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隨著水銀柱的下降,管內水銀的上方形成真空.
(2)此時管外水銀面上受到的大氣壓支持著玻璃管內760mm高的水銀柱.
(3)將玻璃管豎直上提,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等于大氣壓,即高度不變,還是760mm水銀柱;將玻璃管傾斜一些,大氣壓不變,水銀柱高度也不變,但長度會變大一些.
(4)換用長短相同、粗細不同的玻璃管做此實驗,大氣壓不變,水銀柱高度也不變;若玻璃管中混入少量空氣,這些空氣會對管內水銀柱有個向下的壓強,會導致管內水銀柱高度減小.
故答案為:(1)真空;(2)大氣壓;(3)不變;不變;(4)不變;減少.
外界大氣壓變化,大氣壓能支持的水銀柱高變化,故D正確;
若外界大氣壓一定,能支持的水銀柱高不變,水銀柱產生的壓強與玻璃管的粗細、是否傾斜、插入水銀槽的深度、水銀槽中水銀的多少無關,故A、B、C都錯.
故選D.
水銀密度應該是13.6g/cm^3;
假定有一個邊長1cm的正方體放置在水平面上,當這個正方體由水銀構成時,質量為13.6g,正方體底面每平方厘米承受13.6g的物質質量,當正方體由水構成時,由于水的密度是1g/cm^3,這樣需要13.6/1=13.6個水構成的正方體垂直疊在一起時,最底的一個正方體底面才承受13.6g的物質質量,因此,將760mm的汞柱對底部產生的壓力換成水柱時,需要13.6倍汞柱高度的水柱,才能產生同樣大小的壓力;
即用水柱替代水銀柱做托里拆利實驗時,760mm*13.6=10336mm=10.336m高的水柱產生的壓強相當于一個標準大氣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