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次測量結果中,750mm最小,當然不可能是偏大的值,如果它是正確的值,也應該有一個更小的值是在水銀中混入空氣時測出的,所以它只能是那個水銀中混入空氣時測出的偏小的值;同樣,在三次結果中,760mm最大,當然不可能是偏小的值,如果它是正確的值,也應該有一個更大的值是在刻度尺沒有放豎直時測出的,所以它只能是那個刻度尺沒有放豎直時測出的偏大的值;這樣唯一剩下的756mm就是理所當然的正確的結果了.
故選B.
1標準大氣壓是指能支持760mm高水銀柱的大氣壓;小蘭做托里拆利實驗時,準確測得水銀柱的高度為75cm小于76cm,所以此時的大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 管的上端有空氣(或此處的位置較高;受天氣的影響).
故答案為:75;小于;管的上端有空氣(或此處的位置較高;受天氣的影響).
外界大氣壓變化,大氣壓能支持的水銀柱高變化,故C正確;
若外界大氣壓一定,能支持的水銀柱高不變,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與玻璃管的粗細、是否傾斜、插入水銀槽的深度、水銀槽中水銀的多少無關,故A、C、D都錯.
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