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取9.8,如果你做的只是形式式的實驗你只能取9.8
如果你是研究性質,就取實驗測出的g,是你所在地的真實g。
或者你取9.8,如果與圖像斜率不符恰好證明了g值隨著地球緯度的變化,季節的變化,月初與月中的變化甚至是晝夜的變化都會受到影響
不能使用樓上方法,若把g當已知條件使用,那么相當于沒有驗證就已經宣布機械能守恒了。其實這個問題基本不成立,因為用的是打點計時器,只要是正常的兩點間時間間隔就是0.02秒。如果不正常,時間無法確定,那么在不添加器材的情況下無法驗證
裝置是一個像6的導軌,將光滑小球從與環最高點等高的斜坡無初速度釋放,則小球剛好能通過最高點
在以上實驗的基礎上,將一個環改為兩個或多個,同樣的步驟
定量研究的話:打點計時器,鐵架臺,小鋼球,紙帶
①要驗證鉤碼動能的增加量與重力勢能的增加量是否相等,要刻度尺測量下落的高度,從而算出瞬時速度,在紙帶處理時需刻度尺,游標卡尺不適用.用打點計時器來算出所用時間,不需要秒表,對于重錘在下落過程中受到阻力越小越好,則為體積小,質量適中的鐵球較好.
故選:AC.
②重力勢能減小量:△Ep=mghB;
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瞬時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有:
vB=
hC?hA
2T
故動能的增量為:△EkB=
1
2 mv
? 2
B
=
m(hC?hA)2
8T2 ;
③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略大于動能的增加量,是無法避免的,屬于系統誤差,
當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時,則系統誤差越小.而通過取平均值,只能減小偶然誤差,
故選:BD;
④A、在實驗過程中,釋放紙帶前,紙帶在豎直,再接通電源后,最后釋放紙帶;
C、對于某點時重錘的速度v,不能通過公式v=
2gh 計算,否則不是實驗的驗證,而是理論推導.
D、某點到O點的距離h,利用公式mgh計算重力勢能的減少量,
故選:ABD.
⑤若實驗中重錘所受阻力不可忽略,且阻力大小保持不變,
根據動能定理,則有:mgh-fh=
1
2 mv2;
解得:v2=(2g?
2f
m )h,因此畫出v2-h圖象是A圖,
故選:A.
故答案為:①AC;②mghB,
m(hC?hA)2
8T2 ;③BD;④ABD;⑤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