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shù)學(xué)關(guān)于機械效率和功的公式功的大?。簾釋W(xué)里規(guī)定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公式:W=FS
功的原理:
內(nèi)容: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多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理想機械(忽視磨擦和機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機
械: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對重物所做的功(Gh)
功率:
定義:單位時間內(nèi)物體做功的多少稱作功率。
公式:P=W/t
Fv
機械效率:
1、有用功:使用機械時,對人們有用的功稱作有用功。
公式:W有用=Gh(提高重物)=W總-W額
=ηW總
水平帶動物體時:W有用=f
(f
為物體水平聯(lián)通時遭到的磨擦力)
斜面:W有用=
Gh
(
為斜面的高)
2、額外功:使用機械時,并非我們須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稱作額外功。
公式:W額=
W總-W有用=G動h(忽視車鉤磨擦的動滑輪、滑車架)
斜面:W額=f
(f
為物體在斜面上遭到的磨擦力,L為斜面的長)
3、總功: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疾走做總功,它等于有用功加上額外功。
公式:W總=W有用+W額=FS=
W有用/η
斜面:W總=
fL+Gh=FL
4、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稱作機械效率。。
有用功總大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大于1
。
高中數(shù)學(xué)的機械效率如何算.有什么估算公式.雖然你首先要理解好哪些是效率,在中學(xué)階段,哪些效率都指的是在做某件事情的時侯,拿來做有用功的那部份能量減去總的能量,例如機械效率是η=W有/W總.
其實有些題目都會涉及到諸如爐窯的效率、熱機的效率,你只要認準一點,無論是哪些效率,都是有用的能量比上總的能量,在這個過程中,找到有用的能量是關(guān)鍵.
例如爐窯的效率,通常都是要燃燒燃料給水加熱,燃燒燃料形成的能量就是總的能量,在這部份能量中,水只是吸收了一部份,而水吸收的就是我們須要的,這么就是有用的能量.
再例如熱機效率,車輛牽引力所做的功就是有用的能量,而這種能量是來自燃燒柴油形成的,這么燃燒柴油形成的熱量就是總的能量.
求中學(xué)數(shù)學(xué)機械效率那的所有公式1機械效率是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用字母η表示,機械效率的公式是η=W有/W總,機械效率的范圍是0<η<1。
2、用滑車架提高重物時,估算有用功的公式是W有=Gh,其中G表示物體重力,h表示物體上升的高度;估算總功的公式是W總=FS,其中F表示繩自由端的拉力,S表示繩被帶動的距離;S=nh,n為承當(dāng)重物的繩的股數(shù);當(dāng)不計繩重及磨擦?xí)r,F(xiàn)=(G+G動)/n。額外功的形成與動滑輪的重力、輪與軸的磨擦、繩的重力有關(guān)。
3、用滑車架水平帶動重物時,估算有用功的公式是W有=_?S物,其中?表示物體與地面間的阻力_,S物表示物體被帶動的距離;估算總功的公式是W總=W總=FS,其中F表示繩自由端的拉力,S表示繩被帶動的距離。
4、用滑車架豎直提高重物時,機械效率的導(dǎo)入公式有:(1)η=Gh/FS,其中G表示物體重力,h表示物體上升的高度,F(xiàn)表示繩自由端的拉力,S表示繩被帶動的距離。(2)η=G/nF,其中G表示物體重力,n表示承當(dāng)重物的繩的股數(shù),F(xiàn)表示繩自由端的拉力。(3)η=G/(G+G動),其中G表示物體重力,G動表示動滑輪的重力,該公式的適用條件是不計繩重及磨擦。
5、做同樣的有用功,做的額外功越少,機械效率就越高;用同一滑車架提高不同的重物,物體的重力越大,機械效率越高。用不同的滑車架提高相同的重物,動滑輪的重力越大,機械效率越低。
高中數(shù)學(xué)機械效率變型公式機械效率=W有用/W總=W有用/(W有用+W額外功)
杠桿:W有用=GhW額外功=Fs
滑車架:W有用=GhW額外功=Fs
