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查看下載
所有資源
視頻教學:
重點知識:
1.力量的綜合
一種力(合力)形成的療效與多種力(分力)共同作用形成的療效相同,屬于等效替代。 力的合成必須遵守對象的同一性和力的同時性。
(1)合力與分力:
如果一種力形成的療效與幾種力共同作用形成的療效相同,則稱該力為這些力的合力,這些力為該力的分力。
合力與分力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等價替代關系,即如果將一個力分解為兩個分力,在分析和估計中考慮這兩個分力的作用,其作用和療效不能考慮這種力量; 反之,如果考慮合力的療效,則不能重復考慮各分力的療效。
(2) 公共點力:
當幾個力同時作用于一個物體時,如果這些力的作用線相交于一點,這些力就稱為公共點力。
如圖(a)所示物理力的正交分解法,一根金屬棒被放置在一個光滑的半球形碗中。 桿件受重力和A、B兩點的支撐力作用; N1作用線穿過球心,N2作用線與桿垂直。 ,這三個力的作用線必然會聚于一點,所以重力作用線G必然通過N1和N2的交點0; 圖(b)是一個光滑的球掛在垂直的墻上,它受到三個力:重力、墻壁彈性和懸掛拉力,因為球是光滑的,它們的動作線必須通過球的中心。
(3)力的組合規律:
①平行四邊形法則:求公共點力F1和F2的合力,可以將代表F1和F2的線段作為鄰邊組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其對角線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圖在圖a中。
②三角法則:求F1和F2的合力,可以將代表F1和F2的有向線段首尾相連,從F1起點到F2終點的有向線段表示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合力F,如圖b所示。
2.合力估算
(1) 合力的大小: 若兩個共點力F1和F2的傾角為θ,根據正弦定律,合力的大小為:
.
合力范圍為:|F1-F2|≤F≤F1+F2,
還可以看出,合力可以小于分力、大于分力或等于分力。 (合力與分力的關系是平行四邊形對角線與鄰邊的關系;對角線可以小于鄰邊,也可以大于鄰邊,也可以是等于鄰邊;合力與分力的關系也可以看作是三角形三邊的關系,任意兩條邊之和小于第三條邊,任意兩邊之差兩條邊大于第三條邊)
(3) 同一條直線上的矢量計算:當幾個力在一條直線上時,先選擇這條直線上的正方向,同一方向的力取正值,否則取負值,然后執行代數運算以找到合力。 此時“+”或“-”只代表方向,不代表大小。
(4) 同一根輕繩各處拉力相等。 已知當兩個相等的力的傾斜角為120°時,合力等于兩個分力。
3.力的分解
(1)分解某一種力量時,應根據這種力量所形成的實際療效或根據問題的需要進行分解。
(2) 存在定解的條件:
① 給定合力和兩個分力的方向,求兩個分力的大小。 (只有一種解決方案)
②給定合力和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有一套或兩套解決方案)
③給定合力,一個分力F1的大小和另一個分力F2的方向,求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 (有兩個或唯一的解決方案)
(3)力的正交分解:將已知力在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上分解的方法。 強力正交分解法可以求出幾個已知公共點力的合力,可以將不同方向的矢量運算簡化為同一條直線上的矢量運算。
力分解問題的關鍵是根據力的作用畫出力的平行四邊形,然后根據已知邊和角的關系將其轉化為求解的幾何問題。
4.力量合成與分解的處理方法
①力圖法:根據力圖畫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后測量對角線的長度,求出方向。
②代數估計法:用余弦或正弦定律求解三角形。
③ 正交分解法:將各個力沿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得到各個方向的合力,再進行合成。
④多邊形法:依次將每個力的首尾相連,從第一個力的起點到最后一個力的終點的有向線段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優秀講義:
學習案例:
一、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 能夠通過實驗探索求合力的方法——平行四邊形法則;
2.等價代入的數學思想初步體會;
3.懂得運用圖解法尋求協同。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索求兩個相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的過程,感受化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等價代入法。
【情感心態與價值觀】
感受邏輯思維與實驗相結合的研究問題的方式,從而體驗科學研究的樂趣。
2、教學難點
【鑰匙】
力量的合成。
【困難】
了解和掌握等價代換法。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實驗探究法、小組合作法
4. 教學過程
鏈接一:導出新課程
中學生觀看短視頻,讓中學生親身體驗提水并分享心得。 引導中學生思考:比較兩個人把水桶提的距離遠一點省力還是靠在一起提水桶省力? 由此引出正題——力的合成。
第二場:新課講座
(1)合力與分力
班主任問了三個問題:兩種情境力的效果如何? 誰是聯合部隊? 從力的作用看合力與分力的關系?
中學生回答。
(2)力合成
班主任指導中學生閱讀本書并回答以下問題:什么是合力? 有哪些共同點?
