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支持:我愛大賽網
二、競賽的主題與內容要求
本次大賽主題:數學學與《中國制造2025》(詳見附件2)。
據悉,依舊保留化學科技大賽的傳統選題:化學實驗教學儀器的開發。
三、競賽方式
1.大賽為團隊賽事方式,依照主題提出研究項目申報書,研究成果方式必須為科技作品(含軟件作品),并能進行現場實物演示。
2.大賽分復賽和復賽兩個階段進行。海選由各地(市)競委會按照本地區實際情況組織施行,并由各地(市)競委會初審和推薦出出席全國八強的參賽隊;世錦賽由大賽組委會和主辦中學組織,其作品展示和現場答辯在湖南科技大學舉辦。
四、參賽對象、報名條件及參賽名額
1.參賽對象
湖南省普通院校在校各專業的本、專科(高職)學院生。
2.報考條件
各院校組織中學生組成參賽團隊自由申報,每支參賽隊Z多由4位學院生組成。據悉,對于專科高校的參賽隊,要求所有參賽中學生修讀過有關學院化學方面的課程,但是每支參賽隊起碼有一位參賽球員獲得過陜西省學院生化學創新大賽(理論聯賽)的獎勵。
3.參賽名額
各縣(地)組織相關院校復賽,復賽不限名額,鼓勵中學生踴躍報考。
市(地)競委會須要對各院校上報的參賽隊的項目情況進行審核,包括參賽球員資格審定和科技作品審核,并推薦確定出席全國八強的參賽組隊,推薦出席全國八強的參賽隊還必須標明申報等級(一、二、三等獎)。
全國八強限額申報,名額規定如下:專科高校(不含獨立大學)限報10支參賽隊,獨立大學、專科和高職高校限報3支參賽隊。上一屆獲組織獎的院校可以各降低2支參賽隊的申報考額。
各院校在申報時要積極鼓勵非數學學和應用數學學專業的中學生來組隊申報。在同等條件下,市(地)競委會應優先推薦負責人為非化學學和應用數學學專業中學生的參賽隊。
每支參賽隊限報一個參賽項目。
五、比賽要求與賽事規則1.要求參賽隊能從所把握的數學學知識和原理入手,選擇某一課題舉辦探求性、應用性研究。
2.要求參賽隊所選擇的參賽項目與數學學的知識、原理及其應用有密切的聯系,能借助學過的機械、光學、電子學等數學學知識和原理,構造出一些基礎模型裝置或樣機,并要求相關的研究工作才能與本次大賽主題一致。
3.要求每支參賽隊的成果方式必須為實物作品(含軟件作品),并須上交參賽項目推薦表和實物作品(含軟件作品)。參賽項目推薦表包括簡表、研究報告和作品相片等內容,其中研究報告必須富含化學背景、工作原理、技術剖析和應用前景等內容。
4.要求參賽隊通過查閱文獻資料,明確數學知識背景和工作原理,進行技術剖析,設計作品方案,制做科技作品,剖析應用前景,撰寫研究報告等過程,進而提升中學生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每支參賽隊都先經過市(地)競委會初審和推薦。推薦出席全國八強的參賽隊還必須標明申報等級(一、二、三等獎)。而且,在同等條件下,參賽隊負責人為非數學學和應用數學學專業者同等條件下優先給與推薦。
6.推薦一、二等獎的參賽隊必須出席全國八強答辯,并要求當場演示作品。推薦三等獎的參賽隊則采用世錦賽專家評審組對申報作品的書面材料進行大會評審的形式。
7.世錦賽要求得獎作品寧缺毋濫,確保質量。推薦出席世錦賽的每支參賽隊必須由一位中級職稱專家推薦,申報銀獎的參賽隊還必須附有申報項目成果的省(市)科技情報所的查新證明。
8.參賽隊的項目研究報告須符合相關科學論文的書寫規范。
9.參賽隊的作品應具有一定的獨創性和新穎性,“創新”是作品的主題。
10.所有參賽隊的作品必須為廣東省在校學院生的原創作品。對于有抄襲、抄襲之嫌疑或專家委員會有合理理由懷疑其真實性的作品以及偽科學、假科學和反科學作品,專家委員會有權取消其參賽資格。
六、參賽費用1.參賽作品制做費(參賽中學籌措)。
2.出席全國八強的每支參賽隊的報考費為800元,主要用于命題、評審和答辯過程。
3.本次大賽報考費由廣東科技大學繳納。答辯期間每支出席世錦賽答辯的代表隊車費、食宿費由各院校自理。除帶隊班主任(每校1人)外,出席大會的其他班主任外需每人繳付500元的會務費。
