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一定都是學霸嗎?得到諾貝爾獎的運氣成份有多大?科學家都是生活笨蛋?
五位頂級科學家,以前分別獲得諾貝爾物理、生物、物理和醫學獎。本周六的《對話》節目,她們將組成諾獎科學家導師天團與你面對面,解密得獎過程,闡述科學本質,順便說說科學家的小怪癖。
她們是:理查德·羅伯茨,獲得1993年生理學或醫學獎;馬丁·查爾菲,獲得2008年物理獎;謝爾登·格拉肖,1979年數學學獎得主;阿龍·切哈諾沃,2004年物理獎得主;以及克雷格·梅洛,2006年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諾獎得主,學霸還是搗蛋鬼?
199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理查德·羅伯茨:我個性很反叛,要是我認為老師教得不好就不樂意學,甚至一度逃學。
2008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馬丁·查爾菲:我不是一個學霸諾獎得主不想全球暖化,實際上我學院四年級才開始在實驗室工作諾獎得主不想全球暖化,干哪些都失敗,所以學期結束時我就想,算了吧,我永遠都成不了科學家。直至兩年后,我又有機會進實驗室,結果十分好,于是就又改主意了,沒準我能成個科學家,應當繼續上研究生。
1979年諾貝爾化學學獎獲得者謝爾登.格拉肖:我仍然是個尖子生,特別喜歡科學和物理。
2004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阿龍·切哈諾沃:我從來沒得過A,還差得很遠,大約是B-,物理和數學成績都不好,所以我選擇了生物。
200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克雷格.梅洛:十分坦率地講,學院選學生物后,我的第一門課成績是C,所以我不是那個全優生。我們并不全是尖子生,也都曾失敗過。但我們又都在自己的領域有所成就,所以我覺得成績和分數并不重要,反倒是這些不解之謎、好奇心,對某種事物的盼望、熱情,才是成功的必要誘因。
獲獎靠運氣?
199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理查德·羅伯茨:假如不是運氣,我們中間沒有人會坐在這兒。但要記住,運氣會降臨到每位人的身上,真正的問題是你能夠借助它。
得悉自己得獎時侯,她們雖然是在...
2008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馬丁·查爾菲:宣布時我在午睡,睡醒以后我還在想是誰得獎了,打開筆記本登錄諾貝爾獎的官網,結果見到了自己的名子。
1979年諾貝爾化學學獎獲得者謝爾登.格拉肖:我不是被諾獎委員會的電話吵醒的,是波士頓當地的廣播電臺打電話慶賀我獲獎,并尋問我打算用獎金做哪些,我直接死掉了電話。
領到獎金以后,她們如何花的?
2004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阿龍·切哈諾沃:我之前買了一套間,貸了一部份款,獎金到賬后,我買了幾束花,獻給每一家我按揭買車的建行,并用獎金償還房貸。
獲得諾獎的公路上,遇見的最大的貴人是...
200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克雷格·梅洛:我要替我和我的合作伙伴說,我們虧欠最多的是我們研究的蠕蟲.我們研究這些生活在底泥中、小到要用顯微鏡能夠看到的生物。這些有機物教會了我們好多,還為馬丁·查爾菲的研究提供了基礎,它才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