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介紹顯微鏡的安裝和調試過程。
初次安裝調試時,首先要調整照明光路系統。 這是正確使用顯微鏡并獲得正確可靠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這次我們主要講一下顯微鏡初次安裝時的光路安裝和調整過程。
在偏光顯微鏡的調試過程中,正確掌握照明光路系統的調節是顯微鏡使用過程中更換光源燈泡后的必要步驟。 也是日常使用中測試顯微鏡性能的必要手段。 顯微鏡照明光路系統的調整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首先,打開燈泡外殼,將鹵素燈泡安裝到插座中。 安裝時避免手指直接接觸燈泡,以免燈泡上留下指紋等污垢,影響燈泡的使用壽命。
第一步是將偏光顯微鏡放置在測試臺上。 接通電源后,用專用螺絲刀調節燈的調焦旋鈕孔,使燈絲圖像清晰; 然后調節燈的高度來調節線孔,使燈絲位置合適。 ; 然后調節燈管左右位置調節螺絲孔,使燈絲左右位置合適。
檢查和校正顯微鏡中光源發光體位置的目的是使發光體的像端正好進入物鏡的視場,并保證顯微鏡的視場充分、均勻。從光源的角度均勻地照射。 這是調整庫勒照明系統的先決條件。 所需的基本工具:購買顯微鏡時已經配備了對準望遠鏡。
拔下燈庫中的磨砂玻璃套管,將燈室放回顯微鏡上; 使用10×物鏡,打開光源程序找到樣品并清晰聚焦,然后使用40×物鏡清晰聚焦樣品(40×物鏡可以清晰地看到燈絲的全貌); 將聚光鏡的孔徑光闌和視場光闌開到最大; 拔掉其中一個目鏡,換上對中望遠鏡,抓住白色部分,用另一只手拉伸黑色目鏡,就可以在視野中看到絲狀圖像;
如果燈絲位置不合適,可調節“──”孔,調整燈絲圖像的水平方向。 調節“──”孔,垂直方向調節燈絲圖像,直至調節燈絲圖像剛好充滿物鏡光圈。 圓形圖像;
調整完成后,將毛玻璃套插回原位,拔下對中望遠鏡插頭,更換目鏡進行下一次調整。 上述顯微鏡外部光源燈箱的調整和顯微鏡內部光源照明器位置的驗證只需在顯微鏡首次安裝調試和更換燈泡時進行。 使用顯微鏡時不要隨意調整,如出現混亂,可按上述步驟調整回原始狀態。
如何清潔偏光顯微鏡
偏光顯微鏡在使用過程中,一些灰塵、油脂等東西會進入。 這些雜質會對偏光顯微鏡的成像產生嚴重影響。 以下是一些清潔顯微鏡的推薦方法:
推薦的清潔步驟
1、用潔凈空氣吹掉表面灰塵。 如果無法吹干凈,可將兩塊擦鏡紙包在棉簽上,或將擦鏡紙折疊起來偏光顯微鏡廠家,使其略大于要清潔的區域。
3、擦拭圓形部位時,棉球應從中心向邊緣呈螺旋狀移動。 同時,棉球本身也應旋轉,將棉球移出鏡片表面。 請勿停留在鏡片邊緣,以免留下痕跡。 如果使用旋轉器擦拭時,棉球應從中心向邊緣作直線運動,同時棉球本身也會旋轉(棉球的旋轉量應略小于1)星期)。
4、擦拭棱鏡時,將棉球水平放置在要擦拭的表面上,并沿直線擦拭。
5、應在相對潔凈的房間內擦拭,并用脫脂長絨棉擦拭。 棉球上所含的清潔液不宜過多。 擦拭時應沿十字線交叉方向擦拭,以免損傷十字線內側。 擦掉填充層。
6、擦拭涂膠光學零件時,棉球在混合液中浸的次數不宜過多,以免溶劑侵入涂膠層,造成脫膠。
7、對于帶有保護膜的鍍鋁反光件,如果保護膜比較牢固,可以用棉球蘸少許混合液或仔細脫脂的砂布擦拭。
8、棉球要卷好,卷棉球的竹簽頭不能外露,以免劃傷零件。 棉球的尺寸和形狀應隨零件的尺寸和類型而變化。 一般圓形零件采用圓柱形棉球,扁平零件采用扁平棉球。 除涂層表面(尤其是反光鎂)外,均使用軟棉球。 其他情況下,棉球應卷緊。
9、浸入混合物的棉球侵入溶劑時,請勿超過棉球長度的三分之一。
1、硬件連接問題:
如果我們將數碼相機插入USB1.1接口,數字信號將無法正常傳輸到電腦。
某些情況下,相機硬件正常,連接到USB2.0接口,但無法在電腦上預覽圖像。 排除其他原因后,可能是USB2.0供電不足。 USB2.0的正常供電電壓為5V。 /500mA,但有些電腦的配置不合理。 主板提供的電流有限,會出現供電問題。 在實際測試中,我們發現有的USB2.0的電流只有200mA左右,這會導致攝像頭供電不足,無法正常工作。 這種情況可以考慮帶外置電源USB2.0Hub來解決。
2、軟件問題:
如果數字信號無法傳輸到電腦進行正常成像,并且排除其他原因,例如USB2.0接口卡及其驅動程序,則可能是電腦的軟/硬件系統出現問題,需要對電腦進行修復。如果需要升級。 有時 USB 2.0 由于 LAN 設置或計算機軟件設置而被阻止。 這時需要修改相關軟件設置,打開主板USB口(),解除對USB 2.0的封鎖。
3、相機數據線問題:
一般情況下,出現問題的概率很小。 如果相機因非正常跌落損壞而出現故障,請聯系經銷商。 USB 線接觸不良有時可能會導致數碼相機無法正常工作。 請更換電纜。
在日常使用數碼顯微鏡相機時,需要注意以下六點:
1. 請勿將相機直接對著太陽偏光顯微鏡廠家,以免損壞相機的圖像傳感器。
2、避免相機與油污、蒸汽、水蒸氣、濕氣、灰塵等物質接觸。
3. 請勿使用刺激性清潔劑或有機溶劑擦拭相機。
4. 請勿拉扯或扭轉連接線,否則可能會損壞相機。
5. 除非必要,請勿打開相機并觸摸其內部部件,否則可能會損壞相機。
6.相機應存放在清潔、干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