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定滑車架的機械效率1:(2019?成都)小明和小強在測“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中,一同事組裝好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她們分別記下了鉤碼和彈簧測力計的位置。(1)實驗時,小明豎直向下帶動彈簧測力計,使鉤下降,彈簧測力計讀數為0.5N;同時小強也用刻度尺測出鉤碼被提高的高度為10cm,以上檢測結果確切無誤,其他被測數學量和估算數據記錄如表:彈簧測力計提高的高度x/m有用功W有/J0.20.10.1100%(2)小明和小強通過估算得出該滑車架機械效率為100%,她們意識到出現了錯誤,請你幫他倆找出錯誤的緣由:。(3)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實際為。(4)在實驗中,若將鉤碼的重降低到6N,則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2019?宜昌)探究小組為探究影響滑車架的機械效率的誘因,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數據如表所示。次數鉤碼重力提高高度(cm)有用功(J)拉力(N)1.0400.41.10.8845%1.5400.61.41.1254%2.0301.72.5401.02.01.6063%(1)請把表格中三個未完成的空補充完整。(2)甲朋友按照表格數據可以得出鉤碼重力逐步減小,滑車架機械效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請你解釋出現此類現象的誘因(3)乙朋友進一步研究,測出動滑輪的質量為100g,按照表格中的數據得出:總功總是小于有用功與克服動滑輪重力的功之和,即:W總>W有+W輪,他推測還有誘因影響機械效率。(答一種誘因即可)(4)丙朋友估算出每一組總功與有用功和克服動滑輪重力的功的差值W=W組的數據,發覺重物的重力越大,差值W(選“越大”、“越小”或“不變”),請你借助所學知識對此做出解釋3:(2019?莊河)如圖是智慧小組“測滑車架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測得的實驗數據如表。實驗次數物體上升高度h/m拉力F/N繩端聯通距離0.10.60.355.6%0.11.00.366.7%0.11.80.3(1)實驗過程中,應豎直向下帶動彈簧測力計。(2)第三次實驗中滑車架的機械效率是。(3)剖析表中實驗數據可知,同一滑車架,物重,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越高。(4)若在第三次實驗中,物體上升的速率為0.1m/s,則拉力F的功率為(5)創新小組也借助重為1N、2N、4N的物體進行了三次實驗,每次測得的機械效率均小于智慧小組的檢測值,則創新小組檢測值偏大的誘因可能是。
(填字母)A.測拉力時,彈簧測力計未調零,表針指在零刻度線下方B.彈簧測力計每次帶動物體時均加速上升C.所使用的動滑輪的重力大于智慧小組4:(2019?成都)在“測量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某組朋友選擇了如圖所示的兩種滑車架進行多次實驗,記錄的實驗效據如下表:實驗次數鉤碼上升高度H/cm拉力繩端聯通距離S/cm機械效率0..5100.83062.5%0.5100.54025.0%1.5100.74053.6%(1)依照表中數據可以判別出第一次實驗所選擇的是(選填“甲”或“乙”)滑車架。(2)在第一次實驗中,當帶動滑輻條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丙所示,拉力F為;該次實驗滑車架的機械效率是(估算結果精確到0.1%)。(3)機械效率是機械性能優劣的重要標志結合生產生活實際,剖析實驗數據可知,下述增強機械效率的舉措不可行的是(選填符號)A.降低所提物重B.減少機械自重C.機械加潤滑油D.降低重物上升高度5:(2018?山東)圖甲是某學習小組“測量滑車架的機械效率”的示意圖。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帶動繩子自由端,將重為4.5N的物體從A位置提高到A′位置,同時彈簧測力計從圖中的B位置上升到B′位置,在這個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
請你依據她們做的實驗完成下述問題:(1)物體提高的高度是cm,拉力是N,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η=填“變大”、“變小”或“不變”)。6:(2018?濰坊)檢測滑車架的機械效率:步驟如圖所示為檢測某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的實驗。實驗序號3中的機械效率η=裝置圖表格實驗序號鉤碼重量G/N鉤碼上升高度繩端拉力F/N繩端聯通距離s/m機械效率η0.11.80.374%0.13.10.386%0.12.50.4推論通過比較(填實驗序號)兩次實驗數據得出推論:同一滑車架提高重物時,物重越大,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越高。通過比較兩次實驗數據可得出推論:不同滑車架提高相同重物時,動滑輪越重,滑車架的機械效率問題討論實驗過程中邊帶動邊讀數,彈簧測力計示數不穩定,有同事覺得應靜止時讀數。你覺得他的看法(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由于他沒有考慮到對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影響。7:(2018?長春)某小組在“測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如表所示,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實驗中應沿豎直方向平緩帶動彈簧測力計.