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南通發布了高考體育考試方案或方向,明晰將降低高考體育分值。先一上去看詳盡內容:
一
考試內容
體育與健康課目學業水平考試分為過程評價和結業測試,其中過程評價推行等級評價,結業測試60分。過程評價采用“運動參與+體質健康測試+運動技能測試”方式進行;結業測試根據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和中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相關規定,考生必考7項。
其中:
二
過程評價考試辦法
(一)運動參與。由中學按照體育課程標準,擬定中學生體育課程學習及課外體育鍛練考評辦法,按照中學生體育課程缺勤率、體育課程學習成績、課間體育活動、“陽光體育一小時”等參與情況進行考評打分,考評打分結果要進行校內公示。各中學要在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下,擬定考評打分方案,小于等于總分的60%為合格,大于總分的60%為不合格。
(二)體質健康測試。根據《國家中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由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布署,采用統一的測試設備、統一的測試軟件,通過集中測試、集中復檢或體質達標運動會等形式,由中學或第三方對中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進行測試,測試數據要及時輸入“青少年健康數據管理系統”。每位學年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小于等于60分者為合格,大于60分者為不合格。每位學年測試成績評定不合格者,在本學年度準予補測,補測合格者,按合格評定等級;補測不合格者,按不合格評定等級。
(三)運動技能測試項目。根據體育課程標準和《國家中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相關規定,對中學生在排球、游泳、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健美操、武術等項目中的1項運動技能進行測試。體質健康測試中所含項目不列為運動技能測試項目。運動技能測試項目由中學自行組織,并按照體育課程標準,按等級進行評價,小于等于總分的60%為合格,大于總分的60%為不合格。
各市區、各校區可按照市教育局制訂的《運動技能測試操作辦法(試行)》(附件1)組織測試。縣區自主確定的運動技能測試項目的評分辦法和標準由各市區制訂并公布。
三
結業測試考試技巧
(一)結業測試考試時間
原則上要于5月末前完成。
(二)結業測試項目和分值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體育與健康考試結業測試成績滿分100分,按實際得分的60%記入總分。考試項目和權重根據《國家中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設置,每人共考7項。項目和權重如下表:
(三)結業測試評分標準
執行《國家中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標準相關評分表的規定。女孩引體向下和1000米跑,女孩1分鐘俯臥起坐和800米跑單項指標可以根據《國家中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中加分評分標準給以單項加分,但體育與健康考試結業測試最終得分不得超過60分。
(四)結業測試考試組織和施行
1.考試組織。各市區所屬中學由縣區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施行,新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所屬中學由羅莊區組織施行,新鄉第三十九小學、臨沂實驗小學、臨沂沂州實驗中學、臨沂第三十五小學由蘭山區組織施行。體育現場考試成績要當場向中學生公布,及時向社會公示,便捷父母查詢。同一考生的各項考試要在同一個半天內完成。
2.考點設置。考點應相對封閉,設置檢錄處、成績公布欄、醫務處、舉報或投訴處,設中學生、送考班主任休息區(室)等,場地標準執行《國家中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剖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規定。
