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簡單的運動
1 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的變化。
2 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
3 參照物:研究機械運動時,所選擇的標準物體。
4 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經(jīng)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
5 速度: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計算公式是:v=s/t
7 變速運動:運動物體的速度是變化的,這樣的運動叫--
8 平均速度:物體通過一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
第三章 聲現(xiàn)象
1 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人發(fā)聲靠聲帶,鳥發(fā)聲靠氣管和支氣管交界處的鳴膜的振動
蟋蟀是靠左右翅的摩擦的振動發(fā)聲的。
2 聲音的傳播:必須有介質。如空氣、木、鐵等。
3 聲音的場速度是 340米/秒 (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4 人要能分辨出回聲,則回聲要比發(fā)聲晚0.1秒以上。最少也要0.1秒。
5 樂音三要素:音調、響度、音色。
在響度和音調相近的情況下主要通過音色來判斷發(fā)聲體。
6 音調:人們所感到的聲音的高低。它與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7 頻率:物體在1秒內振動的次數(shù)叫頻率。
8 振幅: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
9 響度: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大小。它與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10 四大污染:噪聲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物污染。
11 噪聲:從物理角度上講,噪聲是物體雜亂無章的振動產(chǎn)生的。從環(huán)境保
護的角度上講,噪聲是妨礙正常人們工作、學習、休息的聲音,或者干
擾人們聽的聲音。
12 減小噪聲的方法:1在聲源處減弱 2在傳播途徑中減弱 3在人耳處減弱。
13 噪聲等級:小于40分貝安靜,超過50分貝影響睡眠休息,70分貝以上干
擾談話,長期生活在90分貝以上的環(huán)境中會引超疾病,150分貝以上就損
壞人的聽覺器官。
第四章 熱現(xiàn)象
1 溫度和溫度計: 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溫度計:用來測量溫度的儀器.
2 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規(guī)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
溫度為100℃,0℃到100℃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分就是攝氏1℃.
* 攝氏溫度的單位為攝氏度,用℃表示。
3 絕對零度:宇宙中的溫度下限-273℃,叫絕對零度。
4 熱力學溫度:以絕對零度為起點的溫度叫熱力學溫度。單位:開爾文 K
5 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的轉換:T=t+273K t=T-273℃
6 體溫計的溫度范圍:35℃-42℃
結構特點:玻璃泡容積比玻璃管大,并在玻璃泡上方有一個非常
細的縮口。(它可以使上升的水銀不能自動回落到玻璃泡內)
最小單位: 0.1℃
注意事項: 每次使用前要先甩,使玻璃管內的水銀回落到玻璃泡
7 溫度使用應注意:
1 選擇合適的溫度計。 1選
2 看溫度的最小刻度值 2看
3 測量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物充分接觸,且不能離開被測物,
等到溫度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 3測(量)
4 測量時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接觸到容器壁及容器底。 4 壁
5 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讀
8 物態(tài)變化:物質由一種狀態(tài)變成另一種狀態(tài)的過程。
9 物質的三態(tài):氣態(tài)、液態(tài)和固態(tài)。
10 晶體和非晶體的區(qū)分標準是:晶體有固定熔點,而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
點常見的晶體有:冰、食鹽、萘、各種金屬、海波、石英等
常見的非晶體有:松香、玻璃、蠟、瀝青等
11 熔化:物質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要吸熱
凝固:物質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 要放熱
12 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熔點。凝固點:液體凝固成晶體時的溫度
同一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是相等的。
13 在晶體熔化曲線中有明顯的三段即:固體升溫段熔化段 液體升溫段。
在熔化段中的物質可能是固態(tài)可能是液態(tài)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態(tài)
14 汽化:物質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液化:物質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
汽化有兩種:蒸發(fā)和沸騰。 汽化過程要吸熱 液化過程要放熱
16 蒸發(fā)和沸騰的區(qū)別是: 1蒸發(fā)在任何溫度下進行,沸騰在一定溫度下進
行(溫度條件不同)。2 蒸發(fā)在液體表面進行,沸騰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
同時進行(發(fā)生部位不同)。 3 蒸發(fā)是緩慢的汽化現(xiàn)象,沸騰是劇烈的
汽化現(xiàn)象(發(fā)生程度不同)。4 蒸發(fā)使自身及周圍物體溫度降低,有致冷作用,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等于沸點)。
17 影響蒸發(fā)的三個因素是:1 液體的溫度 2液體的表面積 3 液體表面上
的空氣流動情況。
18 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沸騰條件是:1達到沸點2繼續(xù)吸熱
19 升華:物質由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升華要吸熱
凝華:物質由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 凝華要放熱
20 物態(tài)變化中物質越軟越吸,越硬越放.
