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拋體運動是指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拋出,并且只在重力的作用下的運動。B
2、初速度的方向決定物體的運動方向。C
3、物體只是受到重力,所以是勻變速運動。h=1/2at*t,所以時間是由高度決定的。S=V0t,所以水平距離是由初速度和運動時間決定,而時間是由高度決定的,所以水平距離是由初速度和高度決定。A、D
4、A選項第三題說了。B選項速度方向和位移方向沒有什么聯系。C選擇也在第三題說了。D選項因為有初速度的存在,物體速度不可能完全豎直向下。故選A
5、我們只要分解運動,看豎直方向就夠了。A
這些都是很基礎的質點運動學的知識,如果不能好好掌握,將會對后來的學習有很大影響,加把勁,其實這不難,我們都是聰明的孩子,相信你能夠做好的。
因為不及阻力,整個過程的能量守恒,始終是1/2 mv。^2:所以根據題意,當重力勢能為mgh時,動能為三分之一的mgh,構成等式求出h。
答案是3v。^2/8g
≈ ≡ ≠=≤≥<>± + - × ÷ / ∫∮∝ ∞ ∑∪∩∈ ∵ ∴ ⊥ ∠ ⌒ ⊙ ≌ ∽ √ π Ω ^
第一題:根據h=V0*t+1/2*a*t2。已知h=15m,V0=20m/s,豎直方向a=-10m/s2(加速度為負,不解釋,你懂的?。┣蟮胻=1s或3s,為什么是兩個答案:在第1s時物體還在向上運動,V=V0+a*t=20-10*1=10 m/s2速度方向豎直向上,達到高度15米。3S時,V=V0+a*t=20-10*3= -10m/s ,說明物體已經到最高點開始下落,下落到15米時,速度方向豎直向下。所以是兩個答案。如果問第一次到達15米所需要的時間,那么就是1秒鐘就可以了。
第二題:球落回手中說明位移S=0米(你懂的!),根據S=V0*t+1/2*a*t,由于是上拋,加速度為負。求得V0=25 m/s ,方向豎直向上。假設出手t秒速度達到10 m/s ,根據Vt=V0+a*t=25-10*t=10 ,求得t=1.5s。
第三題:根據Vt=V0+a*t,到達最高點速度為0,可以求得t= —(V0/a) 。記住此時加速度為負數,自由上拋的,加速度大小并沒有變化。只是方向一致是豎直向下的。
回拋出點,不用計算你應該也知道速度大小還是V0,只是方向變了,此時豎直向下。(這道問題你可以反過來想物體做自由落體時,你在下面接到一個速度為V0的小球。)
類似這類題目多做做就會了。還有疑問可以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