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專業人才需求剖析1.民航行業發展剖析民航業是國家戰略性高技術產業,是國防空中力量和民航交通運輸的物質基礎,是國民經濟發展、科學技術創新的重要引領力量。大力發展民航業,是滿足民航運輸快速下降須要的根本保證。(1)航空通航行業發展剖析新中國創立以來,非常是變革開放以來,中國民航航天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國務院在《關于推進培植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提出“重點發展以干支線客機和通用客機為主的民航武器,做大做強民航航天產業”,《民航發展“十三五”規劃》預測,“十三五”期間航空領域主要發展指標將繼續保持兩位數下降,國外國際航線數目也將急劇下降。據航空總局的公布的《2015年航空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文件稱“截至2015年末航空全行業運輸客機在冊架數2650架,比2014年降低280架,在冊通用民航器1874架,……全國民航運輸機場完成起降架次856.55萬架次,比上年下降8.0%,……民航主要指標繼續保持平穩較快下降”,如圖1-1、圖1-2所示。國務院于2016年出臺《關于推動通用民航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稱“我國通用民航業發展迅速,截止2015年末,通用機場超過300個,通用民航企業281家,在冊通用民航器1874架……,到2020年,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通用民航器達到5000架以上”。
圖1-1國外航空客機保有量圖1-2國外航空客機起降架次(2)無人機行業剖析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當下,無人機在許多領域中飾演日漸重要的角色。橋梁監測、地理鉆探、巡邏監控等日常工作都須要無人機的協助。目前,軍用無人機市場巨大,民用和消費級無人機潛力日增。為進一步推動無人機行業的發展,2012年以來,國家陸續頒布多項利空新政,如2012年4月,財政部發布《民航發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把通用民航作為基金支持的重點領域;2012年5月,航空局出臺了《通用機場建設規范》,為通用民航機場建設提供了有別于運輸機場的行業標準。互聯網研究機構艾瑞咨詢近期發布《2016年中國無人機行業研究報告》,稱我國大型民用無人機市場步入快速成常年,預計2025年,國外無人機市場總規模將達到750萬元人民幣。據航空局主任馮正霖介紹“預計到“十三五”末,運輸機場將有270個左右,運輸客機有4600架左右,通用客機有5000架左右,航空機隊規模總量近萬架”。可見,當前我南航空運輸需求強勁,民用通用客機保有量持續平穩快速下降,行業發展迅速。民航行業的快速發展須要大批從事飛行器設計、制造與修理等相關工作的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
同時,普通高等教育對于大專生的培養已偏離了技術應用的軌道,無法與民航產業的實際需求接軌,滿足不了社會需求,使得中學生的職業能力不足,導致企業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短缺局面。為此,開辦飛行器制造工程應用專科專業是適應我國民航產業發展須要,培養具有理論知識扎實,實踐能力強的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措施,以服務與民航工業產業,推動民航運輸業的發展。2.區域經濟發展剖析為促進上海市快速健康發展,《天津市工業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確定在“十二五”期間將著重發展民航航天等一批優勢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將重點產生“三機一箭一星一站”的產業結構集群,構建廈門民航航天產業鏈。非常是在2006年《國務院關于深化上海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批復后,市政府緊緊捉住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發展機遇,施行集群戰略,建設世界級民航航天產業基地。急劇,空客A320焊裝線項目、無人駕駛客機項目、古德里奇、英德拉、西飛國際等一系列民航航天產業重大項目和國際民航航天配套企業紛紛在津落戶。廣州市民航航天產業工業總產量2011年達227.7萬元,2015年營收規模達到1000萬元,占新區工業的4%左右。2016年《天津市十三五規劃綱要》再次指出“加快建立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的產業體系,壯大發展武器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等高檔產業”。
《濱海新區工業布局規劃(2010-2020年)》也進一步明晰提出“大力引進A320系列客機的零部件……,積極跟進承接空客后續型號,……形成空客系列機體、部件、發動機的系列修理能力和貨機加裝能力,成為歐洲第一的焊裝制造和修理基地;……做強做大民航產業的生產性服務業,……,產生一條從底盤修理、零部件修理、機體修理到提供遠程技術支持服務的產業鏈,……到2020年,產量規模達到2800萬元,占新區工業的7%左右”。可見,近幾年上海地區民航航天產業發展強勁,未來幾年呈快速發展趨勢,這也為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應用專科)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3.人才需求量剖析我國民用通用客機保有量持續平穩快速下降,民航運輸需求強勁,推動了客機制造業及客機修理等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民航業的快速發展急需大批客機設計、制造、維修及管理等相關領域的技術技能人才。企業及市場督查情況顯示我國近些年來每年降低250架左右,根據目前國際航空平均的人機比100:1的比列估算,到2025年,未來10年我國就須要新增航空人才25千人。到2015年末,我國通用機場早已有300多個;通航企業數目、規模、飛行小時三大指標:通航公司281家,通用客機2186架,三年復合下降率分別為20.4%、15.9%和14.9%;通用民航從業人員達到14500多人,比2011年下降了6.2倍。