第五章 光的反射
1 光源:(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2 1878年美國的愛迪生發(fā)明了白熾燈
3 光線:表示光的傳播方向的直線叫光線。
4 光的傳播規(guī)律:光在同一均勻透明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5 光速:3*100000千米/秒。在水中傳播速度是這速度的四分之三
在玻璃中的速度是真空中速度的三分之二
6 入射點:入射光線與鏡面的交點。
7 法線:經(jīng)入射點垂直于鏡面的線。
8 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9 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
線分居在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0 光路是可逆的。
11 漫反射:如果鏡面是凹凸不平的,那么平行光線入射后反射光線不再平
行而是射向各個方向。
鏡面反射:如果鏡面是光滑的,則平行光線入射后,反射光線仍然平行
12 虛像:非實際光線而是光線的反向沿長線會聚而成的像。
實像: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像叫實像。
13 平面鏡成像四特點: 1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2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大小
相等;3 鏡中的像到鏡面的距離與物到鏡的距離相等;4像和物的連
線與鏡面垂直。
14 會用垂直等距和光路圖兩種方法找物體的像。最關鍵是光路圖法。
15 球面鏡:利用球面的一部分進行反射的鏡。
16 凹鏡:利用球面的內表面進行反射的球面鏡。
凸鏡:利用球面的外表面進行反射的球面鏡。
17 球面鏡的作用: 凹鏡對光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另外放在焦點的光源發(fā)出
的光經(jīng)凹鏡反射后,能平行射出。 凸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但
能夠擴大視野。
18 凹鏡的焦點:射向凹鏡的平行光線經(jīng)反射以后所會聚的點叫焦點。
第六章 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改變這現(xiàn)象
2 折射角:折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
3 折射定律:1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2折射光線和入射
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3當光由空氣射入水或其它介質時,折射角小
于入射角,當光由水或其它介質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
當光線垂直入射到界面上時,傳播方向不發(fā)生改變。
4 注意:折射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隨著入射角的減小而減小。
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5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是凸透鏡。
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是凹透鏡。
6 透鏡的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
7 光心:通過它后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的點叫光心。
8 凸透鏡的作用:對光線會聚所以也叫會聚透鏡。
凸透鏡的焦點:平行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就會聚在主光軸上
的焦點。這一點就是凸透鏡的焦點。
9 凹透鏡的作用:對光線發(fā)散。
10 平行光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焦點,反過來從焦點發(fā)過焦點的光折射后平
行平行光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的反向延長線過虛焦點,則入射光的延長
線過虛焦點的,折射后一定是平行主光軸的光線。
11 照相機的原理: u>2f f<v<2f 倒立 縮小 實像
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大于2倍焦距時,能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12 幻燈機的原理: f<u<2f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時,成放大倒立的實像
13 放大鏡的原理: u<f 正立 放大 虛像
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小于焦距時,成放大正立的虛像。
14 照相機的結構: a.膠片:感光顯影后變?yōu)檎障嗟灼?br> b.調焦環(huán):調節(jié)鏡頭到膠片的距離(但上面數(shù)字表示景到鏡頭的距離)
c.光圈:控制鏡頭的進光量。 d. 快門:控制曝光時間。
15 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成的可以形成在光屏上,虛像不是光線形成的,不
能形成在光屏上。
16 投影器與幻燈機的區(qū)別:投影器用兩塊大塑料螺紋透鏡作聚光鏡,并用
一塊平面鏡把像反射到屏幕上。
16 顯微鏡的鏡筒上有一目鏡,和一個物鏡。它的放大倍數(shù)比放大鏡大許
多。
18 三棱鏡的色散實驗使白光成了紅橙黃綠藍靛紫。
該實驗證明了:白光不是單一色光,而是由許多色光混合而成的
17 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透過的光決定。不透明物的顏色由它所反射的光決
定
18 色光三原色:紅、綠、藍。顏料三原色:紅、黃、藍。
第七章 質量和密度
1 質量: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質量的單位:千克(主單位),克,噸,毫克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克=1000毫克
2 測量質量的工具是:天平。天平有托盤天平和物理天平。
3 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1 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 (1放平)
2 把游碼撥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2拔零)
