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磨擦制動,利用磨擦盤和磨擦片的磨擦將動能轉化為熱能,使發動機轉速慢下來。
2、阻尼抽動,利用發動機氣缸中活塞對缸內氣體的壓縮,轉成熱能消耗動能,使發動機慢下來。
3、反向力制動。使發動機反轉產生一個大小相位相反的力來克服原來的動能,使發動機慢下來。
一樓的應該沒分清“二沖程汽油機”的“沖程”與題的“沖程”的區別,“二沖程汽油機”指有兩汽缸的汽油機。
四樓的更懸忽,“爆”是什么?爆炸?爆缸?如他所說,那可苦了中國的廣大農民的!哈哈。
我認為基本都是四沖程,如飛機的空氣式發動機也是四沖程。但是也有不一樣的,如蒸汽機,蒸汽輪機,火箭的推進器就沒吸氣、壓縮沖程。
一、基本理論 汽油發動機將汽油的能量轉化為動能來驅動汽車,最簡單的辦法是通過在發動機內部燃燒汽油來獲得動能。因此,汽車發動機是內燃機----燃燒在發動機內部發生。有兩點需注意: 1. 內燃機也有其他種類,比如柴油機,燃氣輪機,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 2. 同樣也有外燃機。在早期的火車和輪船上用的蒸汽機就是典型的外燃機。燃料(煤、木頭、油)在發動機外部燃燒產生蒸氣,然后蒸氣進入發動機內部來產生動力。內燃機的效率比外燃機高不少,也比相同動力的外燃機小很多。所以,現代汽車不用蒸汽機。 相比之下,內燃機比外燃機的效率高,比燃氣輪機的價格便宜,比電動汽車容易添加燃料。這些優點使得大部分現代汽車都使用往復式的內燃機。二、燃燒是關鍵 汽車的發動機一般都采用4沖程。(馬自達的轉子發動機在此不討論,汽車畫報曾做過介紹) 4沖程分別是:進氣、壓縮、燃燒、排氣。完成這4個過程,發動機完成一個周期(2圈)。理解4沖程活塞,它由一個活塞桿和曲軸相聯,過程如下: 1.活塞在頂部開始,進氣閥打開,活塞往下運動,吸入油氣混合氣 2.活塞往頂部運動來壓縮油氣混合氣,使得爆炸更有威力。 3.當活塞到達頂部時,火花塞放出火花來點燃油氣混合氣,爆炸使得活塞再次向下運動。 4.活塞到達底部,排氣閥打開,活塞往上運動,尾氣從汽缸由排氣管排出。 注意:內燃機最終產生的運動是轉動的,活塞的直線往復運動最終由曲軸轉化為轉動,這樣才能驅動汽車輪胎。三、汽缸數 發動機的核心部件是汽缸,活塞在汽缸內進行往復運動,上面所描述的是單汽缸的運動過程,而實際應用中的發動機都是有多個汽缸的(4缸、6缸、8缸比較常見)。我們通常通過汽缸的排列方式對發動機分類:直列、V或水平對置(當然現在還有大眾集團的W型,實際上是兩個V組成)。見下圖 直列4缸 V6 水平對置4缸 不同的排列方式使得發動機在順滑性、制造費用和外型上有著各自的優點和缺點,配備在相應的汽車上。四、排量 混合氣的壓縮和燃燒在燃燒室里進行,活塞往復運動,你可以看到燃燒室容積的變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就是排量,用升(L)或毫升(CC)來度量。汽車的排量一般在1.5L~4.0L之間。每缸排量0.5L,4缸的排量為2.0L,如果V型排列的6汽缸,那就是V6 3.0升。一般來說,排量表示發動機動力的大小。 所以增加汽缸數量或增加每個汽缸燃燒室的容積可以獲得更多的動力。五、發動機的其他部分 凸輪軸 控制進氣閥和排氣閥的開閉 火花塞 火花塞放出火花點燃油氣混合氣,使得爆炸發生。火花必須在適當的時候放出。 閥門 進氣、出氣閥分別在適當的時候打開來吸入油氣混合氣和排出尾氣。在壓縮和 燃燒時,這兩個閥都是關閉的,來保證燃燒室的密封。 活塞環 在氣缸壁和活塞中提出密封: 1.防止在壓縮和燃燒時油氣混合氣和尾氣泄漏進潤滑油箱。 2.防止潤滑油進入汽缸內燃燒。 大多“燒機油”的汽車就是因為發動機太舊:活塞環不再密封引起的(尾氣管冒青煙)活塞桿 連接活塞環和曲軸,使得活塞和曲軸維持各自的運動. 潤滑油槽 包圍著曲軸,里面有相當數量的油.
