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師范生不是不能讀。免師政策對于真正懷揣著教育夢想的貧家學子來說是一項很好的政策,它也并不是說你一定要回到偏僻的老家的中小學去,只要你足夠優秀,有真本事,還是可以留在縣市里面很好的中學啊。
說不能讀,是因為教育老師這個職業在中國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老師還沒有得到社會的尊重。說不能讀,還因為免費師范生畢業后要回原籍。這對于苦讀4年大學而又向往到廣闊天地發展的學生來說似乎比較殘酷。
能讀的理由也很充分。免費,對于一個成績斐然、渴望大學而又家庭貧困的學生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畢業后還有一個充分的就業保障,這也是很多學子渴望的。
要看你自己的家庭情況,一般這種免費的師范生畢業后就得到貧困地區支教5年
千萬別拿鄰家的孩子做比較,為什么鄰居家的孩子考不上你就不考了?就算考不上又怎么了?首先孩子需要成長需要經歷,不是你怕就不去考的。為什么女孩子比較不平穩?這是誰告訴你的,你就殺了他。成績幅度跟性別有關系?很不巧我身邊的例子(我們班女生人數占全班人數三分之二)你才15歲,我不知道你是否像其他孩子一樣在這個歲數擁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當然不是所有孩子都會獨立思考)。
這種情況很正常,年齡小經歷的事情不多,害怕跌倒,這個需要時間來歷練的,你要學會自己尋找自己的夢想,你的人生不是父母能插手的,父母是做什么的?我認為父母重在教育(在成長的道路上給予正確的引導,是風向標而不是鋪路手)對于孩子將來的路就讓她自己走吧,將來后不后悔她自己承擔。
如果是我,當年風華正茂,孕育夢想的種子,正準備啟航奔向遠方,卻被當年害怕跌倒的我改變了航線,當然會很傷心,也很遺憾。
我的建議是當你還沒想清楚的時候,要給自己空間思考,讓自己選擇,這段時間就是讀高中。在學校能交到更多的伙伴,朋友圈很關鍵,也許他們能改變你的想法,反正是雙刃劍。
講個題外話,我當年第一次高考就100來分,壞學生上課睡覺玩手機經常逃課的,但是下定決心第二年就考上了。教師這個行業你了解么?論教育是指定師范好還是本科好?(三本不算)樓主自己想,我個人認為讀本好,因為我體會過剛踏入大學的那種欣喜,在大學當中的迷茫,再到讀大學當中尋找自己夢想,將來要做什么?這樣的過程,22歲還在尋找自己的夢想,何況你呢?不知道你聽過北大李連杰的講座沒?如果沒聽過可以去網上看視頻,建議搜一下開講啦李連杰。我不是在宣傳大學有多好或者上大學才是出路或者教師沒前途,我完全沒那個意思(人各有志),而是讓你明白一個人尋找夢到底有多關鍵,我失敗過也成功過,但從未后悔與膽怯,我建議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