3 調節(jié)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此時橫梁水平
(調節(jié)螺母使平衡)
4 物體放在左天平盤上,用鑷子夾取砝碼放在右天平盤內
(物放左、碼放右)
5 調節(jié)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調節(jié)游碼使平衡)
4 天平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1 不能超出天平的秤量。 (天平能夠稱的最大質量叫天平的最大秤量
2 砝碼要用鑷子夾取,并輕拿輕放。
3 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潔。
4 不要把潮濕的物體或化學藥品直接放在天平盤內
5 不要把砝碼弄臟弄濕,以免銹蝕。
5 在測量物體質量時小質量的物體要用測多知少法。
6 密度: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密度=質量/體積 ρ=m/V 密度的單位 千克/立方米克/立方厘
7 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密度儀器:天平和砝碼,量筒(或量杯),石塊,水,細線
實驗步驟:1用天平測石塊質量 2用量筒和水測出石塊的體積。
第八章 力
1 力:力是物體與物體的相互作用。
只要有力一定有物體施加這個力。
2 力的作用規(guī)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力的作用效果:1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2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顯,力越小,作用效果越不明顯。
(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指物體運動速度的改變和方向的改變)
4 力的單位是:牛頓。 1牛頓的大小大約是---
5 測力計:測量力的工具叫測力計。常用的測力計叫彈簧稱。
另外還有握力計、拉力計、體重計等等。
6 彈簧稱的原理: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注意事項:1 首先使指針指向零刻度 2 看彈簧稱的最小刻度值
3 不能超出彈簧稱的稱量范圍。
(做做實驗1用手拉、2用它拉木塊、3用它拉斷頭發(fā))
7 重力:物體由于受地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8 重力與質量的關系:物體受到的重力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
比值是9.8牛頓/千克。 在粗略計算時可用10牛頓/千克
g 的物理意義:質量是1千克的物體所受到的重力是9.8牛頓。
9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和用線吊的物體靜止時的方向一致)
( 在以后,做力的圖示或畫二力平衡一般用重心作為作用點)
10 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物體的重心。
質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它幾何中心上(不一定在物體上)
11 合力:如果一個力的作用效果和兩個力共同作用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這個
力就叫那兩個力的合力。
二力合成:求兩個力的合力。
12 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和,
合力的方向跟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
13 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差,
合力的方向跟較大的那個力的相同。
14 兩個力不在同一直線上,互成角度時,它們的合力小于這兩個力力的
和,并且夾角增大,合力減小;夾角減小合力增大。 一般用平行
四邊形法則來求大小,即二力為平行四邊形的兩個鄰邊,則合力是過
力的作用點的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
(二力的夾角越大,合力越小;二力的夾角越小,其合力越大)
15 質量和重力的聯(lián)系:
質量 重力
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
不隨位置的變化而變化 隨著地理位置的變化變化
沒有方向 方向豎直向下
聯(lián)系 G = m g
第九章 力和運動
1 小車斜面實驗(伽利略實驗)裝置:小車、斜面、棉布、毛巾、木板和標志
該實驗說明了:表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前進得越遠
2 伽利略(意大利)運動學觀點: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物體
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笛卡爾(法國科學家)運動學觀點:如果物體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僅速度
大小不變,而且運動方向也不變,將沿原來的方向勻速運動下去。
3 牛頓(英國)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
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這一公認的定律不是實驗的結果,而是根據(jù)實驗推理得到的。
4 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必質,叫慣性。
(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
因此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又叫慣性定律。
5 解釋汽車剎車、鐵鍬扔土、旁敲象棋等。
解釋慣性現(xiàn)象的過程:用力做…,…和…一起運動,當…突然停止…
某物仍保持…狀態(tài)。
6 力的平衡:物體在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
動狀態(tài),我們就說這幾個力相互平衡。
7 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并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物體,同一直線)
*彼此平衡的兩個力的合力為零。
8 推物體開始運動時,推力>阻力推物體做勻速運動時,推力=阻力
9 摩擦力: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的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
