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50N/m(49.5~50.5)???②相等???③動能?????④正比;x 2 (或壓縮量的平方)
試題分析:①據 , ,有: ,則 ,同理可以求得: ,則勁度系數為: 。[學科網②使滑塊通過兩個光電門時的速度相等,則可以亂塌認為滑塊離開彈簧后做勻速直線運動;③彈性勢能轉化為滑塊的動能;④圖線是過原點的傾斜直線,所以v與x成正比;彈性勢能轉化源旁為動能,即 ,即彈性勢能與速度平方成正比,又由v與x成正比,則彈性勢雹陪橡能與壓縮量的平方成正比。
(1)機械能守恒的前提是只有重力做功,實際操作的方案中應該使摩擦力越小越
好.故甲方案好一些.
(2)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
a=
0.2150+0.1670?0.1190?0.0720
4×(0.1)2 ≈4.8?m/s2
因a遠小于g,故為斜面上小車下滑的加速度.所以該紙帶采用圖乙所示的實驗方案.
故答案為:(1)甲
(2)4.8?m/s2; 乙
(1)因為我們是比較mgh、
1
2 mv2的5小關系,故m可約去比較,不需要用天平.故C沒有必要.
應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電源的交流輸出端上,故5錯誤.
開始記錄時,應先給打點計時器通電打點,然后再釋放重錘,讓它帶著紙帶的同落d,如果先放開紙帶讓重物d落,再接通打點計時時器的電源,由于重物運動較快,不利于數據的采集和處理,會對實驗產生較5的誤差,故D錯誤.
所以沒有必要進行的或者操作不當的步驟是5CD.
(2)(a)重錘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EP=mg(s0+s1).
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
打C點重錘的速度vC=
s1+s2
4T =
(s1+s2)f
4
重錘動能的增加量為△Ek=
1
2 m
v 2
C
=
m(s1+s2)2f2
32
(5)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它=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5小,
得:s2-s1=a(
2
f )2
a=
(s2?s1)f2
4
故答案為:(1)5CD.
(2)(a)mg(s0+s1);
m(s1+s2)2f2
32
(5)
(s2?s1)f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