(2)小組同事發覺實驗過程中邊帶動邊讀數,彈簧測力計示數不穩定,應當靜止讀數,你覺得他的看法“正確”或“不正確”),由于她沒有考慮到對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影響.(3)用丁圖裝置進行實驗,得出表中第4次實驗數據,請將表中的兩個數據填寫完整.(4)通過比較兩次實驗數據得出推論:使用同一滑車架提高同一重物時,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與繩子段數無關(填實驗次數的序號)(5)通過比較兩次實驗數據得出推論:同一滑車架提高重物時,物重越大,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越高.(填實驗次數的序號)(6)通過比較3、4兩次實驗數據可得出推論:實驗次數鉤碼重量G/N鉤碼上升高繩端拉力F/N繩端聯通距0.12.70.274%0.11.80.374%0.13.10.386%0.12.58:(2018?西安)小馬和小李設計了如圖甲、乙所示兩種滑車架來提高同一重物,在討論滑車架機械效率時三人形成了分歧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小馬覺得:“甲滑車架的動滑輪個數少,機械效率高”;小李卻覺得:“乙滑車架更省力,機械效率高”。
三人誰也勸說不了誰,于是決定進行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所用每位滑輪的重相同,繩重和磨擦忽視不計),她們在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如下表所示:(1)依據所測數據,請估算一個動滑輪的重力是N,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是(2)由計結果可以確定的說法是正確的,這個實驗說明了影響滑車架機械效率的誘因是,由此可知,可采的方式來提升滑車架的機械效率。(3)隨即小馬又設計了一個方案,如圖丙所示,你覺得和圖甲裝置對比,在提高同一重物時,裝置丙的機械效率(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裝置的機械效率。9.下邊是小明和小紅的“測量滑車架的機械效率”實驗報告,實驗名稱:檢測滑車架的機械效率實驗步驟:(1)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阻值、零刻度線和(2)如圖1所示,檢測物體G所受的重力為(3)如圖2所示,實驗過程中,帶動彈簧測力計并讀出拉力F的數值,用測出的物體G上升的高度h和彈簧測力計聯通的距離s,將數據填入表格。按照表格中的數據,可以曉得她們選用的滑輻條是(4)僅改變重物G上升的高度,重復前面的實驗,記錄并估算實驗數據實驗記錄:實驗次物體上升高度h/cm拉力F/N彈簧測力計移機動的距離s/cm機械效率η5.001.8015.0085.2%8.001.7724.0086.6.001.7530.0087.6%實驗推論: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與所提高物體的高度有關。
實驗討論與交流小明和小紅的實驗推論:(選填“科學”或“不科學”);請說明你的理由。小明覺得提高的物重會影響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建議進一步探究:改變,重復實驗(3)步驟,估算出機械效率進行比較剖析。(5)小明在實驗探究過程中,改變不同的化學量,得出多組數據的目的是。參考答案1:(2019?成都)小明和小強在測“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中,一同事組裝好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她們分別記下了鉤碼和彈簧測力計的位置。(1)實驗時,小明豎直向下帶動彈簧測力計,使鉤下降,彈簧測力計讀數為0.5N;同時小強也用刻度尺測出鉤碼被提高的高度為10cm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以上檢測結果確切無誤,其他被測數學量和估算數據記錄如表:0.20.10.1100%(2)小明和小強通過估算得出該滑車架機械效率為100%,她們意識到出現了錯誤,請你幫他倆找出錯誤的緣由:。(3)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實際為。(4)在實驗中,若將鉤碼的重降低到6N,則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1)勻速;(2)繩子自由端聯通的距離應當是0.3m,不等于0.2m;(3)66.7%;(4)變大。
【解析】(1)小明在進行實驗時,應豎直向下勻速帶動彈簧測力計,此時繩子的拉力等于測力計示數。(2)由圖示滑車架可知,滑車架承重繩子的有效股數n=3;已知鉤碼上升高度h=0.1m,則測力計聯通距離:s=nh=30.1m=0.3m,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測力計聯通距離為0.2m,測力計聯通距離錯誤,進而造成滑車架效率錯誤。(3)滑車架的機械效率:η=100%=100%=100%66.7%。(4)提高的鉤碼重降低到6N,有用功降低,有用功在總功中的比重減小,則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將變大。2:(2019?宜昌)探究小組為探究影響滑車架的機械效率的誘因,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數據如表所示。次數鉤碼重力提高高度(cm)有用功1.0400.41.10.8845%1.5400.61.41.1254%2.0301.72.5401.02.01.6063%(1)請把表格中三個未完成的空補充完整。(2)甲朋友按照表格數據可以得出鉤碼重力逐步減小,滑車架機械效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