汽油機是將汽油和空氣混合成可燃混合氣,然后進入氣缸用電火花點燃。四行程汽油機
的每個工作循環均經過如下四個行程,
1.進氣行程 在這個行程中,進氣門開啟,排氣門關閉,氣缸與化油器相通,活塞
由上止點向下業點移動,活塞上方容積增大,氣缸內產生一定的真空度??扇蓟旌蠚?span style="display:none">HiR物理好資源網(原物理ok網)
被吸人氣缸內?;钊兄料轮裹c時,曲軸轉過半周,進氣門關閉,進氣行程結束。
由于進氣道的阻力,進氣終了時氣缸內的氣體壓力稍低于大氣壓,約為0.07~0.09MPa。混合氣進入氣缸后,與氣缸壁、活塞等高溫機件接觸,并與上一循環的高
溫殘余廢氣相混合,所以溫度上升到370—400K。
2.壓縮行程 進氣行程結束后,進氣門、排氣門同時關閉。曲軸繼續旋轉,活塞由
下止點向上止點移動,活塞上方的容積縮小,進入到氣缸中的混合氣逐漸被壓縮,使
其溫度、壓力升高?;钊缴现裹c時,壓縮行程結束。
壓縮終了時,混合氣溫度約為600~700K,壓力一般為0.6~1.2MPa。:混合氣
被壓縮之后,密度增大,壓力和溫度迅速升高,為燃燒創造了良好條件。
3.作功行程 當壓縮沖程臨近終了時,火花塞發出電火花,點燃可燃混合氣。由于
混合氣迅速燃燒膨脹,在極短時間內壓力可達到3~5MPa,最高溫度約為2200~2800K。高溫、高壓的燃氣推動活塞迅速下行,并通過連桿使曲軸旋轉而對外作功。
在作功行程中,活塞自上止點移至下止點,曲軸轉至一周半。隨著活塞下移,活
塞上方容積增大,燃氣溫度、壓力逐漸降低。作功行程終了時,燃氣溫度降至1300~1600K,壓力降至0.3-0,5kPa。
4.排氣行程 混合氣燃燒后成了廢氣,為了便于下一個工作循環,這些廢氣應及時
排出氣缸,所以在作功行程終了時,排氣門開啟,活塞向上移動,廢氣便排到大氣中
。當活塞到達上止點時,排氣門關閉、曲軸轉至兩周,完成一個工作循環。
由于廢氣受到流動阻力及燃燒室容積的影響,不可能完全排盡。所以排氣終了時,
氣缸內廢氣壓力總是高于大氣壓力,約為0.105~0.115MPa,溫度為900~1200K。
留在缸內的廢氣,稱殘余廢氣,它對下一循環的進氣行程是有妨礙的,因此要求排氣
盡可能干凈。
綜上所述,四行程汽油發動機經過進氣、壓縮、燃燒作功和排氣四個過程,完成
一個工作循環。這期間活塞在上、下止點間往復移動了四個行程,相應地曲軸旋轉了
兩周。
多汽缸發動機工作原理圖 直列四缸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動畫片圖示。同樣技術和條件下,相對V型排列的發動機來說,直列發動機的優點是燃油效率更高點,動力更高點,例如寶馬和美國車喜歡應用直列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