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JUST
2023
筑夢南理院向未來
中法工程師大學
大學招生專業
機械工程(中外合作辦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理說大學
01
大學簡介
ofand
上海理工學院中法工程師大學是經教育部即將批準籌建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教育部-教外辦學函〔2015〕39號],由北京理工學院與美國梅斯國立工程師大學合作創立,在中國境內根據德國工程師職銜委員會CTI認證標準進行高等精英工程師人才培養。2020年,大學即將入圍山西省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高水平示范性建設工程機構;同年,以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中期辦學評估。
中法工程師大學學制4+2年,前4年為大專階段,頒授北京理工學院專科結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結業后符合培養要求的,可本碩貫通,繼續攻讀研究生2年,頒授北京理工學院碩士研究生結業證書、碩士學位證書,以及經CTI認證的美國工程師文憑。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是北京理工學院中法工程師大學的首批特色專業,采用德國工程師精英培養模式(Ecole),依托美國梅斯國立工程師大學在機械工程領域的突出優勢,以及北京理工學院現有的國家級特色專業、江蘇省品牌專業“機械工程”,國家級重點學科“材料學”、國家級特色專業、江蘇省品牌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和山東省特色專業“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引進美國大量優質資源(不多于1/3課程與師資,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英語并重),立足于服務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南理工大學物理實驗,面向現代工業須要,面向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相關領域,中法合作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的高層次、全科型工程技術人才。
中學、學院領導走訪日本合作高校
02
學科專業優勢
ofand
中法工程師大學
工程創造世界,卓越推動未來。
專業宣傳語
機械工程專業:“機”煉成器,“械”礪為精,推動工程世界
材料科學與工程:凝天下之“材”,聚夢想之“料”,鍛造廣袤工程
上海理工學院中法工程師大學由上海理工學院與美國梅斯國立工程師大學合作創立,根據美國CTI認證標準進行國際化精英工程師人才培養。經過八年辦學實踐,大學沉淀出厚理強工、專管兼修、跨域融合、校企協同的人才培養理念,致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的高層次、全科型工程技術人才。
精英工程師思維與實踐大講座
大學依托上海理工學院現有的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工信部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江蘇省實驗教學中心,借助中學工程訓練中心的化學空間,利用機械大學、材料大學現有的相關教學實驗平臺,舉辦相關實驗教學工作。同時,大學建設了特色實驗教學平臺,如工程制圖實驗室、的英語在線學習平臺、Cesim商務模擬平臺,以及機械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課程教學實驗平臺。
同時,大學完善了以北京、武漢和重慶為中心的多家企業實習信息庫,并與圣戈班、法雷奧、哈金森、蒂森克虜伯、弗吉亞、神龍車輛、南京協眾集團、圣華玻璃、浙江遠算科技等多家國內外著名的法資以及其他內資或合資企業簽署了合作合同,構建企業實習基地,安排中學生完成培養方案中要求的三階段個性化、分散型、進階式、項目驅動型企業實習。
03
師資隊伍
ofand
大學現有教員工26人,在校生503人,按照學科設置需求,大學通過外引內培的方法,構建了一支政治素養過硬、視野寬廣、業務能力高超、教育理念先進的國際化高水平的師資隊伍——聘用有獲得美國、美國博士學位和英國留學背景的青年專任班主任11人,負責學科專業教學、語言教學和法方班主任對接;引聘中學機械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大學的諸多優質師資力量與大學專任班主任共同承當專業教學和研究生科研指導,常年承當大學講課任務和研究生指導的師資中包括院士63人,副院長72人;法方合作中學每年派遣院長至大學進行全英語講課,每年派遣29人次,涉及課程30門;成立了擁有豐富語言教學經驗的英語班主任團隊負責語言教學,其中獲得博士學位者1人,所有英語班主任都擁有美國留學經歷。
優秀班主任簡介
機械學科
/廖文和/
1965年生,中共干部,北京理工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黨委副主任,國家千人計劃領軍人才,民航宇航科學與技術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航空航天工程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副部長委員,國家科技部網路化制造與智能鞋廠重大專項總體組專家,數控成型技術與武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處長。
常年從事微小衛星總體設計、難成型材料增材制造、航空航天產品數字化設計制造技術基礎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二等獎各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三等獎各一項,省局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13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300余篇,出版著作4部,獲發明專利及軟件專著權63項;培養博碩士研究生200余名。
