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N,800cm3
2、D
3、豎直向下
4、50N
5、0m/s (像相對人是靜止的)
6、大于20cm (成倒立縮小實像的條件u>2f)
7、A (注:垂直射時,折射角=入射角)
8、B
u=16cm, V=28cm.
倒立放大實像的條件:2f>物距u>f, 像距V>2f。
將物距值代入2f>物距u>f,
2f>16cm>f,
得 16cm>f>8cm,
將像距值代入“像距V>2f”,
28cm>2f,
得 14cm>f。
綜合 16cm>f>8cm 與 14cm>f,
所以 14cm>f>8cm
在中考題中,有一些物理題,乍一看似乎并不具有完備的解題條件,所以求解時,用常規解法常常遇到麻煩,或走向死胡同。其實,如能變換角度,便能順利快速求解。
例1:如圖1所示電路,電路連接正確,組成不變,每只表均有正常讀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是電壓表,乙是電流表
B.甲是電流表,乙是電壓表
C.甲、乙都是電流表
D.甲、乙都是電壓表
解析:觀察所示電路圖,由于甲、乙表的種類需辨別,因此,它們與電阻的連接關系究竟是串聯,還是并聯,無法確定。于是此題也就沒有按常規方法進行判斷的條件,好在題目中有電路連接正確,組成不變,每只表均有正常讀數的說明,不妨據此引入假設,將判斷對象做個變換,具體說,就是先假設出兩只表的種類,然后依據假設畫出等效電路圖,用對電路連接是否符合題設條件的判斷,代替對表的種類的直接判斷,那樣,若電路連接在某假設下符合題設條件,則假設成立,反之則假設錯誤,題目迎刃而解。此題可假設甲為電流表,乙為電壓表,畫出等效電路如圖2所示,可得電路在如上假設下,連接正確,組成不變,每表也均有正常讀數,符合題意,假設成立,答案B正確。
此題也可假設甲為電壓表,乙為電流表,得等效電路如圖3,可得,電路在上述假設下,電路組成有變即R2短路無電流,不合題意,故假設不成立。而甲、乙兩表又不可能全為電流表,也不可能全為電壓表,故正確答案應選B。
例2:從盛有10kg水的桶中,取1.5kg水放到水壺中用爐子加熱一段時間,然后再倒回桶中,結果桶中的水的溫度升高了8℃。求被加熱的1.5kg水從爐子上吸收的熱量是多少?(假設整個進行熱交換的過程中無熱量損失)。
解析:此題中,既有關于熱交換過程的詳盡敘述,又有明顯暗示的簡化條件,照習慣,好象應用熱平衡方程求解,理屬自然,試著一做,不難發現,由于題目中缺少一系列必要的溫度條件,運用熱平衡方程存在不能克服的重重困難。倘若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立刻了然。如果拋開具體的熱交換過程不看,僅就結果而言,實際上就是桶中的10kg水,因吸收熱量,溫度升高了8℃,再進一步考慮還可以知道,用來使桶中10kg水最終升高8℃的熱量,恰是由被取出加熱后又倒回的1.5kg水所帶來的熱量。因此,根本無需考慮怎樣進行的熱交換,只要求出10kg水溫度升高8℃需要吸收的熱量,也就是所要求出的答案。由題意,m=10kg△t=8℃c=4.2×103J/(kg·℃),由熱量公式Q=cm△t=4.2×103J/(kg·℃)×10kg×8℃=3.36×10
5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