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為大氣壓是作用在液面上,通過水銀傳遞壓強從而使管內(nèi)水銀高出液面,高出液面部分的液體產(chǎn)生的壓強就等于大氣壓強。所以水銀面下的部分不計。
2、如果頂端破了個洞,則管內(nèi)外都與大氣連通,壓強相等,也就不能產(chǎn)生壓強差,即不能產(chǎn)生液面差,所以水銀只會流到和液面相平。
連通器原理,水槽中水銀液面與玻璃管距管口10毫米處壓強為1個大氣壓,距上方20毫米位置的玻璃管內(nèi)的水銀液面壓強為0,所以此時的大氣壓等于750毫米汞柱
(1)馬德堡半球?qū)嶒炗脙蓚€中間抽成真空而壓合在一起的銅半球有力地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
(2)意大利科學(xué)家托里拆利,利用一根玻璃管測出了大氣壓所能支持的水銀柱的高度,即760mm,
這就是后來規(guī)定的1個標準大氣壓的大小,其具體數(shù)值是p=ρ水銀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3)大氣產(chǎn)生的壓力:F=pS=1×105Pa×0.02m2=2×103N.
故答案為:馬德堡半球;760;2.×103.
無法測量,因為槽內(nèi)的水銀與大氣壓隔離,所以無論水銀柱上升多時,管內(nèi)也不會有真空。
(1)因為D點與管外液面相平,故D點處的壓強等于大氣壓強,大氣壓強為75cm水銀柱;
(2)∵管內(nèi)水銀柱上方為真空,
∴A點的壓強pA=0cm水銀柱;
(3)B點的深度為10cm,
B點的壓強:pB=10cm水銀柱;
(4)C點的深度為75cm-10cm=65cm,
C點的壓強:pC=65cm水銀柱;
(5)D點的深度為10cm,
D點的壓強:pD=75cm水銀柱;
(6)E點的深度為76cm,
E點的壓強:pE=76cm水銀柱.
故答案為:
(1)D;75;(2)0;(3)10;(4)65;(5)75;(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