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關于運動速度的備考題 1、比較運動速度的方法有哪些? 我們以什么方式使用數學速度? 2. 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主要單位是什么? 1m/s=公里/小時? 3、物體的移動速度為20m/s。 它的數學意義是什么? 多少公里/小時? 4、一般人步行10分鐘,距離最近的是()A、7mB、70mC、700mD、7000m。 建議:思考課本P21,回答下列問題,找出哪些是等速直線運動。 1.車輛A的運動有什么特點? 2. B 車的運動有什么特點? 一、勻速直線運動: 1、定義:物體以恒定速度沿直線運動。 2、特點:在任意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距離是相等的。 車輛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為15m/s運動的快慢公式v等于什么,也就是說車輛每秒行駛的距離為15m。 st圖像:代表距離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特點:由s=vt可知,當v一定時,s與t成反比。 因此,勻速直線運動的第一個圖像是一條斜直線。 從右上角的st圖中我們可以知道A的Rat??e=,B的Rate=。 vt圖像:表示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特點:從勻速直線運動的定義來看,v是常數,所以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是一條平行于垂直軸的直線。 從右上方的vt圖像中,我們可以知道A的rate=B,B的rate=。
問:物體變速運動時,速度有時快,有時慢。 怎么形容它的速度呢? 二、變速直線運動: 1、定義:物體的速度不斷變化的直線運動。 2.特點: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距離不相等(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運動基本上都是變速運動。) 4.平均速度:在變速運動中,用總距離減去總時間,得到速度稱為平均速度。 V=____S總 t總(表示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例1:火車從廣州到上海行駛1小時。 前半小時行駛距離為60公里,后半小時行駛距離為80公里。 計算列車前半小時的平均速度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注意:為了估計平均速度,v、s 和 t 必須對應。 例2:車輛從A行駛到B,如果前半程的平均速度為v1,后半程的平均速度為v2,那么車輛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標準測試 1. A、B 兩輛車行駛的距離之比為 6:5。 兩車的移動速度之比為2:3。 他們的移動時間之比是0.9/52。 物體以勻速直線運動。 20s行駛的距離為160m,速度為/s,25s行駛的距離為,30s的速度為/s。 步行的平均速度,得到如下結果,請判斷她的哪個測試結果肯定是錯誤的:()A1m/sB60m/minC4km/hD18m/sCD3。 勻速直線運動運動的快慢公式v等于什么,由速率公式V=S/t可知,物體的() A.速度與距離成反比 B.速度與時間成正比 C.速度不隨時間和距離變化D、速度取決于通過的距離和距離 時間分配: 1、復習預習 2、筆試:課本P22:3、43、完成能力訓練(第二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