3.考試項目操作技巧。所有測試項目的器材配備及測試注意事項嚴格執行《國家中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剖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規定。
(1)臂展
①測試目的
測試中學生臂展,與體重測試相配合,評定中學生的身體粗壯度,評價中學生生短發育的水平及營養狀況。
②場地器材
凈高檢測計。使用前應校對0點,以尺子檢測基準板平面至立柱上面綠色刻線的高度是否為10.0分米,偏差不得小于0.1分米。同時應檢測立柱是否垂直,聯接處是否緊密,有無搖動,零件有無松脫等情況并及時加以糾正。
③測試方式
受試者赤足,立正坐姿站在凈高計的底板上(四肢自然下垂,腳跟伸直,腳尖分開成60度角)。足踝、骶骨部及兩腰部區與立柱相接觸,四肢自然挺直,背部正直,耳屏上緣與眼窩下緣呈水平位。測試人員站在受試者兩側,將水平壓板輕輕沿立柱下降,輕壓于受試者頭上。測試人員讀數時眼睛應與壓板水平面等高進行讀數,記錄員復述后進行記錄。以分米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測試偏差不得超過0.5分米。
④注意事項
A.凈高計應選擇平坦靠墻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應面向光源。
B.嚴格把握“三點靠立柱”、“兩點呈水平”的檢測坐姿要求,測試人員讀數時雙眼一定與壓板等高,雙眼低于壓板時要彎腰,高于壓板時應墊高。
C.水平壓板與腹部接觸時,松緊要適度,毛發卷發者要壓實,頭上的發髻、發結要放開,首飾要取下。
D.讀數完畢,立刻將水平壓板輕輕推向安全高度,以防碰壞。
E.檢測凈高前,受試者應防止進行劇烈體育活動和體力勞動。
(2)體重
①測試目的
測試中學生的體重,與凈高測試相配合,評定中學生的身體粗壯度,評價中學生生短發育的水平及營養狀況。
②場地器材
杠桿秤或電子體重計。使用前需檢驗其確切度和靈敏度。確切度要求偏差不超過0.1%,即每百千克偏差大于0.1千克。檢驗方式是:以備用的10千克、20千克、30千克標準砝碼(或用等重標定重物取代)分別進行稱量,檢測指標讀數與標準砝碼偏差是否在容許范圍。靈敏度的檢驗方式是:置100克重砝碼,觀察刻度尺變化,假如刻度壓低了3毫米或游標向遠聯通0.1千克而刻度尺維持水平位時,則達到要求。
③測試方式
測試時,杠桿秤應置于平坦地面上,調整0點至刻度尺水平位。受試者赤足,站在秤臺中央。測試人員放置適當砝碼并聯通游標至刻度尺平衡。讀數以千克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記錄員復誦后將讀數記錄。測試偏差不超過0.1千克。
④注意事項
A.檢測體重前受試者不得進行劇烈體育活動或體力勞動。
B.受試者站在秤臺中央,上下杠桿秤動作要輕。
C.每次使用杠桿秤時均需校準。測試人員每次讀數前都應校對砝碼標重以防止差錯。
(3)肺活量
①測試目的
測試中學生的肺通氣功能。
②場地器材
電子肺活量計。
③測試方式
臥室通風良好;使用干燥的一次性口嘴。肺活量計主機放置平穩桌面上,檢測電源線及插口是否牢靠,按工作鍵液晶屏顯示“0”即表示機器步入工作狀態,預熱5分鐘后測試為佳。
首先告知受試者毋須緊張,但是要盡竭力,以中等速率和力度吹氣療效最好。令被測試者面對儀器躺臥、手持吹氣口嘴,面對肺活量計躺臥試吹1至2次,首先看儀表有無反應,還要試口嘴或鼻處是否漏水,調整口嘴和用鼻夾(或自己捏鼻子);學會深吸氣(防止聳肩提氣,應當像聞花式地慢吸氣)。受試者進行一兩次較平日深一些的呼吸動作后,更深的吸一口氣,屏住氣向口嘴處漸漸呼出至不能再呼為止,避免此時從口嘴處吸氣,測試中不得中途二次吸氣。吹氣完畢后,液晶屏上最終顯示的數字即為肺活量毫升值。每個受試者測三次,每次間隔15秒,記錄三次數值,選取最大值作為測試結果。以毫升為單位,不保留小數。
④注意事項
A.電子肺活量計的計量部位的通暢和干燥是儀器確切的關鍵,吹氣筒的導管必須在上方,以免哈喇子或雜物擋住氣道。
B.每測試10人及測試完畢后用干棉簽及時清除和擦掉氣筒內部。禁止用水、酒精等任何液體沖洗氣筒內部。
C.導食道儲存時不能彎折。
D.定期校對儀器。
(4)50米跑
①測試目的
測試中學生速率、靈敏素養及神經系統靈活性的發展水平。
②場地器材
50米直線跑道若干條,地面平坦,地質不限,跑道線要清楚。發令旗一面,哨子一個,秒表若干塊(一道一表)。秒表使用前,應用標準秒表校準,每分鐘偏差不得超過0.2秒。標準秒表選取,以南京時間為準,每小時偏差不超過0.3秒。
③測試方式
受試者起碼三人一組測試。躺臥起跑,受試者看到“跑”的口令后開始起跑。發令員在發出口令同時要擺動發令旗。計時員視旗動開表計時,受試者上肢部抵達終點線的垂直面停表。以秒為單位記錄測試成績,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小數點后第二位數按非零進1原則進位,如10.11秒讀成10.2秒記錄之。
