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選擇一定要從興趣出發,無數先例告訴我們,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往往更容易成功,沒有人不渴望成功,同樣,沒有人愿意從事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那么,仔細考慮,自己的興趣到底是什么?不要因為一些干擾因素而影響你內心的聲音,冷暖自知,最后從事專業的是你自己,只有你最知道適不適合!?
導師是研究生在校期間聯系最為緊密的一個人,也是影響最大的一個人,為此導師的學術地位、社會地位都是在選擇學校、專業時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選擇學校也是個麻煩的事情,要考慮學校的知名度,區位,就業情況,學費等等。
文都教育
希望幫到你
首先確定自己要選文還是選理!而且你要知道你選擇以什么為原則,是選自己喜歡的專業呢還是以就業為主。先定專業后定學校,我是這么認為的!其實考研主要抓住的是公共課,由于近年跨專業考的人越來越多,專業課都不是太難!學校一共分A B C三類學校,每類差不多相差5-10分。
考研大多大三就開始準備,可以報名考試了,上輔導班或自己復習公共課,選專業當然貼近你本科的專業比較好,考研要考專業課,選學校就多關注打聽老師,哪個學校的某個專業比較好,查查該校的研究生網站
雖然近年報考研究生的人越來越多,但仍有一些專業報考量不足,個別甚至出現招不滿或無人報的現象。在個別學校的熱門專業,即便是總分超過350分(四門課總分為500分,一般最低線為325分),也未必能保證被錄取為計劃內公費生。
據了解,目前報考人數較少的專業主要集中在一些理工科專業上,文史類、經濟類專業報考者一般較多。如在北京,理工類專業的報考與錄取比例一般在2:1~4:1之間,但文科專業的報考與錄取的比例則高達6:1~9:1。具體專業與學校之間,這種不平衡則更為突出。在專業上,工科的計算機、自動化等一直是熱門,文科的法律、財經則一直是熱門。在這些專業中,報考與錄取的比例往往高達20:1以上,甚至更高。北大、人大等名校則是眾多考生集中的地方。在這類學校,個別系的考生就可能超過1000人,沒有絕對高的成績,基本上難以保證被錄取為計劃內公費生。如果沒有絕對的把握,建議同學可避開這類學校及這類專業。當然,一些熱門專業或熱門學校中仍存在一些相對的冷門方向及專業,同學不妨有選擇地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