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省委、市政府在四川省牽頭開展文化“名師帶徒”活動,周期為兩年,第一階段已圓滿結束。 實踐證明,“名師帶徒”行動有力地促進了蘇州文學藝術的傳承,為開發運河之都遺產、培養文化人才探索了一條有效路徑。
5月10日,南京文化“名師帶徒”第二期拜師儀式隆重舉行,這意味著文化“名師帶徒”行動開啟了新的征程,邁向更加繁榮的常州文化今天。
2019年淮安信息學院,揚州市從全省聘請文藝名師18名(其中市外名師13名)“一對一”結對帶徒,內容涵蓋文學、戲劇、美術繪畫、音樂, 新聞. 在非遺六大方面,吳為山、羅懷珍、楊鳳儀、畢飛宇、范曉慶等名家走進揚州,了解淮南,關注南京,在各自領域宣傳啟東。
2019年至2021年文藝名師帶隊22人赴南京講學、采訪、集會、寫生。 美術大學、清華大學、昆北劇院等高水平進修平臺,“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有力促進了蘇州文藝對外交流。
經過五年的努力,碩果累累。 在名師指導下,徒弟創作了文學、戲劇、美術、書畫、民間工藝等389件(部)。 其中,出版專著13部,參加省級展覽、演出,出版32部(部)和市級展覽、演出,出版35部(部),獲省級獎勵12項(部),獲市級獎勵30件(部),獲得各類文藝人才計劃6人,新加入全國文藝商會2人淮安信息學院,獲得國家藝術基金3項,省藝術基金2項。
“名師帶徒”行動為培養文藝人才開辟了一片天地。 南京市借助“名師帶徒”行動的成功模式,創新建設廣東省“文化名優工作室”制度,打造12個文藝類50個“文化名優工作室”,選拔和推廣“文化名優工作室”。在南京聘請名師50名 培養文藝新人,進一步放大“名師帶徒”行動成效。
(來源:南京市人民政府網站) 【投稿及區域合作,請發郵件至信息新寶#,24小時內回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