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下午,湖南省中學生信息學奧賽組委會辦公室發布補充通知。 按照《關于清理規范中學生競賽活動努力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和要求,省教育廳有關部門要求暫停普及組比賽活動。
具體通知如下:
《補充通知》稱:暫停普及組競賽活動的組織和申報,推廣組競賽活動不受影響。
根據中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服務平臺《關于參加第24屆全省中學生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的通知》:
杭州賽區的比賽實行中學生自愿參加的原則。 初中、高中及中等職業中學同齡段在校學生均可自愿報名參加考試。 其中,高中生報名復賽時可以選擇參加普通組或加強組比賽。 小學生必須參加晉級組比賽,中學生在比賽階段的參賽組別必須與復賽一致。 參賽者報名考試時填寫的中學名稱必須與學號對應的學校信息一致,否則大賽主辦方有權取消參賽者參賽資格。
據了解,一般來說,大多數高中生報考的是普及組,普及組的難度低于高級組。 但中學生可以先通過普通組練習,中學畢業后再參加高級組。
事實上,小學生中也有高水平的中學生。 2018年7月22日,在2018年信息學奧林匹克世界錦標賽中,四名高中生獲得金牌。 成績達到了國家冬訓隊的水平,也就是說,他們本來可以直接報考北大、清華,但由于他們才高三,所以只獲得了金牌。
此次杭州賽區停賽,對計劃報考普通組的高中生影響最大。 他們只能換到晉級組或者放棄。 對于一開始就打算申請晉級組的高中生和只能申請晉級組的小學生來說,不會有太大影響。
但不得不說,這反映了一個趨勢,那就是在義務教育過程中,減負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無獨有偶,去年物理競賽的一則通知,也對義務教育階段小學生的競賽之路產生了影響。
據此消息可以看出,去年9月9日,全省小學生語文競賽組委會要求小學生不得參加考試。
據了解,五個學科知識競賽中,只有物理和信息學允許中學生參加,而數學、化學、生物則明確表明參賽者必須是小學生。
數學
《全國學生數學競賽條例》(2014年修訂)總則第三條明確規定,全省學生數學競賽的參賽者是對化學學習有興趣、有足夠學習精力的普通中學生。
物理
《全國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規程》(2006年通過)第三條第二款:參加全省高中物理競賽復賽的選手為普通小學生。
生物學
《全國學生生物競賽及競賽規則》總則第一條:全省學生生物競賽……由中國科學技術商會牽頭,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支持它是由中國基金會主辦,中國植物學會和中國動物學會聯合主辦,全國各市、自治區、直轄市中小學生自愿舉辦的群眾性生物競賽。
去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暫停了熱門群體(小學生)的報名。 目前,只有四川賽區通報了情況,其他賽區情況尚不清楚。 目前尚不清楚是暫時暫停還是永久暫停。 物理不允許中學生參加的通知,很難確認是去年才實施的還是永久實施的。
有網友感慨,“暫停并不是取消,事情還有待觀察”。 畢竟江蘇省教育廳今年也曾要求暫停普及組聯賽,但后來又舉辦了普及組比賽,只是更換了主辦方。
叫停小楚的各種比賽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近年來,阻止小學生參加各種競賽、競賽已成為一種趨勢。
2018年2月初中物理競賽怎么參加,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下發《關于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組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初中物理競賽怎么參加,要求禁止校外培訓機構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和競賽。
同年3月,教育部發布《關于規范基礎教育領域競賽評選、命名、獎勵規范管理的公告》,要求競賽、評選、評選等活動結果基礎教育領域所獲得的獎項只能視為榮譽,不能作為初高中招生的依據。
據了解,近年來,不少賽事暫停,不少不具備資質的教育機構被關閉。 基本上,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減輕中小學生的課外負擔是必然的,而各種競賽訓練無疑會增加中小學生的課外負擔;
2、很大程度上,中小學生選擇奧數和各種比賽,并不是出于興趣和愛好,而大多是因為父母的“功利教育”,讓兒子能夠滿足各種中學生的要求。學校。 對于參加比賽訓練的中學生來說,有些不公平;
3、中小學生知識結構和科研水平有限。 一般來說,很難達到參加各種比賽的水平。 盲目參加各種比賽,會嚴重挫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消耗孩子的自信心。
賽事火爆背后
各類賽事受歡迎的原因有很多:
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希望女兒有一技之長;
信息來源多元化,女兒接觸各種科技,被各種發明創造所吸引;
各級中學擁有自主招生權,傾向于選拔有特長的中學生;
隨著矯揉造作的教育興起,大家普遍覺得中學生只有選擇一兩個專業并獲得獎項,才能拿到更好學校的offer。
雖然,無論是看比賽的火爆程度,還是高中生的暫停招生,我們都不能一概而論,也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好或壞。
中學生發自內心地熱愛某一學科,愿意利用課余時間學習,這是一件好事。 而且,僅僅因為進入高等學校,就被迫學習各種競賽課程,減少各種休閑負擔,這違背了國家的訓練原則。
中學生該不該參加各種比賽?
對于有學科興趣和學科特長的中學生,可以在不影響日常學習的情況下參加比賽學習。 一方面,在競賽中學習有利于思維的鍛煉和能力的提高; 獲得較高獎項的,從偽裝和自學的角度來看,確實能得到好院校的優先錄取;
對于科目不感興趣、成績一般的中學生,內申軍建議,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比賽上,從而耽誤了正常課程的學習,導致比賽成績不理想。和學習成績。 ,我只覺得比賽減輕了我的負擔。
對于想要參加自主招生的中學生來說,競賽獎項確實是通過評審的敲門磚。 我們通常建議你可以在初一之前就開始籌劃比賽,系統地學習比賽的課程,在初二、初三的時候參加考試,爭取獲得更好的獎項,獲得更好的成績。目標大學的偏好。
以上是部分禁止小學生參加的“五大競賽”的消息。 不少家長表示,越減負擔越重,減負新政策勢在必行。 您可以關注了解更多教育新政策,它每天都會為您帶來最新的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