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阻特殊測量方法教學設計
設計基礎:課程標準要求學會設計電路,并用伏阻法和安阻法檢測無電阻的電阻。
教學目標:
1、伏特電阻法測量內阻
2、采用安全電阻法測量內阻
教學重點和難點:學會設計電路,用伏阻法、安阻法測量未知內阻的阻值。
教學方式: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流程:
1、新課程介紹
當我們用伏安法測量內阻時,突然發現某個水表壞了,一時半會找不到新的水表,這時候我們該怎么辦呢?
2、新課程研究
探索一:伏特電阻法測量內阻
設備:電池組、電壓表、開關、定值內阻、滑動變阻器、若干電線
活動: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和提供的設備,邀請朋友們交流討論如何在沒有流量計的情況下檢測未知內阻的阻值? 設計電路?
校長溫馨提示:
(1)如何獲得未知內阻的電壓?
(2)如果固定內阻的電壓可以代替未知內阻的電壓,那么這兩個內阻應該如何連接?
(3)如果使用滑動變阻器來完成實驗,應該如何操作?
中學生用筆設計電路圖,展示中學生設計的電路圖,并推導出表達式。 總結方法:當有電流表而沒有電壓表時,用已知內阻和未知內阻串聯,各處電壓相等來代替電壓表。
探索二:安全電阻法測量內阻
設備:電池組、電流表、開關、定值內阻、滑動變阻器、若干電線
活動: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和提供的設備,請朋友們討論如何在沒有電流表的情況下檢測未知內阻的阻值? 設計電路?
校長溫馨提示:
(1)如何獲取未知內阻的電流?
(2) 如果固定內阻的電流可以代替未知內阻的電流,那么這兩個內阻應該如何連接?
(3)如果使用滑動變阻器來完成實驗初三物理第四節電流的測量,應該如何操作?
中學生用筆設計電路圖,展示中學生設計的電路圖初三物理第四節電流的測量,并推導表達式,總結方法:當有電壓表而沒有電流表時,使用已知內阻和未知內阻并聯,各路兩端電流相等,更換電流表
3. 課堂小結:
1、當有電流表而沒有電壓表時,用已知內阻和未知內阻串聯,各處電壓相等來代替電壓表。
2、當有電壓表而沒有電流表時,用已知內阻和未知內阻并聯,每路兩端電流相等來代替電流表。
4、課后反思:
采用特殊方法測量內阻是熱實驗中的難點。 講課時,我首先借助上節課的知識進行了介紹,然后提出即使電壓表或電流表損壞也可以測量未知內阻的電阻,讓中學生能夠接受。 還可以對方法進行測試,然后進行交流、討論、設計、演繹,使中學生能夠一一突破困難,達到教學目標,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