10 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 壓力的大小。
2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我們要盡量增大有益摩擦,減小有害摩擦。
11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1 使接觸面更粗糙。 2 增大壓力。
12 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 使接觸面更光滑。 2 利用滾動代代替滑動
3 使接摩擦面脫離接觸,即使用潤滑油或氣墊。
第十章 壓強
一 壓力和壓強
1 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2 壓強:物體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壓強的計算公式:P=F/S
3 公式中的單位:壓力(F)單位用N,受力面積(S)單位用m2,求出的壓強(P)單位是Pa(帕)
3 減小壓強的辦法是: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力;增大壓強的辦法是:減小受力面積和增大壓力
二 液體的壓強
1 液體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所以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在壓強,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2 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ρgh
3
式中:ρ表示液體的密度,單位取kg/m3;h表示液體的深度(深度指液面到被測點的豎直距離),單位取m;g取9.8N/kg;P表示液體的壓強,單位是Pa
4 由此可見,液體的壓強只跟深度和密度有關,而跟液重、液體的體積無關
三 連通器
1 底部互相連通的容器叫做連通器
2 連通器里只有一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的情況下,各容器中的液面總保持相平
四 大氣壓強
1 大氣:地球表面包著一層幾千米的空氣叫做大氣
2 大氣壓強:大氣受重力作用而產(chǎn)生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
3 根據(jù)托里拆利實驗測得大氣壓約等于76cm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
4 1標準大氣壓=1.013╳105Pa
5 測量大氣壓的儀器叫做氣壓計,常用的氣壓計有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
6 大氣壓隨高度的變化:一般離海平面越高,大氣壓越小。在海拔2km以內,可以近似地認為每升高12m,大氣壓降低約133Pa.大氣壓隨天氣而變化,一般地說,晴天的大氣壓比陰天的大氣壓高;冬天的大氣壓比夏天的大氣壓高。
第十一章 浮力
一.浮力
1 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的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2 浮力總是豎直向上的,它的大小等于液體(或氣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的差
3 不論物體是漂浮在液面上,還是正在液體中下沉(或上浮)或已沉底的物體(不完全密合)都受到浮力。
二 阿基米德原理
1
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于氣體,物體在氣體中所浮力大小,等于被物體排開的氣體受到的重力。
2 浮力的計算公式:F浮=ρgV排
3 物體完全浸沒在液體中,所受浮力與浸沒的深度無關。
三 物體的浮沉條件
1 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如果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即當ρ液>ρ物,物體就上浮
2 如果浮力小于它的重力,即當ρ液<ρ物,物體就下沉。
3 如果浮力等于它的重力,即當ρ液=ρ物,物體就可以停留在液體里的任何地方
四 浮力的計算
1 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計算:F浮=ρgV排或F浮=G液體。
2 由浮力的成因計算,F(xiàn)浮=F向上-F向下。
3 由稱重法,已知物體在空氣中稱重G及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稱重G',則F浮=G-G'。
4 由物體漂浮或懸浮時力的平衡條件計算,得F浮=G物
第十二章 杠桿
1 理解杠桿的力臂的概念:
動力臂: 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做動力臂
阻力臂: 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做阻力臂
2 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杠桿的平衡:杠桿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作緩慢轉動都叫做杠桿平衡
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乘以動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F1L1=F2L2
3 杠桿的應用:
為了省力,應選用L1>L2的杠桿,但動力作用點要多移動距離
為了省距離,應選用L1<L2的杠桿,這時要費力
不省力也不費力,等臂杠桿,例如天平
4 知道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作用
定滑輪:等臂杠桿,只能用來改變力的方向,不能省力
動滑輪:動力臂2倍于阻力臂的杠桿,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用力的方向
滑輪組:動滑輪和定滑輪的組合,既能省力又可以改變用力的方向
5 會組裝簡單的滑輪組
第十三章 功和功率
1 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是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2 功的計算:W=Fs
3.功的單位:牛.米,稱作焦耳,國際符號是J
4. 功率: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即:P=W/t
5 功率的單位是焦/秒,稱作瓦特,簡稱瓦,國際符號是W
6 功率是表示物體作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它跟功有關系,又與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