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利用大氣壓和水銀柱對自身的壓力相平衡:P大氣=P水銀=ρ水銀*g*h水銀,求出大氣壓
如果我們把一個一米長的管子裝滿水銀后再反過來,如果不是像托里拆利實驗中一樣插入水銀盆中,水銀也會馬上流出來,這是由于重力的關系,跟托里拆利實驗沒有本質聯系。
(1)用正確方法做托里拆利實驗(水銀足夠深),管內水銀柱高度為76cm,表明大氣壓相當于76c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2)將玻璃管向下插入水銀中,當只有20cm露出水銀面時,由于大氣壓的作用,玻璃管內應充滿水銀.
(3)此時玻璃管頂內側受到向上的壓強相當于76cmHg-20cmHg=56cmHg產生的壓強,玻璃管頂外側受到向下的壓強相當于76cmHg產生的壓強,大于玻璃管頂內側受到的向上的壓強,所以放開手時玻璃管會向下落.
故選A.
1、都不變,保持原來的高度,不隨著玻璃管的提高而上升。
2、甲:76厘米,豎直高度要比實際高度小。乙:75厘米,空氣有自己的重力,會使得水銀柱高度下降。
(1)玻璃管內的水銀是被外界大氣壓支持著的,若管內是真空,則管內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等于大氣壓強;如果水銀沒有灌滿,會使測量值偏小.(2)在1標準大氣壓下,將玻璃管上提1cm,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為76cm;壓強約為1.01×105Pa;將玻璃管傾斜一些,大氣壓不變,水銀柱高度也不變,水銀槽底部受到水銀的壓強也不變,但玻璃管內水銀的長度會變大一些;(3)若管內不小心漏進一些空氣,則此時高度差將會受到里面空氣的壓強,將會變小;(4)當管頂開一個小孔時,管內的水銀與外界的大氣相通,此時外界大氣壓對管內水銀也有個向下的壓強,所以管內的水銀不僅不會從小孔噴出,反而會立即下降.此時托里拆利管和水銀槽實際上是構成了一個連通器,最終液面會相平,高度差為0.故答案為:(1)空氣;真空;(2)76;1.01×105;不變;(3)變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