中學生回答。
班主任引導中學生推測F與F1、F2的關系,并設計實驗驗證猜測。
中學生答實驗方案,即實驗注意事項。
班主任對實驗筆記進行總結補充。
班主任放映中學生的實驗數據,引導中學生以力F1、F2為鄰邊做平行四邊形,畫出其對角線F'物理力的正交分解法,看力F、F'是否重合。
班主任:從畫的圖可以得出什么推論?
中學生回答:F和F'重合。 合力 F 可以用 F1 和 F2 的代數和表示。
班主任指出了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內容。
(3)合力大小與分力大小的關系
班主任通過PPT演示了當分力F1和F2一定,傾角θ在0°和180°之間變化時,合力F的變化。
中學生總結,班主任總結并補充:同向同向合力F的取值范圍|F1-F2|≤F≤F1+F2。
第三部分:鞏固總結
班主任讓中學生復習學習內容。
第四步:工作設計
1.梳理本課知識點,課后習題1、3、4、5。
2、思考力的合成在生活中的應用。
5.黑板設計
力量的綜合
1、合力與分力療效:等效替代
2. 兩個相互成角度的力的組合:平行四邊形規則
3、合力與分力的關系:|F1-F2|≤F≤F1+F2
實踐:
1、同方向的兩個力在同一條直線上的合力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與兩個力的方向相同,即F=+;
2、同一條直線上兩個方向相反的力的合力等于這兩個力的差值,方向與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即F=-(>)
3、對于方向相互傾斜的兩個力F1和F2,合力的取值范圍為:
例1 在平坦的地面上,人以2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動一輛卡車,并以勻速向北行駛,則卡車受到的阻力為
N,方向。 (可選的“西”或“東”)
【答案】20N; 東方
方式一:用鋼絲繩綁一個500N的物體。 當鋼絲繩以勻速向上拉時,物體所受拉力為 ;當物體以2m/s勻速下滑時,物體所受拉力為 。
【答】500; 500; 500
方式二:一輛滿載貨物的車輛總質量為5×103kg,在直線道路上水平向北行駛,車輛牽引力為8×103N,車輛遇到的阻力為0.1倍車輛的總重力,則 車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為,方向為 。 (g取10N/kg)
【答】3000; 西方
例2 如圖,一個鐵塊放在水平的桌子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個力,即F1和F2,但三個力的合力為零,其中F1= 10N,F2=2N,如果去掉F1的力,鐵塊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是多少?
【回答】0
變式1:已知兩個力F1和F2的合力為12N,方向為正南,其中一個力為15N,方向為正北,則另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F2 是 ()
A。 27N,向南 B. 27N,向西行駛 C. 3N,向南行駛 D. 3N,向西行駛
【答案】A
變型二: 如圖所示,一個鐵塊放在水平的桌子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個力,分別是F1、F2和摩擦力,鐵塊處于靜止狀態。 其中,F1=10N,F2=4N。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若去掉力F1,鐵塊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可能為2N
B. 如果去掉力F1,鐵塊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可能為0
C。 若去掉力F2,鐵塊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可能為2N
D. 如果去掉力F2,鐵塊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可能為0
【答案】A
變化三:師傅用80N的水平推力推動卡車沿水平方向勻速前進。 突然,他發現前方不遠處有一位祖母。 為防止追尾,他立即用200N的橫向力向后拉車。 當小車仍然水平向前運動時,作用在小車上的合力為( )
A。 280NB。 200 數控。 120ND。 80N
【答案】A
例3 為研究同一線同向兩種力共同作用的療效,小亮將橡皮筋上端固定在P點,將橡皮筋右端拉至O點通過帶有彈簧測力計的細線。 如圖(a)所示,他接著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將橡皮筋的右端拉向同一方向指向O,如圖(b)和(c)所示。
①圖a中彈簧測力計的刻度值為N,指針所指的示值為N。
②實驗過程中,小亮的朋友每次都將橡皮筋的右端拉到O點。 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
③觀察比較圖(a)和(b)[或圖(a)和(c)],可以初步推斷:。
【答案】 14、力的作用是一樣的。 在線上仍具有相同方向的兩種力量的聯合作用的療效可以用一種力量代替。 在同一個方向。
變化:小明和小鐘要拉開一根松緊繩,這樣松緊繩兩端的拉環就可以放在相隔一定距離的兩根木柱上,用來晾衣服。 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按照圖A的方式來做; 另一種是按圖B的方式來做。關于這兩種方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A中的每個人比圖B中的每個人使用的力都小
B.圖B中的每個人比圖A中的每個人施加的力都小
C.圖A中每個人所施加的力與圖B中每個人所施加的力相同
D. 條件不充分導致難以比較圖A中每個人所施加的力與圖B中每個人所施加的力
【答案】B
圖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妥之處,請告知并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