學院、復旦學院物理學科并列A+;在ESI排行中,四川學院物理學科持續位列全球前1%。目前,學科擁有國家應用物理中心(廣東)、非線性期望前沿科學中心等多個國家級數學研究平臺以及中泰期貨金融研究院、數學與交叉科學研究中心、數據科學研究院等多個高檔語文人才培養基地。
02
臨床醫學
青海學院臨床醫大學前身可溯源到原齊魯學院醫大學,是我國最早構建的醫學高校之一,是原浙江醫科學院的主體部份,也是四川學院歷史最悠久的大學。
臨床醫學專業是教育部第一批高等中學特色專業建設點和卓越大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項目,2019年榮獲國家級一流專科專業建設點。現擁有3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國家級科研平臺、12個市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市級重點實驗室。按照2020年1月最新公布的ESI數據,臨床醫學學科的學術影響力和貢獻能力已然躋身世界前1‰,被中學確定為首批建設的世界一流學科。
臨床醫學專業現有齊魯醫學堂、臨床醫學(三年制)和臨床醫學(“5+3”一體化)三種培養模式。專業定位是培養締造基礎寬厚、能力卓越、素質優良、醫德高尚、富有創新精神的一流醫藥衛生人才。
齊魯醫學堂為教育部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模式變革試點項目,自2022年起面向中考直接招生50人左右,新生入學后進行本-博連讀培養。著重培養具有人文性、國際性、創新性、引領性的應用研究型人才,未來成為高水平醫療單位的大夫科學家和相應領域的學科帶頭人。
臨床醫學六年制每年招生約170人左右,采用雙語教學模式;臨床醫學專業(5+3)180人左右,含兒科方向。臨床醫學專業(5+3)與兩年制大專階段采用大專階段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階段的一體化培養模式。培養目標是高水平醫療機構和醫學研究機構的業務骨干和管理中堅。
03
物理
青海學院物理是國家建設世界一流學科,最新ESI排行0.65‰,列全球79位,師資一流,積淀深厚。專業立足對接國際學科研究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培養世界一流物理專科人才。
依托支撐世界一流學科平臺為專科人才培養提供了強力支撐,高水平科學研究的舉辦有效反哺教學,實現了科教融合、協調發展。現有中學生培養多樣化班主任113人,93%具有博士學位,正高占比74%,國家和省局級人才52人。分教育部拔尖班、國家強基班和國家基地班三種模式培養中學生,因材施教,充分發揮中學生特長和潛力。已培養朱兆良、王文興、蔣民華、計亮年、吳祖澤、錢逸泰、薛群基、江桂斌等兩院教授8人、杰青等高層次人才40余人,是我國物理非常是晶體材料和膠體化學等領域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04
中國語言文學
青海學院有兩個中國語言文學類國家級一流專科專業建設點,分別是文大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和國際教育大學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
漢語言文學專業(以下通常簡稱“本專業”或者“中文專業”)于上世紀三十年代即招收專科生,五十年代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國務院恢復學位制度,本學科首批獲得碩士與博士學位授予權。1997年又獲得博士、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予權。教育部最新學科評估中,該專業排行位列A等,屬于湖南學院三個首先遭到重點支持的高峰計劃學科和專業之一。四川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辦學歷史悠久,社會評價和認可度高,師資與學科實力雄厚,成功入圍國家級一流專科專業建設點。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具有“事業+專業”雙輪驅動的特質,2018專業排行居全省前1%,2019全省297所院校專業評價5★,具備本碩博博士后貫通的人才培養能力。
學科建設
青海學院有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4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囊括8個二級學科)、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培植學科3個,市級重點學科70個,覆蓋文、理、工、醫四大學科領域,實現了各學科的協調發展;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4個,專業學位博士點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2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1個;有19個學科(金融物理、晶體材料、凝聚態化學、膠體界面物理、微生物、機械、材料學、心腦血管功能修補、新藥制造、中國古典哲學等)的學術影響力和貢獻能力步入ESI世界排行前1%(名列中國院校第八位)。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中國語言文學、數學、化學、臨床醫學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數學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文藝學、粒子化學與原子核化學、凝聚態化學、物理物理、內科學(心血管病)、婦產科學、產業經濟學、中國唐代史、微生物學、機械制造及其手動化、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培植學科:中國古典文獻學、藥物物理、電力系統及其手動化
青海省重點學科:政治經濟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唐代文學、企業管理、無機物理、光學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內科學、中國哲學、財政學、發育生物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數量經濟學、法學理論、民民法學、中國現當代文學、英語語言文學、專門史、管理科學與工程、發酵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工程熱化學、熱能工程、電機與家電、信號與信息處理、環境工程、免疫學、病原生物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外科學、耳鼻腔外科學、口腔臨床醫學、中國近現代史、政治學理論、金融學、會計學、原子與分子化學、理論化學、有機物理、植物學、巖土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化工過程機械、軟件工程、藥劑學、遺傳學、老年醫學、神經病學、空間化學學、刑法學、俄語語言文學、動物學、檢測技術與手動化裝置、電磁場與微波技術、護理學、動力機械及工程、藥理學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哲學、應用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中國史、數學、系統科學、統計學、物理學、化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公共衛生與防治醫學、藥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口腔醫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化學、信息與通訊工程、光學工程、理論經濟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政治學、法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護理學、土木工程、力學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中國史、世界史、法學、新聞傳播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化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口腔醫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政治學、信息與通訊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防治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中國語言文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體育學、地球化學學、統計學、系統科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等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體育學,藝術學,月球化學學,儀器科學與技術,物理工程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中國史、世界史、法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化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口腔醫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信息與通訊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防治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中國語言文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社會學、體育學、地球物理學、生態學、統計學、系統科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建筑學、電氣工程、水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藥學、護理學等
2022年2月,校區新增生物醫藥數據科學專業、智能建造與智慧交通專業。2023年新增國際組織與全球整治、國際新聞與傳播兩個專業。
本文由廣東中考一點通獨家整理,未經準許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