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有:
vB=
0.0314?0.0074
2×0.02 =0.60m/s,
重錘的動能為:EKB=
1
2 mvB2=
1
2 ×1×(0.60)2=0.180J
從開始下落至B點,重錘的重力勢能減少量為:△Ep=mgh=1×9.8×0.0185J=0.181J.
(2)比較重錘從開始下落至B點的重力勢能減少量△Ep和動能的增量△Ek?大小,△Ep>△Ek.
(3)實驗中誤差產生的原因有空氣阻力和紙帶所受摩擦力.
故答案為:(1)0.60,0.180,0.181
(2)>
(3)空氣阻力,紙帶所受摩擦力
正確的實驗步驟順序是:B、F、C、A、D、E。
挑選頭兩個軌跡點間距約2mm的紙帶進行測量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打第一個點與重物開始下落近乎同時。
①機械能守恒的前提是只有重力做功,實際操作的方案中應該使摩擦力越小越好.故甲方案好一些,因為這個方案摩擦阻力較小,誤差小,操作方便,實驗器材少.
②由于相鄰的計數點位于之差不等,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
根據運動學公式得:△x=at2,
a=
XCE?XAC
4T2 =
0.2238+0.1769?0.1302?0.0832
4×0.01 =4.69m/s2
該紙帶是采用乙實驗方案得到的.因為a的值與地表重力加速度相差太大.
故答案為:①甲;?????甲所受阻力影響比乙所受阻力的影響較小
②4.69m/s2,乙,a的值與地表重力加速度相差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