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輸入耦合從GND換AC或DC
b.亮度
c.觸發電平
d.垂直靈敏度 V/div
e.垂直靈敏度 V/div
f.XY模式 轉為 YT模式,調節垂直靈敏度V/div
g.XY模式 轉為 YT模式
變態的題,我回答的是部分可能性,不全面。重要的還是實踐。
1.
該實驗的誤差分析存在以下幾點:①由于預熱不足,使測量值產生誤;②在實驗時,由于電壓的步差不可能連續,故測量的峰值會有一定的誤差;③儀器本身存在一定的誤差;④畫出氬的IP-VG2曲線是一個比較粗糙的過程,難免有誤差。
2.
1914年,弗蘭克和赫茲在研究中發現電子與原子發生非彈性碰撞時能量的轉移是量子化的。他們的精確測定表明,電子與汞原子碰撞時,電子損失的能量嚴格地保持4.9eV,即汞原子只接收4.9eV的能量。
3.
誤差分析是指對誤差在完成系統功能時,對所要求的目標的偏離產生的原因、后果及發生在系統的哪一個階段進行分析,把誤差減少到最低限度。
邏輯分析儀要求同時檢測的邏輯信號路數很大,比如16路32路,數字示波器能做到嗎?估計有問題。而且邏輯分析儀的事后分析能力很強,示波器側重實時觀看。
就兩個:一個是多次測量所帶來的隨機誤差.另一個是儀器帶來的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