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1.開水冒“白氣”冰棒也冒“白氣”,試解釋兩種白氣的形成?
2.人騎自行車快速下坡時,為什么不能突然只急剎前閘?
3.醫生用注射器打針前,要把藥液吸進注射器針筒。簡單描述醫生如何把藥液吸進針筒,并且作出解釋?
4.連續用鐵錘敲打鐵釘,鐵釘的溫度會升高,為什么?
5.工程師為什么要把攔河壩設計成上寬下窄的形狀?
6.用一張硬紙片劃過木梳的尖齒,劃得快時音調高,還是劃的慢時音調高,為什么?
7.將一個雞蛋從冰箱里拿出來,我們會看到蛋殼先變濕后變干,為什么?
8.舉出兩個摩擦生熱的實際例子。
9.由于開水太燙,小明同學喝水前,用部分涼開水摻入其中。他認為“若不考慮熱損失,混合后當水達到共同溫度時,熱水降低的溫度就等于冷水升高的溫度。”這種說法全面嗎?為什么?
10.醫生給病人檢查口腔時,常把一把小鏡子在酒精燈上燒一燒,然后再放入病人
的口腔,這是為什么?
11.舞臺上經常用噴灑干冰(固態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霧以渲染氣氛,你知
道其中的道理嗎?
12.試說明“孤掌難鳴”的道理。
答案
1。大氣蒸發,升華
2。慣性使人向前摔倒
3。把針管放進液體,向后拉推射器,原因是大氣壓強大于針筒內壓強,所以把液體推入針筒
4。連續打擊鐵釘其實是對其做功,做功使其能量增大,所以溫度升高
5。下面受力面積小因而受到較大的沖力,上面面積大所以受到較小的沖力,這樣才不容易被沖破。
6。劃得快比較高,因為在劃過第一個時馬上劃第二個,因此在第一個擺動的頻率減小前第二個擺動的同時給第一個一個新的頻率
7。蛋殼上的溫度很低,在周圍的水蒸氣會先凝固為小水滴,當蛋殼溫度逐漸升高,水滴也會再次蒸發變成水蒸汽。
8。冬天的時候人們搓手就是摩擦生熱,火柴的點燃也是由于摩擦生熱。
9。不全面,雖然不考慮熱損失但是要考慮倒入涼水的份量,若涼水體積遠大于熱水體積,則溫度趨近于涼水溫度,若涼水體積遠小于熱水體積,則溫度趨近于熱水溫度.
10.這樣做的目的是提高小鏡子的溫度,避免口腔中的水蒸氣在鏡面液化,使平面鏡成像模糊.
11. 舞臺上噴灑的干冰升華需從周圍的空氣中吸收大量的熱量,從而使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我們看到的”白霧”.
12.因為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發生力的作用時一定有兩個物體同時存在,只有一個物體不能產生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