斜面:W有用=GhW額外=F摩l
高中數(shù)學(xué)之機械效率1.水
水桶
減少水桶質(zhì)量
2.W有用=200N*1m=200J
W總=60N*4m=240J
效率=200J/240J=5/6
W磨擦=W總-W有用=40J
f磨擦=40J/4m=10N
3.G/x=F*效率(x為段數(shù))
x=128N/(40N*80%)=4
W有用=128N*4m/4=128J
功率=40N*4m/4s=40W
4.F=1280J/(8m*2)=60N
功率=1280J/40s=32W
G*8m=1280J*無用效率
G=1280J*5%/8m=8N
5.40N*L*75%=G*l,L=3l
所以G=90N
G滑輪=40N*3-90N=30N
效率=G*l/F*L=G/3F=G/(G+G輪)=1/(1+G輪/G)
當(dāng)物體最重的時侯,效率最高。繩子最多承受50N
50N*3=30N+G最大
G最大=120N
最大效率=1/(1+30N/120N)=80%
高中數(shù)學(xué)公式(關(guān)于機械效率總的公式:機械效率=有用功/總功η=W有用/W總
對于你的題目電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的機械效率估算公式應(yīng)當(dāng)是:械效率=機械功/電能η=W機械/W電
而機械功的算法看具體給出的條件機械效率怎么計算,假如給的是功率和時間,就用W=Pt,假如給的是力和距離機械效率怎么計算,就用W=FS或W=GH
電能通常直接會給出,給的話直接用,注意假如給的是千瓦時,要化成焦,倘若沒直接給消耗的電能,可依照所給的已知條件采用W=UIt
其實,應(yīng)依照具體的題目能夠最終確定用什么公式。
關(guān)于高中數(shù)學(xué)的機械效率的問題似乎理解到了就很簡單,達到了你做的目的的功就是有用功,例如說你要把水從一樓抬到頂樓,你的目的是抬水,所以你做的有用功就只是對水做的功,此時有用功就是W=GH也就是水的重力乘上樓層的高度,并且于此同時你必須用容器來裝水例如說水缸,這時你對水缸就得做功.做的功就是額外功,兩個一加就是總功.
如果說我再在水缸里放一塊石頭,這塊石頭有用功,為何呢?由于額外功是指不想做的但又必須做的功,你用臉盆端水,沒水缸就不能端,這是必須得做的功,而這塊石頭你可以放進去,也可以不放進去即不是必須得做的.
你所說的"直接對物體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實際上是不太確切的,實際上在中學(xué)考的類型,通常有用功就是物體的重力除以該物體聯(lián)通距離,也就是大家老師說的直接對物體做的功不算對其他輔助工具所做的功.
小明從水井里提水,對水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公式就為W=GH,G是水的重力,S是水聯(lián)通的距離,額外功就是對水桶做的功W額=水桶重力除以水桶上升距離,此時都會有摩檫力是額外功但通常不要求單獨估算摩檫力,額外功加有用功為總功,但通常估算總功直接就用拉力除以水桶聯(lián)通距離,這樣可把摩檫力直接包含進去.
機械效率就是額外功減去有用功,用百分率表示所以還要減去100%,在實際生活中機械效率永遠大于1,須要多理解.
高中數(shù)學(xué)機械效率η=w有/w總×100%=GH/FS×100%
η=GH/FL×100%[斜面]
η=Gh/(Gh+fL)×100%[斜面]
η=G/nF×100%
η=G/(G物+G動)×100%[豎直方向不計磨擦]
η=P有/P總×100%
η=f/nF×100%[(水平方向)(n為承當(dāng)力的繩子的段數(shù))]
η=nFv/W機×100%
η=F1L1/F2L2×100%[杠桿]
η=G/F×100%[定滑輪]
η=(n·2πr×F2)/(n·2πR×F1)×100%[“F1”表示動力,“F2”表示阻力,“n”表示車鉤轉(zhuǎn)的周數(shù)或表示承當(dāng)動滑輪的繩子段數(shù)]
η=Q吸/Q放×100%[Q液體吸收的熱量/Q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
η=(UIt-I×IRt)/UIt[“非內(nèi)阻電路”機械效率的公式]
高中數(shù)學(xué):機械效率設(shè)原耗損0.2a有用功0.8a,當(dāng)壓強變2倍距離變4米那有用功變4倍為3.2a由于滑輪沒有變所以額外功不變?yōu)?.2a則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比總功等于3.2/3.2+0.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