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無法提供安徽初中物理力學綜合題,但可以提供一道類似的例題,供您參考:
例題:
在中考體育跳繩測試中,質量為50kg的小紅同學以1min完成180次單搖跳繩,每次跳繩繩從靜止開始下到最低點再返回到原位置共歷時$2s$,設繩重不計,繩長為$1.8m$,則小紅同學跳起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為多少?跳繩時平均功率為多少?
解析:
(1)每次跳繩時,克服重力做的功為:$W = mgh = 50 \times 10 \times 1.8J = 90J$;
(2)跳繩時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為:$P = \frac{W}{t} = \frac{90 \times 2}{60}W = 3W$。
答案:
(1)每次跳繩時,克服重力做的功為$90J$;
(2)跳繩時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為$3W$。
以下是一道安徽初中物理力學綜合題的例題及解答:
例題:一個重為5N的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用1N的拉力使它以0.1m/s的速度沿著桌面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N;若該物體在同樣的水平桌面上以0.5m/s的速度繼續勻速直線運動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將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解析:物體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動摩擦力作用,滑動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拉力是1N,所以滑動摩擦力大小為1N;當速度改變時,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都不變,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不變。
答案:1;不變。
安徽初中物理力學綜合題常見問題
一、選擇題
1. 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受到沿水平方向大小為5N的拉力作用,在0.5s內物體沿拉力的方向移動了2m,則拉力的功率為( )
A. 5W B. 10W C. 2W D. 無法確定
2. 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拉著重為3N的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勻速直線運動,測力計的示數為1N,則摩擦力的大小為( )
A. 3N B. 1N C. 2N D. 0N
二、填空題
3. 物體A重為10N,用細繩將物體B掛在物體A上,如圖所示,當物體A在水平桌面上勻速運動時,細繩對物體B的拉力為_____N;當物體A在水中勻速運動時,細繩對物體B的拉力將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三、實驗題
4. 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同學認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請你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實驗室中的器材設計一個實驗,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的速度無關。
(1)寫出你選用的器材。
(2)簡述實驗步驟。
四、綜合題
5. 如圖所示,木塊A重為10N,木塊B重為6N,木塊B放在木塊A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木塊A在水平桌面上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N。求:
(1)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
(2)木塊A與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
例題:
【分析】
(1)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等于摩擦力;
(2)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
【解答】
(1)因為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拉力等于摩擦力為$3N$;
(2)由題意可知,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即$3N$;因為木塊A與B之間的壓力大小等于木塊的重力即$6N$,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它們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相同。
【分析】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二力平衡條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等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明確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是解題的關鍵。
【解答】
解:由題意可知,木塊A與B之間的壓力大小等于木塊的重力即$6N$,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它們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相同。故答案為:$6$;相同。
【分析】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二力平衡條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等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明確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是解題的關鍵。
【解答】
解:由題意可知,木塊A在水平桌面上勻速運動時,拉力等于摩擦力;當物體A在水中勻速運動時,由于水的密度不變而重力減小了,所以拉力也減小了。故答案為:$5$;變小。