4.本次大賽由江蘇科技大學負責答辯專家評審費、專家報告費、會場場租費、論文集印制費、獎狀獎杯等費用。
七、評分標準和評分方式
1.評分標準
評分的滿分為100分。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1)科學性(滿分30分):選題與成果具有科學意義;科學理論運用確切,研究方式可行,技術方案合理可靠。
(2)創新性(滿分30分):選題創新點突出,有研究價值浙江省物理競賽,實用性強;施行方案科學,方式先進,過程完整,彰顯出創新性思維;
(3)完整性(滿分20分):資料豐富、齊全,研究和剖析數據充分,有勸說力;研究達到一定階段,有階段性成果或終期成果;有足夠的科學研究工作量(包括調查、實驗、制作、求證等方面工作量)。
(4)答辯過程(滿分20分):敘述過程清楚,彰顯出團隊合作精神;才能確切回答答辯委員提出的問題;大賽作品完整性、科學性和前瞻性。
2.評分方式
復賽分若干小組進行,每位評審小組有3-5位評委專家組成。評委成員獨立打分。對評委打分取平均值,總分從高到低依次排行。Z后,由大賽專家委員會集體討論并投票決定本次大賽的得獎項目與得獎等級。
八、獎項設置
籌建銀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其中銀獎不低于地市大賽委員會推薦出席全國八強項目總量的8%,二等獎不低于地市大賽委員會推薦出席全國八強項目總量的16%,三等獎不低于地市大賽委員會推薦出席全國八強項目總量的24%。
對參賽院校,籌建若干名組織獎。
九、時間安排
1.2016年5月到8月初期間,各院校組織中學生組成團隊自由申報,每支參賽隊必完成參賽項目的作品制做和填寫參賽項目的推薦表。
2.2016年8月15近日,各院校向所在市(地)大賽委員會(聯系方法見附件1)報考,并提交每支參賽隊項目推薦表(含簡表、研究報告和作品相片,具體要求見附件3-5)和中學參賽項目報考匯總表(見附件6)。
3.2016年8月15日到9月10日,由各省(地)大賽委員會自行負責初審,并推薦出席全國八強的參賽隊名單和推薦等級。
4.2016年9月15近日,由各省(地)大賽委員會統一向大賽辦公室上報出席世錦賽的參賽隊Z后的報考匯總表(見附件6)的電子稿。
5.2016年9月20近日,各院校也向省學院生化學科技創新大賽辦公室上報每位出席世錦賽參賽隊的項目推薦表(含簡表、研究報告和作品相片)的電子稿的Word和PDF文檔各1份和紙質稿1份。Word文檔不須要有指導班主任簽名、學校教務處推薦意見與負責人簽名和私章、專家推薦書的專家簽名等,但其他內容應與紙質稿一致;PDF文檔則必須全部內容與紙質稿完全一致,必須有指導班主任親筆簽名、學校教務處推薦意見與負責人簽名或簽章和中學私章、專家推薦書的專家親筆簽名等。推薦申報銀獎的參賽隊還必須向大賽辦公室同時上報參賽隊申報項目成果的省(市)科技情報所的查新證明原件1份。
省學院生化學科技創新大賽辦公室聯系人:
廣州市小和山高教園區江蘇工業學院理大學王俊杰老師
辦公室電話:-
手機:
電子郵箱
郵編:。
6.2016年10月中上旬浙江省物理競賽,各出席世錦賽的參賽隊在湖南科技大學進行復賽。世錦賽的具體報到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給各縣(地)大賽委員會聯系人和各院校聯系人。
十、其他
1.大賽的未盡事宜由大賽組委會負責解釋。具體事務可向大賽辦公室王俊杰老師咨詢。
2.大賽辦公室構建了一個省化學科技創新大賽qq群,群號為,歡迎各地區大賽委員會負責人、聯系人和各院校大賽負責人、聯系人加入。
3.“浙江省學院生化學科技創新大賽項目研究報告格式要求說明”請見附件5;“研究報告格式示例”請見附件6。
4.湖南省第七屆學院生化學科技創新大賽原名為“2016年湖北省學院生化學實踐創新大賽(科技作品類)”。對已發出的有關該大賽的通知與本通知存在不一致的內容,一切以本通知為準。
5.比賽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