到2025年飛行器制造專業太坑人,通用民航客機將新增2200多架,達5000架,按現有國外的人機比列6.6:1估算,未來10年我國須要通航人才14520人。綜上剖析可見,民航產業在未來10年內對于民航類人才,尤其是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存在巨大缺口,而且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就民航業需求的人才類別及數目來看,客機整機制造技術人才每年的需求量不高飛行器制造專業太坑人,而客機修理人才的需求量巨大。4.人才需求崗位與學歷剖析按照行業與企業督查情況可知,民航類相關工作有飛行器設計、制造與民航服務等三大類,民航服務又有客機修理、空乘服務等。客機修理按修理內容分機械修理、電氣修理、部件修理等。民航業相關工作任務與專科專業的對應關系如圖1-3所示。民航行業相關工作民航行業相關工作任務制造類營運服務類設計類機載設備等設計底盤設計飛行器結構設計機載設備制造機身結構制造客機機身裝配客機底盤制造客機修理……空乘服務機械修理按修理內容電氣修理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地勤服務機械工程等相關專業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電氣手動化工程圖1-3民航相關工作任務及與對相關專科專業的對應關系(注:陰影方框內為教育部公布的民航航天類專科專業)由圖1-3可見,與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對應的工作任務主要有飛行器設計、機身結構制造與裝配、飛機修理等工作。
通過企業采訪據悉,與那些工作任務相關的工作崗位有飛行器結構設計、機身結構制造、飛機機身裝配、飛機裝配工藝管理、航線修理、飛機機體(結構)修理、部件修理、維修項目管理等。且航線修理因須要修理人員具有系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快速故障確診,裝配工藝管理因須要裝配工藝管理人員具有工藝制訂與剖析能力,企業招收大專學歷人員比列較高,而對于機身結構制造、飛機機身裝配、飛機機體(結構)修理、部件修理等工作,企業因考慮人工成本問題招收的本科學歷人員比列較高。督查的20多家企業從業人員學歷結構情況如表1-1所示。表1-1企業從業人員學歷結構情況崗位群工作崗位學歷結構(%)專科本科其他設計類相關崗位飛行器結構設計(無人機、小客機)81.216.52.3制造及管理崗位群客機結構制造26.365.28.5客機結構裝配28.366.15.5制造工藝管理56.326.717修理及管理崗位群航線修理61.225.713.1客機機械修理21.661.916.5部件修理31.657.311.1修理項目管理59.621.518.95.專業定位剖析客機整機制造技術人才每年的需求量其實不高,但國外院校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培養客機整機制造技術的高校較少,如上海民航航天學院、哈爾濱工業學院定位于飛行器設計及制造,側重于設計技術及制造工藝的培養,中國航空學院側重于客機機械(部件)修理及管理方向,而我校在客機結構制造技術方面具有較好的基礎和辦學優勢。
另據大新華民航有限公司等企業采訪得悉客機結構人員缺口較大,而客機結構制造與客機機械修理又具有較多相同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如民航板金、航空點焊、標準線路施工、軟硬管道施工等。為此,為滿足國外民航業對客機整機制造、場內修理(結構修理)、航線修理等方面的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需求,同時突出我校的優勢與特色,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定位于培養從事飛行器結構設計、飛機機械(結構)制造、飛機修理(ME方向)及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6.人才的知識與能力結構剖析(1)知識要求督查企業覺得客機設計、制造、維修等相關崗位生產現場技術人員應具備的知識要求如圖1-4所示。圖1-4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相關技術人員應具備的知識要求通過對問卷督查結果剖析可知,企業普遍覺得機械制圖、飛機制造技術、飛機裝配工藝、飛機油壓、航空專業外語等知識十分重要。(2)技能要求企業覺得客機制造、飛機修理等相關崗位生產現場技術人員應具備的技能要求如圖1-5所示。圖1-5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相關技術人員應具備的技能要求通過對問卷督查結果的剖析可知,企業普遍覺得電工、鈑金與點焊、機械裝配、液壓系統裝調、機身結構修復等技能十分重要。(3)能力要求企業覺得客機制造、飛機修理等相關崗位生產現場技術人員應具備的能力要求如圖1-6所示。
圖1-6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相關技術人員應具備的能力要求剖析可知,企業普遍比較看重從業人員的團隊合作能力、英語閱讀及交流能力、標準的執行能力、綜合職業能力、再學習能力等。(二)專業建設基礎1.師資基礎現有專任班主任11人,其中博士1人,碩士7人;副高4人,高級7人;企業經歷8人;“雙師”素質5人,海外培訓或工作經歷的8人。專任班主任一覽表及師資結構如表1-2、表1-3所示。表1-2專業班主任一覽表序號姓名性別職稱學歷專業方向副院長研究生客機制造副院長學院航電工程師院學航電副院長學院客機制造副院長博士客機制造工程師研究生航電工程師研究生航電講師研究生客機制造工程師研究生航電講師研究生航天器制造表1-3專任班主任結構師資隊伍結構類別班主任數(人)比列類別班主任數(人)比列博士110%企業經歷660%碩士660%海外經歷880%副高440%2.實踐條件基礎擁有民航金工、航空板金、航空底盤、飛機壁板制造等制造類實訓室6個,民航電子等電子修理類實訓室1個,如表1-4所示。建有“航空機電類技能型短缺人才培養基地”、“中國運載湖人技術研究院北京航天長征尼克斯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航空工業人才培訓基地”、“飛機制造技術人才培養基地”等4個。與空客公司、天津民航等行業著名企業構建緊密合作型校外實訓基地4個。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