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平面鏡很常見,對平面鏡成像特性我們早已很熟悉了.生活中不僅平面鏡,我們也常看到凸面鏡和凹面鏡,也稱為球面鏡.它們的成像特性怎樣?生活中又有什么應用?一、凸面鏡
用球面的兩側做反射面的球面鏡叫凸面鏡.用勺子突起的一面當作穿衣鏡,穿衣鏡中幾乎映出了身旁的整個屋子.并且,它們被縮小了,但是有些走樣,比如桌腿原本是直的,在穿衣鏡里卻弄成彎曲的了.為何凸面鏡里聽到的東西總是縮小的呢?如圖1所示,物體發出的光線在凸面鏡上發生反射,反射光線發散開來,而它們的延長線在穿衣鏡的旁邊會聚成一個實像,這個像比實物小,看起來似乎是被壓縮了一樣.可以這樣想像,當你把一個平面鏡向后彎曲的時侯,鏡中的像也跟隨被壓縮了,鏡面彎曲得越厲害,像就被壓縮得越小,這樣,從凸面鏡中能觀察到的范圍也就越大.所以司機用的后視鏡都是用凸面鏡弄成的,不過不像勺子那樣彎曲,因而從后視鏡中見到的東西不會過于走樣.
兩千多年前,我國唐代勞動人民在制造鏡面較小的錢幣的時侯,有意把鏡面造得凸一些,便于能照出人的整個面龐.古人就能按照穿衣鏡的大小來決定穿衣鏡的曲度,這說明她們已然懂得凸面鏡成像的原理.在現代生活中,馬路轉彎處的穿衣鏡(如圖4所示)也是凸面鏡凸面鏡成像規律表格圖片,其目的是擴大視野.
二、凹面鏡
用球面的外側做反射面的球面鏡叫凹面鏡.凸面鏡使平行光束發散(如圖1所示),而凹面鏡使平行光束會聚(如圖2所示),平行光經過凹面鏡反射會聚成一點,這一點叫凹面鏡的焦點.在強烈的陽光下,把一根火柴置于焦點上凸面鏡成像規律表格圖片,一會兒都會燃燒上去.公元前4世紀,我國就有用凹面鏡取火的記載.古書《考工記》把凹面鏡稱作“陽燧(suì)”――利用太陽取火的用具.這是世界上直接借助太陽能的最早記載.
手探照燈、汽車前燈、軍事上的頭燈用的都是凹面鏡,診所里的耳科大夫看病時,身上戴的就是凹面鏡,它是借助凹面鏡會聚光線射入眼睛內部,以便大夫觀察確診.亞運會和奧運會的火種采集就是借助凹面鏡來取火的,如圖5所示.
反射式天文望遠鏡的凹面鏡,口徑可達數米.借助凹面鏡才能把來自宇宙空間的微弱星光會聚上去,進行觀測.中國科大學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安裝的反射式望遠鏡的口徑為2.16m,是遠東地區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它能看見的最弱星光色溫,相當于200km外一根燃起的火柴色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