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高考備考---數學公式
費率公式:
VST化學單位
v 速率 m/skm/hs 距離 mkmt 時間 sh 單位換算:1m==10dm=102cm==60min=3600s; 1min=60s 公式變體:查找距離 svt 查找時間
重力與質量的關系:G=mg
化學單位 TSV
G 重力 Nm 質量 kgg 重力與質量之比 g=9.8N/kg; 取g=10N/kg進行簡單估算。 合力公式:F=F1+F2【同直線同方向兩個力的合力估算】
F=F1-F2【同一直線相反方向的兩個力的合力估算】 密度公式:mV 化學單位
ρ密度kg/m3g/cm3m質量kggV體積m3cm3單位換算:1kg=/cm3=1×103kg/m31m3===1cm3
化學單位壓力公式:F float = GF
F 浮點=G 行=m 行 gF 浮點=ρ
水
F 浮力 NG 物體重力 NF 物體浸入液體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N 化學單位 G 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 NF 浮力 Nm 物體排開液體的質量 kgρ 密度 kg/ 物體排出液體的體積m3V放電對象為m3g=9.8N/kg,g=10N/kg1用于簡單估算
gV 行 F 浮點數=G
化學單位 F 浮力壓力 NG 物體的重力 N 提示:[當物體懸浮或漂浮時] 浮力公式:化學單位 Fp=S
p 浮力 Pa; N/m2 注:S為受力面積,面積單位換算:指面積1mm2=10--6m2S 受力面積m2 液體在1cm2=10--4m2F壓力下的浮力N 公式:p=ρgh
化學量單位2p浮力Pa; N/mρ液體密度kg/m3h深度mg=9.8N/kg,簡單估算取g=10N/kg注:深度是指液體內部某一點到自由液面的垂直距離; F1帕斯卡原理:∵p1=p2∴S
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或者
提示:應用帕斯卡原理解決問題時,只要替換單位相同即可,不需要國際單位; 化學單位可寫為:
功率 NL1 動力臂 mF2 阻力 NL2 阻力臂 m 提示:利用杠桿平衡條件求解問題時,L1、L2 的單位應相同,無需國際單位;
滑輪架:
1 化學單位 F=
總納克格
F 功率 NG 總重量 N(不包括滑輪重量和摩擦力時,G 總 = G) n 承受物體重量的繩節數 化學單位 s = nh
s 動力通過的距離 mh 重物提升的高度 mn 承受物體重量的繩段數 對于定滑輪: ∵n=1∴F=Gs=h
1 對于動滑輪:∵n=2∴F=機械功公式:W=Fs
P 功率 WW 功 Jt 時間 s 化學單位 2Gs=2h
W 功率 JF 功率 Ns 所做的功 物體沿力方向經過的距離 m。 小貼士:逆重力做功還是靠重力做功:W=Gh 功率公式:化學單位W單位換算:1W=1J/s1馬力===106WP=t
W 有用 W 總機械效率:
化學單位×100%
η 機械效率 W 有用功 JW 總功 J
提示:機械效率η沒有單位,以百分比表示,合計大于1W。 有 =Gh [對于所有簡單機械] W 總計 = Fs [對于杠桿和滑輪] W 總計 = Pt [對于起重機和水泵] 熱量估算公式: 物體放熱或吸熱 Q=cm△t(保證△t>0 )
燃料燃燒時,吸收熱量Q釋放=mq
Qt 化學量單位 化學量單位提示:當物體放熱時,最終溫度t2低于初始溫度t1,△t=t2-t1 當物體吸熱時,最終溫度t2高于初始溫度t1 。 △t=t1-t2Q 吸收或放出熱量 Jc 比熱容 J/(kg℃)m 質量 kg△t 空氣溫差 ℃Q 放出熱量 Jm 燃料質量 kgq 燃料發熱量 J/kg 提醒:如果是二氧化碳燃油適用Q put=Vq; 化學單位 ★現行定義式:I
I 電壓 AQ 電荷池 Ct 時間 s3
提示:電壓等于 1 秒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 歐姆定律:
IUR化學單位
I 電壓 AU 電流 VR 內阻 Ω 等式:I、U、R 三個量必須對應同一導體(同一段電路); 同時性:I、U、R 三個量對應同一時刻。
電功率公式:W=UIt
化學量單位提示: W 電功率 JU 電流 VI 電壓 通電時刻 s(1) I、U、t 必須為同一段電路、同一時刻。 (2)公式中各數量必須使用國際單位; 1度=1kWh=3.6×106J。 (3)普遍適用的公式適用于任何類型的家用電器; W=UIt 與 U=IR→→W=I2Rt 結合
W=UIt 與 I=U/R→→W=Rt 結合
如果全部電能都轉化為內能,則:Q=W 如電暖器。
化學單位單位電功率公式:
P電功率WkWW電功率JkWhP=W/tt通電時間sh化學量單位P電功率WUP=IU
I電壓AP=R只能用于:純內阻電路。 U電流VP=I2R
2U2系列電路特點:
電壓:在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壓都是相同的。 表達式:I=I1=I2
電流:電路中的總電流等于電路中各部分電流的總和。 表達式:U=U1+U2
U1分壓原理:
在P1串聯電路中摩擦力的公式初中,家用電器的電功率與內阻成反比。 表達:
并聯電路的性質:
電壓:在并聯電路中,支路電壓等于各通道電壓之和。 表達式:I=I1+I2
I1分流原理:
電流:各路兩端的電流相等。 表達式:U=U1=U2
在P1并聯電路中,家用電器的電功率與內阻成正比。 表達:
友情提醒:《初中化學公式總結》這篇文章給出的例子僅供大家參考摩擦力的公式初中,拓展思路。 小學數學公式總結:本文建議大家自己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