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姆定律:【例1】如果某次電學(xué)實驗不能正常進行,需要判斷干電池是否報廢,可取一節(jié)干電池,用電壓表來測量它的電壓.下列步驟中正確的是( ) ①把電壓表的正接線柱與干電池的負極接觸,負接線柱與正極接觸 ②在刻度盤上讀出電壓值 ③選擇電壓表的量程為3 V ④把電壓表的負接線柱與干電池的負極接觸,正接線柱與正極接觸 ⑤選擇電壓表的量程為15 V A.③②① B.①⑤② C.③④② 答案:C 解析:用電壓表測電壓時,應(yīng)該使標(biāo)有“-”號的接線柱靠近電源的負極,“+”接線柱靠近電源的正極,所以①的說法是錯誤的.所用量程的最大測量值必須大于被測電路兩端的電壓,為了使測量結(jié)果準(zhǔn)確,在不超出量程的前提下,應(yīng)選擇較小的量程進行測量,所以⑤的說法是錯誤的,由此判斷說法正確的是②③④,故答案應(yīng)選擇C. 【例2】一節(jié)蓄電池,電極上的“+”“-”號已模糊不清,現(xiàn)有一只電壓表、一個開關(guān)、幾根導(dǎo)線,你如何確定蓄電池的“+”“-”極?說出你的辦法來. 答案:把電壓表的“+”“-”接線柱通過導(dǎo)線、開關(guān)與蓄電池的電極接通,閉合開關(guān)試觸.若電壓表的指針正向偏轉(zhuǎn),說明與電壓表“+”接線柱相連的電極是正極;若指針反轉(zhuǎn),則說明與“-”接線柱相連的是電源的正極. 光:【例1】照相機拍完2寸照片后改拍1寸照片,若被照人位置不動,則照相機應(yīng)該( ) A.向人移動,同時縮小暗箱長度 B.遠離人移動,同時縮小暗箱長度 C.向人移動,同時增大暗箱長度 D.遠離移動,同時增大暗箱長度 【例2】小明同學(xué)在學(xué)習(xí)“眼球成像”時,制作了一個眼球模型,如圖,模型中的凸透鏡相當(dāng)于晶狀體,燒瓶的后壁相當(dāng)于視網(wǎng)膜,燒瓶里放有一種透明液體表示玻璃體,則圖中表示的眼球模型和應(yīng)該采取的矯正措施分別是( ) A.遠視眼模型,用凸透鏡矯正 B. B.近視眼模型,用凹透鏡矯正 C.遠視眼模型,用凹透鏡矯正 D.近視眼模型,用凸透鏡矯正 力,機械等:【例1】 在彈簧秤下掛一個物體。物體在空氣中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4牛;浸沒在水中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3牛,求該物體的密度。 分析:固體的密度ρ=m/V,浮力F浮=ρ液gV排,物重G=mg。如果根據(jù)物體受力平衡時各力的關(guān)系,物體全浸時V=V排的關(guān)系等,求出物體的質(zhì)量m、體積V,便可確定物體的密度。 彈簧秤的示數(shù)表示秤對物體拉力的大小。物體在空氣中時,可認為秤的示數(shù)為物體的重力;物體浸在水中時,可認為秤的示數(shù)為物重與浮力的差值。 解答:設(shè)物重為G,物體密度ρ、體積V、水的密度ρ水,彈簧秤兩次示數(shù)F1=4牛,F(xiàn)2=3牛。 G=ρgV=F1 G-ρ水gV=F2 兩式相減,得ρ水gV=F1-F2。此式與ρgV=F1相比,得 , 將F1、F2及ρ水=1.0×103千克/米3代入,可求出 【例2】 將密度為0.9×103千克/米3的物體,放進食鹽的水溶液中,物體有的體積露出液面,求: (1)食鹽水的密度是多大? (2)若將物體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部分是總體積的十分之幾? 分析:把物體放入鹽水中,有的體積露出液面,那么物體體積的浸入鹽水中,由于物體漂浮在鹽水液面,從受力情況看,此時應(yīng)滿足:所受浮力與該物體的重量G相平衡。由阿基米德定律: 而 同理,將這個物體放入水中,設(shè)露出水面部分的體積為總體積的,此時該物體所受浮力應(yīng)為,同樣應(yīng)滿足。這樣便可求出露出水面部分在總體積中所占的比例。 解答:(1)物體排開鹽水的體積 (2)設(shè)露出水面部分的體積為總體積的 即露出水面部分為總體積的 【例3】 如圖所示,體積不同、重力不同的A、B兩個物體浸在水中。用繩系住A物,拉力為F時A物靜止。用力F壓B物,B物靜止。若將A、B兩物系在一起放入水中,它們將( ) A. 上浮 B. 下沉 C. 懸浮 D. 無法判定 分析:A物平衡,有GA=F+FA。B物靜止,有GB+F=FB。 將A、B二物系在一起,重力不變,仍為GA、GB。兩物系在一起放入水中,全浸時浮力為FA+FB。分析GA+GB與FA+FB的關(guān)系。 將A、B二物平衡時的關(guān)系式相加,得GA+GB+F=F+FA+FB 可知GA+GB=FA+FB,兩物恰好懸浮在水中。選項C正確。 解答:C 就差不多這些吧,太多了也沒用。祝你成功,成績步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