④注意事項
A.受試者測試最好穿運動鞋或淺口皮鞋,赤足亦可。但不得穿釘鞋、皮鞋、塑料外套。
B.發覺有搶跑者使用刻度尺的注意事項,要當即召回重跑。
C.如遇風時一律順風跑。
(5)坐位體引拍
①測試目的
檢測中學生在靜止狀態下的四肢、腰、髖等關節可能達到的活動幅度,主要反映這種部位的關節、韌帶和胸肌的伸展性和彈性及中學生身體柔韌素養的發展水平。
②場地器材
坐位體引拍測試計。
③測試方式
受試者雙腿并攏,雙腳平蹬測試縱板坐在平地上,雙腿分開約10-15分米,上體引拍,雙腳并攏前,用雙手食指指尖漸漸往前推進游標,直至不能前推為止。測試計的腳蹬縱板內沿平面為0點,向內為負值,往前為正值。記錄以分米為單位,保留一位小數。測試兩次,取最好成績。
④注意事項
A.身體引拍,四肢往前推游標時雙腳不能彎曲。
B.受試者應勻速往前推進游標,不得忽然加碼。
(6)立定跳高
①測試目的
測試中學生四肢爆發力及身體協調能力的發展水平。
②場地器材
沙坑、丈量尺。沙面應與地面平齊,如無沙坑,可在土質香甜的平地上進行。起跳線至沙坑近端不得多于30分米。起跳地面要平坦,不得有坑凹。
③測試方式
受試者雙腳自然分開躺臥,站在起跳線后,足尖不得踩線(最好用絲線做起尾纖)。雙腳原地同時起跳,不得有墊步或連跳動作。丈量起跳線后緣至近來著地點后垂直距離。每人試跳三次,記錄其中成績最好一次。以分米為單位,不計小數。
④注意事項
A.發覺判罰時,這次成績無效。三次試跳均無成績者,應容許再跳,直到取得成績為止。
B.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釘鞋、皮鞋、塑料外套出席測試。
(7)引體向下
①測試目的
測試中學生四肢胸肌力量的發展水平。
②場地器材
高雙杠或高橫杠,杠粗以手能松開為準。
③測試方式
受試者跳起,右手正握杠,雙手與肩同寬成直臂懸垂。靜止后,雙腳同時使勁引體(身體不能有附加動作),上拉到下頜超過橫杠上緣為完成一次。記錄引體次數。
④注意事項
A.受試者應右手正握雙杠,待身體靜止后開始測試。
B.引體向下時,身體不得做大的擺動,也不得利用其他附加動作撐起。
C.兩次引體向下的間隔時間超過10秒停止測試。
(8)俯臥起坐
①測試目的
測試中學生的胸肌耐力。
②場地器材
坐墊若干塊(或代用具)、鋪放平坦。
③測試方式
受試者俯臥于墊上,雙腳稍分開,兩臂呈90度角左右,雙手指交叉貼于腦后。另一同伴擋住其踝關節,以固定腳部。受試者坐起時兩肘觸碰或超過雙膝為完成一次。俯臥時兩腰部必須觸墊。測試人員發出“開始”口令的同時開表計時,記錄1分鐘內完成次數。1分鐘到時,受試者雖已坐起但肘關節未達到雙膝者不計該次數,精確到個位。
④注意事項
A.如發覺受試者借用頭部撐墊或腹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時,該次不計數。
B.測試過程中,觀測人員應向受試者報數。
C.受試者兩腿必須放于墊上。
(9)1000米或800米跑
①測試目的
測試中學生耐力素養的發展水平,非常是心血管呼吸系統的機能及胸肌耐力。
②場地器材
400米、300米、200米短跑場跑道,地質不限。也可使用其他不規則場地,但必須丈量確切,地面平坦。秒表若干塊,使用前須要校準,要求同50米跑測試。
③測試方式
受試者起碼三人一組進行測試,半蹲式起跑。當看到“跑”的口令后開始起跑。計時員見到旗動開表計時使用刻度尺的注意事項,當受試者的手肘部抵達終點線垂直面時停表。以分、秒為單位記錄測試成績,不計小數。
④注意事項
A.若果在非400米標準場地上進行測試,測試人員應向受試者報告剩余圈數,以免跑錯距離。
B.測試人員應告知受試者在跑完后應繼續平緩走動,不要立即停下,以免發生意外。
C.受試者不得穿拖鞋、塑料外套、釘鞋出席測試。
D.對分、秒進行換算時要悉心,避免差錯。
四
免考與緩考、外地轉到考生和往屆考生
免考與緩考、外地轉到考生和往屆考生新政參照《臨沂市教育局關于印發的通知》(臨教基字〔2019〕18號)文件要求執行,免考中學生名單要在校園內公示1周。
五
考試成績呈現與使用
過程評價以等級形式呈現,分為合格、不合格兩個等級,運動參與、體質健康測試和運動技能測試3項測試成績有1項不合格的,即過程評價不合格,彰顯在中學中學生綜合素養評價中。
結業測試成績以分數形式呈現,滿分100分,按實際得分的60%記入高考總分。
在中學學段,出席市級教育、體育部門舉行的運動會和單項賽事,獲得個人、團體項目前六名的中學生;出席縣級及以上教育、體育部門舉行的運動會和單項賽事的中學生;獲得五級運動員及以上等級證書的中學生,均可給與免測運動技能并給與運動技能測試合格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