先后獲得全省優秀科技工作者、江蘇省勞動模范、教育部第四屆院校青年班主任獎、江蘇省青年科學家獎、江蘇省青年科技獎等榮譽稱號,是新世紀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333人才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學家。
材料學科
/趙永好/
中共干部,工學博士,北京理工學院二級院士、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北京市玄武區僑辦第八屆委員會主席,上海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大學納米結構材料中心執行校長、江蘇省先進微納米材料與技術院校重點實驗室副校長,山東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美國名人錄(Who’sWhoin)》67-65卷收錄。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制計劃等多項國家和省廳級科研項目。趙永好院士常年從事塊體納米金屬材料和高熵合金的熱學性能、熱穩定性和變型機理研究并取得突出成績,在Nat.Mater.(1)、Adv.Mater.(8)、Nat..(1)、Phys.Rev.Lett.(2)、Nano.Lett.(1)、ActaMater.(17)等國際學術刊物發表SCI論文230余篇,論文SCI引用17198次,Hindex=59。獲授權英國發明專利1項、中國發明專利38項。
04
大學風采
ofand
大學教學成果
大學引入日本高等精英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人才培養路徑,以校黨委副主任、學院教授廖文和院長為牽頭人,大學作為重要參與單位申報的項目先后入選廣東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大學科研成果
依托分校機械和材料學科優勢科研平臺,面向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大學專任班主任主持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課題3項、國家自然基金6項、社科基金1項、其他國家級項目3項、省局級項目課題及基金9項;參與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制1項,國防核高基1項、國家級創新類重點項目1項、其他國家級項目6項。依托大學特色辦學模式,專任班主任主持省局級教改課題2項。
基于中外合作辦學特色,大學專任班主任積極探求國際科研合作,主持了國家重點研制國際合作項目2項,國家留學基金委創新型國際合作人才培養項目1項,國家高檔外國專家項目5項,一帶一路專家項目3項。
大學專任師資多來自于世界著名院校,依托在博士及工作期間的豐富科研積累,獲準7人次省局級人才項目。
企業俱樂部宣講會
大學師生奔赴上海朗新科技參訪學習
”感恩有你,結伴同行“主題活動
學子風采
/丁之悅/
女,中共干部,中法工程師大學2017級大專生,北京理工學院2020年度市長獎狀、瑞華年度人物獲得者,成為大學建院以來首位同時獲得兩項佳績的中學生。
曾任大學2017級補習員助理,先后獲得兩次國家獎學金,兩次特等獎學金和三次銀獎學金;2019年,她作為天津理工學院大專生第四期“先鋒計劃”成員,獲得廣東省政府獎學金支持,抵達日本加洲學院紐約校區完成項目學習;2020年獲得APMCM亞太地區學院生物理建模大賽二等獎,新加坡學院生物理建模銀獎,因優異成績和突出表現收到加拿大、法國高科、法國米蘭理工等諸多名校投檔offer,最終選擇芝加哥學院繼續深造。
2017級大專生丁之悅獲市長獎狀
/余長浩/
男,中共預備干部,中法工程師大學2021級碩士研究生,2020年以專業第三的成績推免至本院繼續學習。
曾任校清唱團副團長、學生指揮,大學2019級補習員助理;曾獲第十一屆金陵獨唱節一等獎、校級三好中學生、校級優秀中學生黨員等榮譽。截至研二念書期,以第一作者(含共一)發表SCI論文3篇南理工大學物理實驗,中科院二區TOP刊物2篇。企業實習期間,主要參與兩個自主研制項目,其中在某新型智能腕表的表圈檢驗系統項目中,協助完成生產線路優化,比預計時間提早1/5完成研制工作,且各項性能均超出預期療效,為企業創造不多于50萬人民幣的利潤。
/茅儀銘/
男,中共干部,中法工程師大學2022級碩士研究生,2021年以專業第一的成績推免至本院繼續學習。
曾任大學2018級大專生補習員助理、“卓越”學業指導站站長,校第十五期“青馬工程”學員;曾獲國家獎學金兩次、江蘇省三好中學生、校級三好中學生標兵、校級優秀團干黨員、校級優秀中學生黨員、校優秀結業生等多項榮譽。大專期間取得英國學院生物理建模競賽二等獎、第十七屆春節物理建模大賽一等獎等多項好成績;研一期間,以第一作者身分發表SCI一區論文1篇(IF=10.96),針對高性能鈦合金產品復印缺陷提出了智能化解決方案,有力促進了高性能關鍵部件制造技術的發展。
05
國際交流與合作
ofand
班主任海外經歷
點擊查看大圖
中學生境外交流項目
大學積極開拓中學生國際交流渠道,每年9月抽調大學優秀中學生赴美國梅斯國立工程師大學進行一個學期的學術交換;獲準CSC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獎學金名額每年12人,項目執行期2023年-2026年。
06
結業去向
ofand
目前大學正式迎來五屆大專結業生、兩屆碩士研究生,整體升學就業形勢良好。辦學以來,每年升學率均超50%,就業單位包括北京航天電子有限公司、比亞迪、華為、奇虎360、中建集團、徐工集團、中興等小型企業;國外升學院校包括復旦學院、北京民航航天學院、哈爾濱工業學院、中科院、浙江學院、天津學院、南京理工學院等;加拿大升學包括德國波蘭學院、牛津學院、法國米蘭國立高等工程技術中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等,就業升學質量保持了較高的水平。
往期回顧
出品|天津理工學院招生辦
來源|中法工程師大學
編輯|黃欣妍
審核|韶阿俊
初審|王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